啮指痛心--二十四孝之第三孝
东周的时候,有一个叫曾参的人,也就是曾子,字子兴,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是孔子的高徒,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相传他学识渊博,极为孝顺,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有《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儒家经典,被后世尊称之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据说在曾子小时候,他的家境非常贫困,以砍柴为生。有一次,他上山砍柴去了,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忽然间“咚咚咚,咚咚咚.....”,有人在敲门,“请问有人在家吗?”曾母打开门,外面的人一见,接着问“伯母,您好!请问曾子在家吗?我是特地来拜访他的。”曾母心里非常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她心里在嘀咕,“哎呀!这可怎么办呢?”原来家中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东西,来招待客人;由于当时交通不方便,也没有电话可打,曾母也找不到人,来帮他上山去找曾子,只好眼巴巴的盼望着曾子早点快快回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仍然不见曾子的身影,曾母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知道曾子是个孝顺的孩子,常常会和她的心灵想通,母亲想什么,也许他会有所感应,便伸出手来,忍痛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而在山上砍柴的曾子顿时觉得心惊肉跳,连忙背起柴往家里赶,回到家以后,看到母亲正在左顾右盼,焦急不安,连忙恭恭敬敬的问母亲“娘,你找孩儿有什么事吗?”曾母说,“家里来了客人,说要找你,我没有办法,就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头,希望我的痛你能感受到,好快点回来!”曾子若不是平时对母亲用情至深,孝顺有加,善于体会她的心意,又能够怎样出现“心灵感应”呀!
啮指痛心这个成语故事只是流传下来的孝道经典,且不去考证事实的真伪,但就从曾子与母亲之间的“心灵感应”,就能说明曾子是一个是十足的大孝子,所以他才对母亲传出的资讯有着很强的感知力。
啮指痛心这个典故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大家都要像曾参那样做一个孝子,要永远尊重长辈,孝敬自己的父母。
后人也以诗颂之:"母指方才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注:曾参: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读shēn,一读cān;
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另一种说法是山东嘉祥;
配享孔庙的四配:四配,孔庙袝祭第一等,因有4人配享,故称“四配”,即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四配塑像位于孔子神龛前东西两侧,每两位一龛,东为颜回、孔伋,西为曾参、孟轲。)
心灵感应:也被称作直觉、预感、第六感等等,指的是两个人之间不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种传统感觉,而用"第六感"来传递思维和感觉的信息。)
“啮指心痛”niè zhǐ xīn tòng
周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曾参的人,是孔子的学生。此人品德高尚,孝顺父母。孔子认为他可通孝道,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关于孝的问题,为后人留下许多关于孝的言论。
有一次,他吃过午饭便到山里砍柴去了,他母亲一个人在家里。他刚去不久,家里忽然来了几个客人,当时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母亲着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哎,要是曾子这时候能够回来帮我一下就好了。”她这样想着,并在心里焦急地盼望着儿子的出现。可是等啊等,等了好长时间,还不见儿子的身影。情急之中,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她知道母子的血脉是相通的,于是就用牙齿将自己的一根手指咬破。
果然,曾子在山里就忽然感到一阵心痛,他料想家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急忙挑着柴回家。回到家里,客人还没有走,曾子便帮着母亲招待客人。待客人走后,曾子跪在母亲膝前,请母亲告诉他为什么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心痛。母亲便向他解释道:“因为客人来了以后,家里没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我见你尚未归来,就咬破手指,我想你必定会有感觉,能早点回来,帮助招待客人。”
故事中的“啮指心痛”,实际上是一种心灵感应,曾参每每心痛,体现了一种思念之切,骨肉之情。
此乃母子连心也。
1. 啮指心痛文言文阅读答案就找到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注释】
薪:烧饭用的柴 。
无措:没有办法 。
啮(niè)其指:咬自己的手指 。
【意译】周代。曾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弟子,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曾子一次到山里去砍柴,家里意外来了客人。母亲没有办法通知曾子回来,于是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感到心痛,赶紧背上已经砍好的柴就回来了。见到母亲就跪下来问是什么原因。母亲告诉他:“家里忽然来了客人,我咬自己的手指使你能够知道啊。”
【原文】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也。”——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译文】
从前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撤出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皙若问还有剩余的吗,一定答道,“有。”曾皙死了,曾元养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撤除的时候,便不问剩下的给谁了;曾子若问还有剩余的吗,便说“没有了。”意思是留下以后备用。这个叫做口体之养。至于曾子的对父亲,才可以叫做顺从亲意之养。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2. 啮指心痛文言文答案译文供参考: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啮指心痛诗赞: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译文: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3. 啮指心痛文言文答案译文供参考: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啮指心痛诗赞: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译文: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4. 啮指心痛的原文原文: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译文: 曾参,姓曾名参,字子兴,又称曾子,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孔子子弟。著有《大学》一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母孝顺。传说,有一天,他进入深山砍柴,家中来了客人,母亲急盼儿归,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时曾参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唤,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连心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5. 啮指心痛的评说此则标题“啮指心痛”,也有作“啮指痛心”的。“啮()”,是咬的意思。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曾参这个孝子,服侍母亲的孝敬之心达到了极点。一次,曾参在山中砍柴,家里有客人来到,其母不知道该怎么办,盼望儿子早点回来,但曾参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她就咬自己的指头,曾参忽然心痛,就马上背柴归家,跪在母亲前面,询问缘由。母说:“有客人突然来到,我咬指头让你感悟。”
现代人一看这故事当然会哑然失笑,这种通讯的方法竟然比现代人的手机、电话还方便?其实这就是《孝经》所说的“至孝”而引发的“孝感”了。当然这是一种浪漫化的思维方式,然而往其深层看,就是说孝子与亲人的心是时刻连在一起的,彼有所动,此有所感,彼此相互感应,心心相印,息息相关。这大概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心灵感应吧?骨肉至情之深、孝子至孝之诚,由这一故事彰显出来了。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感虚》中首次记录了这一故事:
传书言:曾子之孝,与母同气。曾子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方到。”即以右手(,同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臂以呼汝耳。”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
这里有一个细节可注意,即其母不是咬手指,而是用右手扼掐自己的左臂,然后曾子的左臂也立刻疼痛起来。唐代的干宝《搜神记》则有这样记载:“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此故事在流传中不断被改变、加工,至此出现了“啮指”的细节,而且又将母与子之间的距离隔得更远了,甚至远在楚国了。这似乎又太玄乎了一点。因此回过头来再看《二十四孝》的“啮指心痛”,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些综合、融会、演化的发展线索。
不过,传说的方式虽不一,但是心灵的感应是一样的,由于孝子与亲人的“同气”,达到的精神上的通感、感应是一样的。《孝经·感应章》所云:“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曾子的故事虽然有些夸张,其实也就是《孝经》中“孝的感应”之说的演绎。我们都知道“母子连心”这句话,曾子的故事从某一个侧面为此作出了一个注解。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就应该心连心,心印心,心贴心,是一种心心相印的心爱。
6. 啮指心痛的故事周朝的时候,有一个叫曾参的人,是孔子的学生。此人品德高尚,孝顺父母。孔子认为他可通孝道,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关于孝的问题,为后人留下许多关于孝的言论。
有一次,他吃过午饭便到山里砍柴去了,他母亲一个人在家里。他刚去不久,家里忽然来了几个客人,当时家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招待客人。母亲着急,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哎,要是曾子这时候能够回来帮我一下就好了。”她这样想着,并在心里焦急地盼望着儿子的出现。可是等啊等,等了好长时间,还不见儿子的身影。情急之中,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她知道母子的血脉是相通的,于是就用牙齿将自己的一根手指咬破。
果然,曾子在山里就忽然感到一阵心痛,他料想家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急忙挑着柴回家。回到家里,客人还没有走,曾子便帮着母亲招待客人。待客人走后,曾子跪在母亲膝前,请母亲告诉他为什么家里来了客人他会心痛。母亲便向他解释道:“因为客人来了以后,家里没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我见你尚未归来,就咬破手指,我想你必定会有感觉,能早点回来,帮助招待客人。”
故事中的“啮指心痛”,实际上是一种心灵感应,曾参每每心痛,体现了一种思念之切,骨肉之情。
7. 啮指痛心的介绍曾参(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嘉祥县)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世称“曾子”,有宗圣之称。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