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作用原理来分,MRI造影剂可以分为纵向弛豫造影剂 (T1制剂)和横向弛豫造影剂(T2制剂)。
T1制剂是通过水分子中的氢核和顺磁性金属离子直接作用来缩短T1,从而增强信号,图像较亮。
T2制剂是通过对外部局部磁性环境的不均匀性进行干扰,使邻近氢质子在弛豫中很快产生相(diphase)来缩短T2,从而减弱信号,图像较暗。
按磁性构成来分,MRI造影剂可以分为顺磁性、铁磁性和超顺磁性三大类。临床中常用的钆类造影剂就属于顺磁造影剂。
扩展资料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原子、电子及核都具有角动量,其磁矩与相应的角动量之比称为磁旋比γ。磁矩M 在磁场B中受到转矩MBsinθ(θ为M与B间夹角)的作用。此转矩使磁矩绕磁场作进动运动,进动的角频率ω=γB,ωo称为拉莫尔频率。由于阻尼作用,这一进动运动会很快衰减掉,即M达到与B平行,进动就停止。
但是,若在磁场B的垂直方向再加一高频磁场b(ω)(角频率为ω),则b(ω)作用产生的转矩使M离开B,与阻尼的作用相反。如果高频磁场的角频率与磁矩进动的拉莫尔(角)频率相等ω =ωo,则b(ω)的作用最强,磁矩M的进动角(M与B角的夹角)也最大。这一现象即为磁共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磁共振
T1的长短就是检查的部位相对应的T1信号强弱。由T1组成的MRI成为T1加权像缩写是T1WI,而T2的则为T2WI;在T1WI中,长T1的组织表现为低信号(就是MR上的暗,灰)。
短T1的组织表现为高信号(MR的亮,白);在T2Wi中,长T2的组织表现为高信号,短T2的组织表现为低信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