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酸性,碱性?

宝宝妈妈2023-07-01  43

1、酸性是指一种物质在溶剂中能向其它物质提供质子的能力。在水溶液,25℃下,当pH<7时,溶液呈酸性。

2、碱性是指一种物质在溶剂中能向其它物质提供未共用电子对的能力,其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

能够提供氢质子或者能够接受一个电子对的物质,称之为酸性物质。

第一类,经典酸碱理论认为,能够提供氢质子的物质,称之为酸,也称之为质子酸,如硫酸(H₂SO₄)盐酸(HCl)等。

第二类,路易斯酸碱理论认为,能够接受一个电子对的物质,称之为酸(路易斯酸) ,如三氯化铈 三氯化铁,氯化镁等。

水溶液中,H+>OH-时显酸性,H+<OH-时显碱性,相等时显中性。

也就是说,狭义酸碱指当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时,为酸, 电离出的阴离子为OH-为碱。

而质子酸碱指凡是能给出质子的是酸,结合质子的是碱,例如NH₄+为酸。

路易斯酸碱理论指出,凡是能给出电子或电子对的是路易斯碱,凡是能结合电子或电子对的是路易斯酸。

扩展资料:

酸碱性是物质在酸碱反应中呈现的特性,一般来说酸性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性物质可以使其变蓝,后来随着酸碱理论的发展,人们给出了更准确,完善的定义,逐渐触及酸碱性成因的本质。

酸碱性的衡量标度有三种:水溶液的pH与pOH,酸的pKa与碱的pKb,以及酸碱的化学硬度。酸碱性一般用PH试纸,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来检测。

测酸碱性可以用石蕊试液和酚酞,石蕊试液遇中性不变色,遇酸性变红,遇碱性变蓝;酚酞遇中性、酸性均不变色,遇碱性变成红色。

测量酸碱性的较精确方法是pH试纸,酸度计与中和滴定。其中pH试纸的精确度较差,一般只有一位,或没有有效数字,酸度计的精确度可达2~3位有效数字,滴定则可以达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碱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性物质

1、性质不同

碱性:一种物质在溶剂中能向其它物质提供未共用电子对的能力,常温时,其pH>7,则溶液呈碱性。

酸性:一种物质在溶剂中能向其它物质提供氢离子的能力。25℃下,当pH<7时,溶液呈酸性。

2、特性不同

碱性: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碱能使无色的酚酞试剂变红。

酸性: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3、金属性不同

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酸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碱性食物

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食物等。与呈碱食物适当搭配,有助于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品不一定是酸性食品),主要是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产生酸性物质的称为酸性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肌肉、植物种子(五谷类)。产生碱性物质的称为碱性食品,如蔬菜瓜豆类,茶类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碱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858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