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心脏瓣膜病门诊开诊。继开设心力衰竭、房颤及抗凝、起搏、代谢等心血管专病门诊后,该院在心血管精准医学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唐熠达教授介绍,这里将开展最先进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配备心内、心外、呼吸、麻醉、康复等专科医生组成的多学科诊疗(MDT)小组。有了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双重保驾护航,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患者将有更好的获益。
TAVR手术创造更多治疗机会
10月15日,在北医三院心内科的胸痛中心介入手术室,一场高难度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顺利完成。由唐熠达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为一位84岁的高危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换瓣,老人重获“心”生。
“为老人换主动脉瓣风险与挑战兼具。”唐熠达教授说,该患者主动脉瓣的开放程度不到正常人的1/4,心功能非常糟糕,急需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常规外科手术更换主动脉瓣需要开胸,手术期间需要让心脏停止跳动,使用体外循环来维持患者的生命;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时间较长。而且,这名患者高龄,肾功能衰竭,不到正常人的1/3,同时合并肺部感染,很有可能无法安全下台。即使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康复也是非常困难的。
经过综合评估,唐熠达教授建议为患者实施TAVR手术。TAVR是一种革命性的介入治疗技术,通过股动脉置入导管,将特制的人工瓣膜精准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代替原来有病变的主动脉瓣。手术避免外科开胸和体外循环,不需要输血,创伤很小,术后患者恢复快。
在团队密切配合下,手术获得成功。术后超声检查显示,老人的人工瓣膜工作良好,与原瓣环贴合紧密,TAVR常见的并发症——瓣周漏几乎没有出现。
在唐熠达教授看来,对于部分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来说,TAVR手术意味着希望。他介绍,传统外科手术是多数重度瓣膜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存在创伤大、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较高等风险。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瓣膜退行性病变发病率不断增加,主动脉瓣狭窄逐渐成为这一人群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这些老年患者因为高龄、体质差、病情重,或者合并多种疾病,基本无法接受开胸手术。TAVR手术由于微创,打破了这一治疗困局。
北医三院心内科设立心脏瓣膜病门诊后,TAVR手术将在该院更顺畅地开展。“一旦瓣膜病患者出现症状,后期 健康 状况急转直下。危急时刻,患者将通过专病门诊走上诊疗的‘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被发现和干预,必要时开展TAVR手术。”唐熠达教授如是说。
多学科协作促进个体化治疗
除了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就医路径,开展多学科诊疗(MDT)也是北医三院心内科心脏瓣膜病门诊的另一张“好牌”。
心脏瓣膜病门诊主要针对主动脉瓣狭窄或反流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高龄,有许多临床合并症,心脏功能差,肾脏、肺功能可能也有问题。在手术,以及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比较大。这就要求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包括心脏科医生在内,麻醉科、呼吸科、感染科、营养科、康复科等多科室紧密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个体化治疗。
MDT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发展起来的先进诊疗模式,作为一家知名的综合性医院,北医三院多学科支撑能力强,已经在MDT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今,心内科心脏瓣膜病门诊开展MDT,实属水到渠成、驾轻就熟。
专科能力强是基础。北医三院心内科成立于1958年,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全国知名的心血管疾病诊疗、科研和教学单位,国家级冠心病介入治疗、起搏电生理和心脏康复培训基地,也是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单位、国家心衰中心和房颤中心的建设单位。尤其是,该科与康复科合作,在国内引领心脏运动康复,康复教育和康复训练已成为心内科病人的基本治疗内容。
“以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通常是在出院后开展,现在提倡把康复提前——从出院后到院内,从院内到床旁,从床旁到床上。患者术后很快就要开展握力、呼吸等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唐熠达教授介绍道,北医三院的心脏康复团队非常健全,不仅有营养、呼吸等专科医师,还与北京 体育 大学开展合作。
如何联动其他专科医师,实现MDT模式在心脏瓣膜病门诊的高效运转?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徐昕晔介绍,心内、心外、麻醉、呼吸、康复、营养等专业医师组成了TAVR小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协作机制。在术前、术中、术后,小组为患者提供全链条服务。
徐昕晔举例说,在每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TAVR手术之前,组内会讨论患者病情,从各专业角度为患者的诊疗计划提出建议。手术主要由心内科和麻醉科医师协作完成,心外科医师则进行体外循环和急诊手术的备台,以应对术中出现的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如果患者在围术期合并或继发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呼吸科医师会及时介入。术后第二天开始,康复科和心脏康复专业的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一期心脏康复训练。每位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时,都将获得专业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建议。
“在患者康复出院后,小组会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诊疗过程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 徐昕晔说,如此能够持续提高TAVR小组的诊疗水平。
做强亚专科才能壮大心内科
随着心脏瓣膜病门诊开诊,北医三院心内科的专病门诊队伍又添一员。其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房颤及抗凝、起搏、代谢等心血管专病门诊一起,共同架构起该院心内科发展的骨架。
“这是学科亚专科细化的结果。”唐熠达教授说。心内科医生通过专攻某个专业方向,对某一类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以及技术应用更熟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在学科交叉方面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治疗房颤和神经科有关联,治疗瓣膜病跟肾脏内科、呼吸科交叉多。不断做强亚专科,一个科室才能丰满,精准治疗才能更好地实现。
虽然在病例数量上无法与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相提并论,但是北医三院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始终保持着“学院派”的严谨治医传统。唐熠达教授说:“疾病重在预防,通过在门诊开展 健康 宣教,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和 健康 管理能力,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延缓疾病进展的有效举措。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医生们在课堂上通过给医学生讲课,可以培养未来的医疗人才;医生们在门诊通过对患者进行科普宣教,可以提高公众 健康 素养水平。”另外,综合医院的学科多样性,也为心内科开展MDT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打造拳头科室、品牌科室的道路上,北医三院心内科不会止步。
哦,正常成人经过肺动脉瓣峰流速一般是60-90cm/s,有的则是70-100cm/s,也就是一般不超过1m/s的.您爱人既然是超过了,那么可能是局部有狭窄,这样经过狭窄部位的地方血流自然是加速的,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原因,比如房间隔缺损等,但是没有提到呀。
而且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阶差也略微高了一些,16mmHg,一般超过10mmHg,可能说明局部有狭窄。
因此结合这两个看来是最有可能的是肺动脉瓣局部有些许狭窄,但是是轻度的狭窄。一般这样的也不必要过于紧张,随访就行了,避免过于疲劳。
今天看了您的补充资料,原来是房间隔缺损以后超声波检查
这个应该说还是可以的。
您必须知道原先房间隔缺损,那么左心房的血流可以通过缺损口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这样右心室压力势必有所增加,右心室的出口是肺动脉,长期右心室压力增加肺动脉势必也是会起变化,因为不做出一些适应性的变化,那么肺动脉压力升高很多,会导致肺水肿的,所以这里局部肯定是小的有所自己的限制,那么局部肺动脉血流就可能稍微湍急了。
您现在仅仅是手术以后看到的,以前其实也是有加速的,您是没有注意而已,说不定以前肺动脉瓣这里流速还很高的呢,现在看来其实恢复还算不错的了呢.时间长了以后是否会继续恢复还说不定的呢
您实在不必要过于担心了,什么跪下来求的没有必要,应该说情况还不错的,长期的效果肯定是好的.您放心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