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是阳光开朗、活泼可爱、人见人爱的。但现实却是,有很多孩子在外人面前显得畏畏缩缩,总是躲在爸爸妈妈身后,一点都不大方,很是胆小懦弱。
孩子太懦弱胆小怎么办?
一、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
二、让孩子大胆地说话
要做到这一点,功夫还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应该戒急戒躁,不能当面打骂、责备,迫孩子说话。其次,可以邀请一些同龄小孩和性格软弱者一起参与集体活动,这时父母在一旁引导或干脆回避,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语言空间。如果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一些视野、空间开旷的地带,鼓励孩子放声宣泄。
三、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相对来说,性格软弱的孩子比较内向,感情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当众揭孩子的短,会损伤孩子的尊严,无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强化孩子的弱点。
四、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五、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当孩子能够自己拿个小板凳的时候,就不要轻易帮孩子拿板凳,当孩子自己能吃饭喝水的时候,就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当孩子能够自己上厕所时,你就不要跟在后头了, 当孩子能自己洗洗涮涮时,你就没必要跟着瞎忙了。记住,孩子的事情你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不但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是培养了孩子勇于承担的性格。
孩子太懦弱胆小的原因:
1、家长保护过度
家长越担心,孩子越无法独立,便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的心理。
2、心理阴影
有些孩子曾经看过一些可怕的片子,听过一些可怕的故事,使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阴影,从而造成孩子胆小懦弱。
3、家长经常批评、打骂孩子
有些家长性格比较暴躁,耐不住性子,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就开口批评指责,不给孩子解释、聆听孩子心声机会,孩子心灵受到打击和创伤,就再也不敢轻易尝试,畏手畏脚。
4、孩子交际能力不够
有些孩子人小很少与人交往,除了父母、长辈,极少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极少有走亲访友和外出的机会。
这天,欢欢妈带四岁的欢欢去医院打预防针,出发之前,妈妈告诉欢欢,打预防针会有一点点痛,但是可以忍受,其实就像被蚊子咬了一口那样,欢欢表示他能接受的。
然而,到了医院,一切都准备就绪后,欢欢看见护士姐姐拿出针筒后,突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还想从妈妈的怀抱里挣脱往外跑欢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控制好欢欢,让护士给欢欢打了预防针。
事后,妈妈问欢欢痛不痛,欢欢说确实只有一点点痛。想到接下还需要继续打预防针,于是,妈妈问欢欢,下次打预防针时能不能勇敢点,不要哭?欢欢一听,又哭了起来,说他怕,他不要打预防针。
欢欢的这种表现,令妈妈觉得很无奈,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欢欢变勇敢一些呢?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机智、勇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却胆小又怯懦。例如,有的孩子,看到父母不在身边,他就会害怕、哭闹;有的孩子怕黑,有的孩子怕痛,有的孩子怕“鬼”,有的孩子甚至怕某种声音。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害怕”的情绪呢?卡卡妈觉得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父母经常吓唬孩子
虽然父母都很疼爱孩子,但是在孩子哭闹,或者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也会因为觉得心烦,而使用恐吓的方式,来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例如,孩子晚上不肯睡觉,妈妈会对孩子说:“如果你再不睡觉,大灰狼就要来抓你了。”这种恐吓孩子的话语,很容易令孩子失去安全感而变得胆小、怯懦的。
二、孩子的生活范围过小
孩子的生活圈子太窄,也会令孩子变得胆小。例如,有的父母工作忙,平时总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而老人因为腿脚不方便,或者其它原因,整天都和孩子呆在家里,令孩子一连几天都见不到陌生人。
我就认识一位两岁多的孩子,平时星期一至星期六,都是奶奶陪着他呆在家里不出门的,只有星期天爸爸妈妈休息了,才会带她到小区。因为平时见的陌生人少,这孩子特别胆小,看到不认识的人走近他,他就会很能紧张,甚至会放声大哭。
三、父母对孩子的限制过多
孩子年纪小,自我保护意识差,父母担心孩子会遇到危险,所以对孩子的活动加以限制,是很正常的。但是,限制孩子的活动,一定要适当,不能对孩子进行过多的限制。更不能告诉孩子,外界很多事物都是洪水猛兽,不让孩子碰。不然,孩子会因为没有勇气去尝试,而不能获取知识和经验的。
如果孩子胆小、害羞,那么,他在面对陌生人,或者置身于不熟悉的环境中时,会显得局促不安的。他会不敢与人坦率地、自然地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上,不但缺乏主动性,还会信心和勇气,所以,胆小的孩子,很容易错过很多机会。
因此,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大家不妨参考一下卡卡妈的建议。
一、找出孩子“胆小”的原因
孩子胆小,肯定是有原因的。因此,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孩子,想办法找出孩子让感到“恐惧”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
二、帮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孩子害怕的东西很多,父母在找出孩子恐惧的原因后,就要想办法鼓励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克服恐惧的心理。
例如,如果孩子怕黑,父母可以跟孩子聊一聊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让孩子明白,白天和黑夜,其实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孩子怕狗,那么,父母就要教孩子,遇到狗时应该怎样做,可以避免狗的攻击。
三、多带孩子参加挑战
父母克服了孩子的恐惧心理后,还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挑战,让孩子变得更勇敢。
例如,父母平时在保障了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带孩子去登山、探险、骑马、攀岩等等,让孩子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锻炼孩子的体能,提高孩子的勇气。
卡卡妈觉得,孩子胆小,缺乏勇气,与父母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平时对待困难或者危险,都是选择逃避的,那么,又怎么能培养出勇敢的孩子呢?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也应该做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积极想办法解决。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卡卡妈的说法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儿童胆小什么原因1、孩子的生活圈子过于小
有些孩子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特别是由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很少出去玩,接触外人也少,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地适应环境。这样的孩子一见生人就躲藏,生人一抱他就哭闹,如果送幼儿园,碰上新环境、新老师更是胆小
2、家长喜欢吓唬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不听家长的话,如哭闹或不好好吃饭时,家长就用孩子害怕的语言来吓唬他,说“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让老虎吃了你”还有的孩子不睡觉,大人藏在门后学老猫叫有的孩子想玩泥,家长怕孩子弄脏衣服,说“泥里有虫子咬你的手”,用这些恐吓孩子,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而形成胆小怯懦。
3、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限制过多
如到公园时去玩耍,不让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来,不让孩子去湖边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从尝试与实践中获得知识,取得经验,这也造成胆小怯懦。
怎么教育胆小的孩子
1、要顺其自然,切勿操之过急
孩子胆怯的不良心理行为是随着年龄增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而来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一定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引导。
2、逐步扩大交往范围
对于认生的宝宝,妈妈可以从宝宝比较熟悉的人开始,让宝宝习惯跟妈妈或者抚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让宝宝逐渐接触“熟悉的人比较多,而陌生人比较少”的环境,在熟悉了有少数陌生人在场的环境之后,再扩大他的接触范围,让宝宝一点点适应与陌生人交往以及提升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3、放手磨炼孩子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炼。有的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小孩子,或怕其经不起摔打,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家长的包办代替会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不知所措。
其实孩子胆大一些是很好的,敢于去接触新事物,学习能力也比较好。如果过于胆小的话,不敢接触生人,上学的时候也会有很多麻烦事。其实这都是由于家长的不当教育造成的,大家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应该让孩子多接触身边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