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轮廓,耳朵外面经常很多油,是怎么回事

宝宝妈妈2023-06-25  82

耳朵油是因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粘稠的分泌物称之为耵聍,就是耳屎。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但有的耳屎状如黏稠的油脂成为油耳,就是耳朵油的原因。油耳的患者往往父母一方也具有油耳,油耳的发生常常与遗传有关,也有一部分油耳常常伴有腋嗅。正常情况下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的皮肤和黏附外耳道的异物及昆虫等作用,较多时可以引起外耳道的阻塞,影响声波传入,可以引起听力减退、耳鸣和耳部不适感,可以到耳鼻喉科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请医生帮助取出,千万不要自行取出,容易伤害外耳道。

油耳朵是指耳道内的耵聍呈油性,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即可以看到外耳道有油脂含量比较丰富的物体存积。通常是耵聍腺分泌的耵聍,与外界灰尘或上皮脱落的物质共同形成,而耵聍腺油脂分泌旺盛是油性耵聍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耵聍腺是外耳道皮肤的一种腺体,分泌的物质叫耵聍,对耳道的皮肤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有人耵聍腺分泌的耵聍油脂含量很高,形成所谓的油性耵聍,油性耵聍对周围灰尘和上皮的粘附效果更好,但因为比较黏稠,不容易从耳道内自行脱落,从而形成所谓的油耳朵。油性的耳屎会对外耳道皮肤产生一定刺激,导致耳部出现不适感觉,有时很难清除。

对于油耳朵,可以用细长的棉签蘸取75%的酒精,轻轻擦拭外耳道以帮助清除。如果经过简单处理不能清除,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用专业的工具帮助清除,以免产生不利影响。

外耳道富含耵聍腺及毛囊腺,当外耳道的耵聍腺或毛囊腺分泌较多油性耵聍时引起耵聍聚集形成团块而阻塞外耳道可称为外耳道耵聍栓塞或油耳。临床上可引起听力减退、耳鸣、耳痛或刺激性咳嗽。

当外耳道油性耵聍较松软、易活动时可用枪状镊或耵聍钩取出,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如果外耳道油性耵聍比较硬,或与外耳道贴附紧密不容易分离时,可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使其软化,每日4到6次,待3到5天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平时要注意耳道卫生,防止耳道感染。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83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