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二:血气分析主要看什么 出版:中国科学音像出版社版号:ISBN 928-2-88978-180-602编辑本段内容简介血气的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在危重病人抢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血气分析的正确处理,常常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本视听教材主要对血液气体领域的基础知识、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各种类型的酸碱失衡,血气分析六步法[2]等做了详细介绍,共分九章。本视听教材的目的在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血气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力争做到使广大医务人员“人人会看血气分析”。可作为各级临床医师和医学生临床医学血气分析学习辅助材料。第一章 血气分析概述第二章 酸碱平衡的调节第三章 H―H公式第四章 常用指标的临床意义第五章 单纯性酸碱失衡第六章 双重性酸碱失衡第七章 三重性酸碱失衡第八章 血气分析六步法第九章 典型临床案例02
问题三:血气分析正常值? 动脉血气分析参考值: pH:7.40(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CO2):0.47--6.00kPa(35--45mmHg). 氧分压(PO2):10.66--13.33kPa(80--100mmHg)。 实际碳酸氢盐(AB):22--27mmol/L(22--27mEq/L)。 碱剩余(BE):-3--+3mmol/L(-3--+3mEq/L)。 标准碳酸氢盐(SB):22--27mmol/L(22--27mEq/L)。 氧饱和度(SO2):95%或更高。
问题四:血气分析包括哪些项目 血液气体分析检查简称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呼吸功能和体液酸碱平衡的一种技术,是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血液气体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1)气体交换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2)酸碱平衡指标:酸碱度(pH)等。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分压是指溶解在血浆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血氧饱和度是指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数,这两项指标是反映患者是否缺氧的重要指标。正常成人在正常休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应为80-100毫米汞柱,血氧饱和度为92%~99%,平均为96%。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血氧分压会逐渐下降。pH(酸碱度) pH为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表示体液的酸碱度,在细胞外液的正常值为:7.35~7.45,平均7.40。。pH>7.45为碱血症;pH<7.35为酸血症。人可生存的最高酸度为pH6.9,人可生存的最高碱度为pH7.7。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是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CO2产生的压力(约占动脉血CO2总量的5%),它是判断酸碱平衡的一个主要指标。正常值为:35~45毫米汞柱,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毫米汞柱。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60~79毫米汞柱为轻度低氧血症,40~59毫米汞柱为中度低氧血症,40毫米汞柱以下为重度低氧血症。
问题五:在医学血气分析中AB、BE分别代表什么 AB是指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BE是指碱剩余(base excess),指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0时所需的酸或碱量(mmol/L)。若用酸滴川,说明被测血液碱剩余,以正值表示;若需用碱滴定,说明被测血液碱缺失,以负值表示。全血BE正常范围-3~+3mmol/L
问题六: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基本有哪些? 血气分析的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特别是在危重病人抢救中占重要地位。它有助于了解病情、鉴别诊断、观察疗效和估计预后。通过血气分析,能对病人的通气功能,换气功能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炭潴留情况,及机体的酸碱状态,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各种疾病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单纯或复合型的酸碱失调,可以根据血气分析作出正确判断,以利于找出病因并给予及时恰当的处理。这是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PH值是估计预后的主要特征之一,即pH值愈低,纠正愈困难,预后愈差。血气分析还可较快地反映出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提示临床加以注意,对于治疗和观察病情是―种良好手段。一份血气分析的报告,只反映在特定时间里的病人情况。在临床中,应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和类型、代偿程度、有无复合型酸碱失调,并结合病史、体征、电解质等其它实验室资料综合进行分析。
问题七:血气分析的方法 四步骤简易判断血气分析的方法临床工作中很多医生都对血气分析的判断感到头疼,我也不例外。
下面介绍的是四步骤简易判断血气分析的方法。这是我一个朋友的珍藏,我把它分享出来。
如果你觉得麻烦,那么推荐你看这一篇《体表面积计算、血气分析、补钠分析计算软件下载》。
血气分析仪尽管越来越复杂,但其基本原理是依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设计出来的。
[HCO3―]
方程式:pH = pKa + log ――
[H2CO3]
血气分析仪可提供多个血气指标,如 pH、PaO2、PaCO2 、HCO3―、AB、SB、BB、BE等。但其中最基本的血气指标是pH、PaCO2 、HCO3―,其他指标是由这3个指标计算或派生出来的。
一、看pH :定酸血症或碱血症(酸或碱中毒)。
pH值:为动脉血中[H]+浓度的负对数,正常值为7.3~57.45,平均为7.4。
pH值有三种情况:pH正常、pH升高、pH降低。
pH正常:可能确实正常或代偿性改变;pH升高>7.45为碱血症,即失代偿性碱中毒;pH降低16可能有代酸,AG>30 mmol/L肯定有代酸。
根据AG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2类:
1、高AG,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2、高血氯,正常AG性代谢性酸中毒。
当高AG性代酸时,AG的升高数恰好等于HCO3―的下降值时,既ΔAG=ΔHCO3 ―,于是由AG派生出一个潜在 HCO3 ― 的概念。潜在HCO3 ―=ΔAG+实测HCO3 ―。当潜在HCO3 ― >预计HCO3―示有代硷存在。
AG在三重酸碱失调中应用:
判断步骤:
1、确定呼酸/呼碱;
2、计算......>>
问题八:动脉血气分析都分析什么
一般来说,大部分生化检验,如肝功、糖、蛋白质、脂类与各种无机离子(钾、钠、钙、磷等)检测,都需要抽血,而抽血前应保持空腹状态。为什么呢?1.因为,生化检验的各项正常值即标准,均是用正常人的空腹血测得的数值,统计学方法处理后求得的。
2.空腹是指清晨未进餐前,距前一餐约12~14小时。餐后12~14小时,胃肠的消化与吸收活动已基本结束,因而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恒定与稳定。此时测得的各种数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机体的生化变化,进而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否则,如果在进食后采血进行生化检验,其结果会由于以下两种原因而难以正确反映机体状况:
⑴进食后,血液中的生化成分如糖、蛋白质、脂类与各种无机离子等呈现暂时性变化,因此,用这种血液标本测得的各项结果,一方面不能反映机体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无法与空腹血所测得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因而也就无法获得准确的临床判断。
⑵.空腹血的血清呈淡黄色,并且清亮透明。饭后抽取的血液其血清常微混,或呈牛奶样有时在血块上面有一灰白色的块状物,因而影响生化检验结果。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给人饮用1斤牛奶,1小时后抽血进行肝功能检验,结果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与蛋白质定量试验值均增高。也曾遇见这样情况:有的献血员或病人在献血或采血化验的前1天晚上,进食较多的肉类食物或肉汤,在第二天采血时则所采得的血液呈乳糜状,因而使采得的血无法用于输血或生化检验。
所以,做生化检验时必须采空腹血,采集时间一般为早晨7点钟左右。但在特殊需要时也可以在清淡饮食后6小时采血化验,不过,做血脂检验时,必须至少在餐后12小时方可采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