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考点:小儿暑热症
【概述】
暑热症为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疾病,临床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汗少为特征,秋凉后症状可自然消退。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气温炎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汗腺分泌减少或缺乏所致。我国东南及中南地区多见,发病多在6~8月。有些患儿常可连续发病数年。此病最早为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医儿科名医徐小圃先生发现,提出上实下虚的'病理变化,创温下清上汤,效果显卓,此一发现已为中西医儿科界所公认。本病西医称“夏季热”。
【病因病理】
本病发病内因为体质虚弱,外因为夏季暑热熏蒸。小儿感受暑气后,蕴于肺胃,灼伤肺胃之阴津,阴津受损,内热炽盛,则发为高热,口渴多饮。暑热易于伤气,气虚下陷,气不化水,水液下趋膀胱而小便增多。肺主皮毛,又司 腠 理开合,肺津为暑热所伤,化源不足,水液不能敷布,肌 腠 毛孔闭塞,故汗闻或出汗甚少。汗与小便同为阴液,汗闭则尿多,尿多则津伤,故饮水自救。若病情迁延,或素体脾肾不足,内之真阳不足,易出现热盛于上,阳气虚于下。
【诊断要点】
1.有明显季节性,多在夏天6~8月发病。好发于2~5岁体弱儿童及弱智儿童。
2.高热可持续在39~4iC之间,可持续3~4月之久,当外界气温下降时,可暂时体温下降,秋凉后多能自愈。次年可复发。
3.口渴、多饮、多尿,每天排尿次数可达20次以上,尿液清长。皮肤干灼无汗或少汗。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辩证分型】
1.暑伤肺胃症状:发热持续不退,口渴引饮,皮肤灼热,无汗或少汗,小便频数,色泽淡黄,烦 躁 不宁,口唇干燥,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
证候分析:冒受暑气,蕴于肺胃,灼伤阴津,津亏内热炽盛,则长期壮热不退,口渴引饮,烦 躁 不宁,舌质红。热伤肺津,化源不足冰液不能敷布,则肌肤灼热无汗或汗少。气不化水,多饮而水液下趋,故尿多而色淡。舌苔薄黄,脉数,均为暑伤肺胃,内热炽盛之象。
2.下虚上盛症状:神萎,虚烦不宁,发热日久不退,面色苍白,下肢欠温,口渴多饮,尿多清长,频数无度,大便稀搪,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脉细数无力。
征候分析:发热日久,证属虚实并见,脾肾两虚,肾阳命火已亏,故面色苍白,神萎纳呆,便 溏 肢冷,小便清长。暑气耗阴,水不济火,心火易旺测虚烦不宁。舌淡苔薄,脉细数无力,均为下虚上盛,虚实并见之象。
【分型治疗】
1.暑伤肺胃治则:清暑益气。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加减:病初壮热无汗,加香 薷 10克、羌活10克
烦渴引饮,舌苔黄燥,加生石膏30克、鲜生地10克
纳呆食少,加白术10克、麦芽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要方。
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为主药,荷梗、石 斛 、麦冬清热生津,黄连、知母、竹叶清热除烦,粳米、甘草益胃和中。
处方举例:
西洋参6克(另煎)石 斛 10克 麦冬10克黄连3克 竹叶6克 知母10克 西瓜翠衣10克荷梗10克 甘草6克
2.下虚上盛治则:温下清上。
主方:温下清上汤加减。
加减:心烦口渴,加莲子心3克、玄参10克口渴不止,小便清长,加金匾肾气九10克(包煎)大便稀薄,加山药10克、扁豆衣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虚实并治,寒热并用之方。方中附子温肾阳,黄连清心火,磁石潜降浮越之阳,补骨脂、 菟 丝子、覆盆子、桑嫖 蛸 、莲须温肾固涩,天花粉、蛤粉清热生津止渴。
处方举例:
附子6克(先煎)黄连1.5克 补骨脂10克 菟 丝子10克 覆盆子10克 桑嫖 蛸 10克 莲须6克 天花粉10克 磁石30克(先煎)玄参10克
【中成药】
1.生脉饮 每日2次,每次1支口服。适用于暑伤肺胃。
2.缩泉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适用于下虚上盛型小便频多时。
【简便方】
1.蚕茧20枚,红枣20枚,煎汤代茶。适用于小便频多,发热不退的患儿。
2.西瓜皮50克,鲜荷叶1张,地骨皮、生地各10克,煎汤代茶。适用于暑伤肺胃。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患儿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清洁凉爽。必要时可使用空调,一般室温控制在摄氏26~28℃,不宜过低。
2.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适当补充一些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3.注意小儿体温变化,常用温水洗浴,以帮助降温散热。勿滥用抗生素。
经义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后夏至日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素问》)
哲言
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太阳中 者,热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散主之。(《金匮》)
人知冬不藏精者致病,不知夏不藏精者更甚焉。尝见怯弱之人,而当酷暑,每云气欲闷绝。可知中而死者,直因气之闷绝也。夫人值摇精,恒多气促,与当暑之气闷不甚相远。《经》曰热伤气,又曰壮火食气。
余故曰∶夏令之炎威,甚于冬令之寒,苟不藏精,壮者至秋发为伏暑,怯者即中 而死。(《吴医汇讲》)
伤暑与伤寒,身皆发热,不可不辨明施治。盖寒伤形,暑伤气。伤寒则恶寒而脉浮紧,伤暑则不恶寒而脉虚。《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赤水玄珠》)
暑证变幻无常。彼暴中之激烈,扁鹊不及 指而投咀;久伏之毒深,长桑莫能隔肤而见脏。即寻常之感,亦难于知觉,非若伤寒之有定期定证可据可疗者,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冒暑从口鼻入,直入心包,先烦闷后身热;入肝则眩晕顽麻;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咳痿 ;入肾则消渴。中暑归心,神昏卒倒;暑伤肉分,周身烦躁,或如针刺,或有赤肿;暑入肠胃,腹痛霍乱吐泻;暑伏三焦,变出寒热不定,膨胀中满,疟痢下血。治法,清内火为主,解表兼之。寒之中人乘其虚,暑则虚实并中,而实者更剧。盖强盛之人,内有伏火,加之外火相合,故焦灼为甚。经虚处,寒栖之;经实处,暑栖之。寒凌其弱,暑亲其类也。
藜藿常被寒,膏粱独能御,暑则不问膏粱、藜藿,咸能侮之。虽广厦累冰,轻罗纨绮,一犯其烈焰,讵能却之乎?是以知暑气之毒甚于寒。乃古人专以寒为杀厉之气,而不及暑者,何也?试观伤寒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则有危在二、三日间,甚至朝发暮殆,尤有顷刻忽作,拯救不及者,如暑风、干霍乱之类是也。且暑证多歧,中热、中 、中内、中外、为厥、为风、为颠痫,即发则泄泻霍乱,积久后发则疟痢疮疡。种种病名,皆暑为厉,则杀厉之气,视寒岂少哉!(《温热暑疫全书》)
暑有八证∶脉虚、自汗、身热、背寒、面垢、烦渴、手足微冷、体重是也。
○阳暑者,因暑受热也。在仲景谓之中 。凡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邪伤阴,而病为头疼烦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治宜察气之虚实、火之微甚,或补或清,与阴暑之治不同。
○阴暑者,因暑受寒也。凡人之畏暑贪凉,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肢体酸痛等证。此名阴暑,即伤寒也。治宜温散。
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等证。此寒邪在内,亦阴暑之属。治宜温中。
○凡中暑热者,人皆知为阳证,而不知阳中有阴也。盖外中暑热,而内亦热者,方是阳证;若内本无热,而因热伤气,但气虚于中者,便有伏阴之象。故凡治暑热之证,最当辨其阴阳虚实。若脉虚无力,证见恶寒、呕恶、腹痛、泄泻、不喜凉饮、息短气促之类,皆阳中之阴证也。治当专顾元气,惟独参汤最妙。若兼微呕恶寒者,宜加炮姜,甚者养中煎、理中汤、理阴煎随宜用之;若虚寒之甚,则舍时从证,桂、附皆所必用,勿因暑热之名而执用寒凉,再伐阳气。
○夏月盛暑之时,必令身有微汗,此养身之道也。若必使快然无汗,则阴胜于阳,多致疾矣。观之《经》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是言暑汗不出之为病也。此夏月之汗宜否,盖可知矣。(张景岳)
暑为阳邪,故蒸热;暑必兼湿,故自汗。暑邪干心则烦,干肺则渴,干脾则吐利,上蒸于头则重而痛,暑伤气故倦怠。夏至日后病热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人感之自口鼻而入,伤心包络之经,暑喜伤心故也;其脉虚,或浮大而散,或弦细芤迟,盖热伤气,则气消而脉虚弱。治法宜清心、利小便、补真气为要,热渴者并宜滋水。盖渴则阳气内伐,热舍于肾,令人骨乏无力,总由火盛则金病水衰,肾与膀胱俱竭。当急救之,补肺气以滋水之上源,生脉散既扶元气,复保肺生津耳。(《冯氏锦囊》)
中暑中 ,脉虚脉沉,无汗有汗,发热不热,作渴不渴,或泻不泻,饮寒饮热,须辨其阴阳虚实,不可泛投寒凉。盖夏月伏阴在内,古人用附子大顺散温补阳气,厥有旨哉!何今之老弱,夏月反服香薷饮,以为解暑,复伤元气,无不招引暑邪,以致不起。至若清暑益气汤,内有泽泻、神曲、苍术、黄柏之类,必果湿热壅滞,方可用之,否则反损其阴。用当审察。(薛立斋)
洁古云∶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也,中热者阳证也。东垣云∶避暑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痛烦心,肤热无汗。此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大顺散主之。若行人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头痛恶热,肌肤大热,渴饮汗泄,无气以动。此为天热,外伤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窃谓暑热者,夏之令也。人或劳动,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之亢极,于是受伤而为病,名曰中暑,亦名中热,其实一也。今乃以动静所得分之,何哉?夫中暑热者,固多在劳役之人。劳役则虚,虚则邪入,邪入则病;不虚则天令虽亢,亦无由以伤之。彼避暑于深堂大厦,所得头痛、恶寒等证者,盖感冒风凉耳。其所以烦心与肌热者,非暑邪也,乃身中阳气被外邪所遏而作也。既非暑邪,其可以中暑名乎?治则辛温发散可也。夫大顺散一方,本为冒暑引饮过多,脾胃受湿,呕吐水谷不分,脏腑不调所立,盖温中药也。若以此药治静而得之之证,吾恐不能解表,反增内烦矣。世俗不明,类曰夏月阴气在内,大顺散为必用之药。夫阴气,非寒气也。盖夏月阳气发泄于外,而阴气则在内耳。岂竟视阴气为寒气,而用温热之药乎?阴果为寒,何以夏日则饮水乎?然则苍术白虎汤,岂可视为通行之药?必参之治暑诸方,随所见证而用之。若夫所谓静而得之之证,虽当夏月,却非暑病,宜分出之,勿使后人有似同而异之惑。(王安道)
古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暑阴而热阳也。不思暑字以日为首,正言热气之袭人耳。夏日烈烈,为太阳之亢气,人触之则生暑病;至于静而得之者,乃纳凉于深堂水阁,大扇风车,嗜食瓜果,致生寒疾。或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外感于寒也;或呕吐腹痛,四肢厥冷者,直中于寒也。与暑证有何干涉?大抵辨暑证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为的。然有伤暑、中暑、闭暑之不同∶伤暑者,感之轻者也。其证烦热口渴,益元散主之。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证汗大出,昏闷不醒,或心烦喘喝。妄言昏闷之际,先以消暑丸灌之;醒后验其暑气之轻重,轻者益元散,重者白虎汤。闭暑者,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所闭。
其证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风寒也;口渴烦心者,暑也。四味香薷饮加荆芥、秦艽主之。(程钟龄)
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若正气设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吸入,气分先阻,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其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前人有因动因静之分,或伤或中之候,以及入心入肝、为疟为痢、中瘀霍乱、暴厥、卒死,种种传变之原,各有精义可参。想大江以南,地卑气薄,湿胜热蒸,当此时候,更须防患。昔李笠翁所谓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病也必稀。此语最确。
盖暑湿之伤,骤者在当时为患,缓者于秋后为伏气之疾。其候也,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有微寒,或单发热,热时脘痞气窒,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日日如是,必要两三候外,日减一日,方得全解。倘元气不支,或调理非法,不治者甚多。然是病比之伤寒,其势觉缓;比之疟疾,寒热又不分明。变幻与伤寒无二,愈期反觉淹缠。若表之,汗不易彻;攻之,便易溏泻;过清,则肢冷呕恶;过温,则唇齿燥裂。每遇秋来,最多是证,求之古训,不载者多,独《己任编》名之曰秋时晚发。感证似疟,当以感证之法治之。要知伏气为病,四时皆有,但不比风寒之邪一汗而解,温热之气投凉即安。夫暑与湿,为熏蒸粘腻之邪也,最难骤愈。若治不中 ,暑热从阳上熏而伤阴化燥,湿邪从阴下沉而伤阳变浊,以致神昏耳聋、舌干龈血、脘痞呕恶、洞泄肢冷,棘手之候丛生,竟至溃败莫救。先生宗刘河间《三焦论》立法,认明暑湿二气何者为重?再究其病实在营气何分?大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者火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胜,邪伤气分为多。一则耐清,一则耐温,脏性之阴阳,从此可知也。于是在上者,以辛凉微苦,如竹叶、连翘、杏仁、薄荷之类;在中者,以苦辛宣通,如半夏泻心之类;在下者,以温行寒,性质重开下,如桂苓甘露饮之类。此皆治三焦之大意也。或有所夹,又须通变。至于治气分,有寒温之别,寒者宗诸白虎法及天水散意;温者从乎二陈汤及正气散法。理营分,知清补之宜,清者如犀角地黄加入心之品;补者有三才、复脉等方。
又如湿热沉混之苍术石膏汤,气血两燔之玉女法,开闭逐秽与牛黄、至宝、紫雪等剂,扶虚进参附、两仪诸法,随其变幻,审其阴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临证指南》)
风者,阳也。暑者,热也。《经》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眩掉,皆属于肝。又曰∶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动。陈无择曰∶暑喜归心,心中之使人噎闷,昏不知人;入肝则眩晕顽痹。戴氏曰∶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风。王节斋曰∶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由此观之,则治暑风之法,惟以清暑驱风为第一要着,虽见搐搦等证,不可作世俗惊风治之。风暑除,搐搦自定。(方星岩)
暑厥即 病,兼手足厥冷,与伤寒发厥义同。(《医学入门》)
大概兼恶寒发热而渐厥者,为心脾中暑证也;不恶寒但恶热而渐厥者,为膀胱中 证也。若但恶寒不发热而渐厥者,为夏月感寒阴证也,不与暑、 证同类。
○中暑宜解暑和中,中 宜泻火益元,伤暑宜补元气,冒暑宜清利二便。(《证治汇补》)
暑证临死必抽掣。虽云暑伤气,然久必亡阴耗液,筋无所养,则搐搦矣。
○暑证死后身青与阴证之身青不同,阴证身青,乃血凝;暑证则口鼻必流血。(《见闻录》)
人知清暑,我知益气,以暑伤气也。益气不独金能敌火,凡气之上腾为津为液者,回下即肾中之水,水足,火淫自却矣。(程郊倩)
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会心录》)
中 ,用白虎汤,热伤形也;用人参白虎汤,兼伤无形之气也。中暑,用生脉散,暑伤无形之气也;用清暑益气汤,暑伤于气,兼挟风热,乘虚而伤其经也。伤暑,用十味香薷饮,风热湿杂合,而伤形气也。偏于表则变香薷饮为消暑十全;偏于里则变香薷饮为六和汤。此夏月鼎峙三法也。其用消暑丸者,上盛之湿泛滥而为痞满也;用益元散者,下盛之热阻滞而为溺涩也;用大顺散者,水果内伤于脾也;用冷香饮者,冷食内伤于胃也;用来复丹者,阴气固结于下也;用五苓散者,阳气遏绝于内也。
○触热劳形,卒然倒仆,方书用热土置当脐,聚溺其腹,捣蒜汁注鼻,立法最精。然未经阐发,世都不解。殊不知此虽酷烈为患,良由其人真元素亏,加以时火亢极,鼓激命门,虚阳 然离根,非藉热土、热溺不能护卫其阳;用蒜汁注鼻者,取蒜以开窍,温散其郁闭之热也。若与冷水灌之,则气随焰息而绝矣。(《张氏医通》)
夏月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阴阳两俱不足。仲师于中 病禁用汗、下、温针者,盖汗则伤其阳,下则伤其阴,温针则引火热内攻故也。而其用药,但取甘寒生津保肺、固阳益阴为治。《灵枢》有云∶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亡。盖谓阳以阴为宅,补阳须不伤其阴;阴以阳为根,泻阴须不动其阳。夫既阴阳俱不足,则补泻未可轻言,才有补泻,必造其偏,如重阴、重阳之属。所以过用甘温,恐犯补阳之戒;过用苦寒,恐犯泻阴之戒。但用一甘一寒,阴阳两无偏胜之药,清解暑热而平治之,所以为百代之宗也。
○暑伤气,才中人即 短气,有似乎虚,故清暑益气兼而行之。不知者,妄行温补,致令暑邪深入血分而成衄、痢,其害无穷。
○伤寒夹阴,误用阳旦汤,得之便厥;伤暑夹阴,误用香薷饮,入喉便喑。后贤于香薷饮中加参、 、白术、陈皮、木瓜,兼治内伤,诚有见也。
○体中多湿之人,外暑蒸动内湿,二气交通,最易中暑。所以肥人湿多,夏月百计避暑,反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湿,即不能避天之暑也。
益元散,驱湿从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然体盛湿多则宜之;清 无湿之人,津液为时火所耗,当用生脉散充其津液。若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
○元丰朝萃集经验医方,于中暑一门独详。其取用小半夏茯苓汤,不治其暑,颛治其湿;又以半夏、茯苓少加甘草名消暑丸,见消暑在消其湿耳。其香薷饮,用香薷、扁豆、浓朴为主方,热盛则去扁豆加黄连,治其心火;湿甚则去黄连加茯苓、甘草,治其脾湿。其缩脾饮,则以脾为湿所浸淫而重滞,于扁豆、葛根、甘草队中佐以乌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恶之湿;甚则用大顺散、来复丹以治暑证之多泻利者,又即缩脾之意而推之也。其枇杷叶散,则以胃为湿所窃据而浊秽,故用香薷、枇杷叶、丁香、白茅香之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恶之臭;甚则用冷香饮子以治暑证之多呕吐者,又即枇杷叶散而推之也。后来诸贤以益虚继之,河间之桂苓甘露饮,用五苓、三石,意在生津液以益胃之虚。子和之桂苓甘露饮,用人参、甘草、葛根、藿香、木香,意在益虚之中又兼去湿;或用十味香薷饮,于局方五味中增人参、黄 、白术、陈皮、木瓜,益虚以去湿热。乃至东垣之清暑益气汤、人参黄 汤,又补中实卫以去其湿热也。中暑必显躁烦热闷。东垣仿仲景竹叶石膏汤之制,方名清燥汤,仍以去湿为首务。夫燥与湿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务除湿,非东垣具过人之识,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湿,而加辰砂则并去其热;五苓散之去湿,而加人参则益虚,加辰砂减桂则去热;白虎汤加人参则益虚,加苍术则胜湿。合之局方则大备矣。然尚有未备者,昌观暑风一证,其卒倒类乎中风,而不可从风门索治。《百一选方》虽有大黄龙丸,初不为暑风立法,然有中 昏死,灌之立苏,则其方亦可得治暑风之一斑矣。傥其人阴血素亏,暑毒深入血分者,《良方》复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但用平常凉血之药,清解深入血分之暑风。而美其名为泼火散者,益见暑风为心火暴甚,煎熬真阴,舍清心凉血之外,无可泼灭耳。
○凡治中暑病,不辨内伤外感、动静劳逸,一概袭用成方者,医之罪也。
○凡治中暑病,不兼治其湿者,医之过也。
○凡治中暑病,遇无汗者,必以得汗为正。若但清其内,不解其外,医之罪也。(《医门法律》)
脉候
伤暑之脉,《内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甲乙经》曰热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者是也。若《难经》曰其脉浮大而散,殊有未然。夫浮大而散,乃心之本脉,非病脉也。仲景不言,但补其偏,曰弦、细、芤、迟,芤即虚豁也;弦、细、迟,即热伤气之应也。其水行皮中之脉,则曰微弱,见脉为水湿所持,阳气不行也。统而言之曰虚,分而言之曰弦、细、芤、迟、微弱。其不以浮大之脉混入虚脉之中,称为病暑之脉,虑何周耶?(喻嘉言)
选案
一儿患吐泻,烦躁,搐搦。或以为惊,或以为风。余见其口燥,手指茶壶,腹中雷鸣。曰∶易治也。借笼中三味药足矣。乃用黄连五分,甘草三分,人参五分,水煎冷服。下咽顷刻即睡而安。或曰∶黄连、甘草解毒善矣,又加人参谓何?余曰∶若不用参,此儿当病气弱数日,得参明日复如无病患。次日果然。(《赵氏医贯》)
闷热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闷热环境对人体的危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家里面比较闷热,房间空气不流通,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有很多方面的,也会造成身体不适,以下了解闷热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闷热环境对人体的危害1高温天气一般指温度在35以上。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干热高温,气温高湿度低;另一种是高温高湿的闷热高温,称为“桑拿日”。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中暑和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在过高的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受阻,体内发生热量积聚,导致中暑。
根据中暑的症状和程度,可分为:中暑虚脱,是中暑最温和的表现,也是最常见的;热辐射是在高温环境下长期工作,导致下肢血管舒张淤血、昏厥;日暮病是由于长期暴露导致的排汗功能障碍。
对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在高温、潮湿、无风、低压的环境下,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热量储存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系统处于紧张状态。酷热还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度增加,容易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症状,可能严重导致死亡。
在闷热的夏季,还容易出现热感冒(夏寒)、腹泻、皮肤过敏等疾病。原因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闷热的天气往往导致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这个时候,空调或者电风扇是不会毫无节制的用来缓解夏天的炎热的。
人体长期处于低温环境,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会乘虚而入,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此外,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食物容易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痢疾、腹泻等疾病。
专家建议,在高温环境下,最好做到:
1、多喝水,适当补盐,尽量避免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新鲜的绿色食品,如水果和蔬菜。吃饭前最好用自来水冲洗。
2、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不能直接吃,要保存几分钟再吃。寒冷、刺激性的食物和物品也应少用,尤其是儿童和生理期的妇女。
3、儿童食品尽量不要隔夜食用,因为乳制品会在短时间内变质,儿童用具要在秦英清洗,防止细菌滋生。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最好是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在人口密集场所的时间。
5、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10-16号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
6、大热天旅游,最好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物,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肠道消炎药、保济丸等。
7、中午适当午睡一小时,减轻工作强度。
8、注意防止蚊虫叮咬、设备割伤、开水烫伤、油烫伤等。
9、注意不要让空调直接吹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10、应穿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以白色、浅色为好,也秦英换勤洗。
闷热环境对人体的危害2小暑天气闷热
防中暑防旧病
“小暑时节后,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过了小暑后,天气炎热,强烈阳光的照射过久,红外线易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容易发生中暑。此外,外界气温高,空气中湿度大,汗液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以及出汗过多,也会导致体内水和盐大量排出。一旦得不到及时补充时,同样可能中暑。
“所以对于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的人员来说,应该多饮水,同时服少量仁丹、常喝绿豆汤等都可预防中暑。”有慢性病的`人群,更应结合节气特点加以调护,防止旧病复发或是加重。
“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尤其在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贮备氧气袋,在自觉胸闷气短之时使用。”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应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必要时吸氧。“此外,还应禁食寒凉之品。”中医有句名言:“形寒饮冷则伤肺。”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此节气要注意饮食的合理科学。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人们要注意饮食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应少食寒凉之物,以免加重病情。
养生要养阳
炎炎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小暑后的养生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专家指出,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是“卫气”。这里的“卫”是卫兵、保卫的意思,也就是说,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一样,负责抵御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一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
“小暑后,由于天气炎热,尤其是内陆,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和锻炼,确保心脏阳气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炎热的季节,最好“少动多静”。一些人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劳累。建议,天热时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
“动升阳,但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进入高温天气,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各个脏腑器官的供氧能力明显减弱。所以心脏有问题的人活动后容易出现气短、心慌等现象,因此,这类人群要注意行动不要猛烈。
小暑勿忘食疗
小暑时节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油腻之品。如绿豆百合粥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消暑止渴、降胆固醇、清心安神和止咳之功效。南瓜绿豆汤同样具有清暑解毒、生津益气之功效。蔬菜应多食绿叶菜及苦瓜、丝瓜、南瓜、黄瓜等,水果则以西瓜为好。
1、鸭蛋补夏。夏天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2、莲子养心。夏天,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芯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是可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
3、章鱼补血。章鱼有补血益气、治痈疽肿毒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黄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