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诊断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研究亲缘关系、探讨物种进化等。核型分析可以为细胞遗传分类、物种间亲缘的关系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以分裂中期染色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例、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并借助显带技术对染色体进行分析、比较、排序和编号,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情况来进行诊断。
扩展资料:
核型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细胞内具有的相对恒定特征的单倍或双倍染色体组。
染色体的特征以有丝分裂中期最为显著,包括染色体的数目、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指某些染色体末端的球形小体,由着色浅而狭细的副缢痕与染色体臂相连)与副缢痕的数目、大小、位置以及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等。
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特征画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模式图,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染色体核型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核型
核型一词首先由苏联学者T.A.列维茨基和JI.杰洛涅等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1952年美国细胞学家徐道觉首先采用低渗处理技术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分散而便于观察,以后秋水仙素的应用使增殖中的细胞停止于中期,从而便于获得大量供观察的中期分裂相,植物凝血素(简称 PHA)刺激白细胞分裂的发现使以血培养方法观察动物与人的染色体成为可能。随着各种培养、制片、染色技术的改进使核型的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56年瑞典细胞遗传学家庄有兴等报告了人的染色体数是46而不是过去认为的48。1959年以后在人类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染色体异常。1960年 4月在美国丹佛市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对人的染色体分群和命名的术语、符号、方法等作了统一规定,在第五次国际人类遗传学会议上产生的人类染色体命名常务委员会又于1977年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修订,会后公布了《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国际体制(ISCN)(1978)》。1981年该委员会又公布了《人类细胞遗传学高分辨显带命名国际体制》,在1977年所制订的中期染色体带型命名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分辨的晚前期和早中期染色体带型命名规定和模式图。这些规定目前为世界各国学者所普遍采用。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包括染色体长度、染色体臂比、着丝点位置、次缢痕等,染色体的长度差异有两种:
一种是不同种、属间染色体组间相对应的染色体的绝对长度差异,
一种是同一套染色体组内不同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差异.绝对长度通常在放大的照片或图象上以微米(μm)进行测量,然后按下式换算:染色体绝对长度 = 放大的染色体长度(μm)× 1000 / 放大倍数。
扩展资料:
根据Y染色体有无判断性别。G组染色体为5条(2l,22对+Y),则为男性。G组为4条(21,22对),则为女性。可将染色体以不同色彩进行标记,按ISCNl978规定进行配对,描绘于记录本上。
习惯上先记述G组,以判断性别,然后再找D,E,F,A,B组,最后分析C组。再逐一细看,观察每一条染色体的结构有无异常。如有结构、数目畸变时,需记录属何种类型畸变以及畸变发生部位染色体号,单臂或双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染色体核型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