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异物吸入:主要是气管意外吸入大颗粒粉尘、饭粒等物体,从而引起异物感。对于比较小的异物,通常可以弯腰将其咳出。如果无法顺利咳出,可以通过支气管镜等进行探查,并及时将异物取出;
2、局部炎症:常见的包括支气管炎等,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反复感染,刺激黏膜分泌大量痰液,且痰液无法及时排出,从而表现出气管异物感。临床主要采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比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同时可以选择氨溴索等药物祛痰;
3、精神因素:主要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患者由于长期焦虑或抑郁,对躯体症状过于关注,引起躯体症状障碍,可以表现为气管异物感。临床主要采取心理疏导以及药物进行治疗,通过认知疗法等方式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同时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西泮、丁螺环酮等抗焦虑药物治疗;
4、肿瘤占位:比如肺癌、甲状腺癌转移等,可能会在气管内形成占位,患者会自觉存在异物感。临床需要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比如肺癌,需及时手术切除病灶及可能转移的淋巴结,同时遵医嘱采用顺铂和卡铂等化疗药物控制病灶;甲状腺癌也主要以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TSH抑制)、放射性核素治疗、靶向治疗等。
气管异物感的诱发原因比较多,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尽量避免食用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气管进一步造成刺激。
气管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通道,一旦进入固体或液体物质,便会发生堵塞,影响气体交换。引起幼儿发生气管异物的主要原因有:幼儿好奇,常把小物件含在口中,不小心滑入;大哭、大笑时将口中物体滑入气管;牙齿未长全,因咀嚼能力差,使食物进入气管;咳嗽反射不健全,咳嗽时呛入气管;蹦跳、跌倒时把口里的糖等食物呛入气管。有的家长一边喂孩子一边逗孩子,也易将食物呛入气管。
异物掉入气管后,引起的症状很明显,但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异物的大小、性质和掉入气管的部位有关。矿物性异物很少引起炎症反应;动物性异物,如鱼刺、骨等对气管黏膜刺激较大;有些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米、豆类等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急性炎症,甚至发生支气管堵塞;光滑细小的金属异物对气管黏膜刺激很小;尖锐的异物,可能刺破附近的组织,引起其他并发症;表面生锈的异物对黏膜刺激较大。异物在气管内存留的时间愈长,对身体的危害愈大。
异物掉入呼吸道后,首先引起剧烈的咳嗽,甚至咳出血,并有气喘、呼吸困难、呼吸声音异常等一系列表现。较大异物堵塞总气管时,可引起窒息而死亡。随后咳嗽表现为阵发性。过一段时间后,异物可引起炎症反应,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如异物堵塞支气管,则可引起下端的肺气肿或肺不张,患儿感到胸闷,这时的情况更严重了。
总之,气管异物是危险的急症,应分秒必争地送孩子去医院抢救,决不能耽误。在医院,医生可根据异物的部位,在直接喉镜或气管镜检查下,把异物取出。
临床表现:(1)吸入异物后突然发生剧烈呛咳,憋气,呼吸困难,气喘声嘶。咳嗽剧烈可引起流泪、呕吐。经过阵发性咳嗽后,异物贴于气管壁或卡在支气管分支中不动,则症状可暂时缓解,但经活动、体位变动后异物又活动,则重新引起剧烈咳嗽和呼吸困难。在总气管的异物向上撞击声门时,产生冲撞声门的拍击声,在咳嗽和吸气期末可听到;较大异物完全堵塞总气管时则发生窒息。如异物落入支气管,早期症状同总气管异物;若异物为植物性则刺激性较大,常引起感染,出现发热痰多;若阻塞症状严重,致缺氧,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并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明显,烦躁不安,脸色苍白或紫绀,心率增快。(2)气管异物听诊时可闻到拍击声和痰鸣,两肺呼吸音无明显改变,支气管异物往往有一侧肺呼吸音减弱。X线检查可发现纵隔摆动、肺不张或肺气肿。长时间可继发肺部感染,形成肉芽增生,因而痰中带血,发生肺脓肿时痰有臭味。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