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非注射结药途径包括鼻腔、肺部、服部、舌下、直肠、口服、透皮、阴道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鼻腔给药、肺部给药和口服给药,近年来对多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的非注射途径给药研究虽取得一些进展,但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口服给药是最方便、最易被人接受的给药途径,但多数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由于分子量大、脂溶性差,难以通过生物膜屏障,或由于胃肠道内存在大量肽水解酶和蛋白水解酶,口服极易发生首过效应而被肝脏代谢消除,或由于本身存在化学和构象不稳定性,而很少或几乎不经胃肠通吸收。因此,则口服给药系统难度很大,目前仍处在基础性研究阶段.除环胞菌(环肢)外,尚未见多肽口服制剂临床应用的报道、提高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生物膜通透性和抗蛋白酶降解是口服制剂研究开发的难点。
2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的缓释制剂
目前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常用的剂型是注射用溶液剂或冻干粉针剂,其缓释制剂是于注射液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如透明质酸),可提高其粘度,延缓药物扩散,或将药物包裹在微球或脂质体中,降低药物释放速度,以降低给药次数,增加患者依从性。目前研究最多的是微球递释系统。微球作为药物控释载体,.’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较低毒性,可制成各种不同粒径,包封多种药物,且药物包封量高。与脂质体相比.微球更稳定,体内代谢更慢,有利延长药效。可生物降解的微球,被广泛用于药物的控释和靶向载体,特别是用于多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可生物降解的微球系由乙交酯[glycolide]和(或)丙交酯(lactide)单体经酯键聚合而成,在体内水解成无毒性的单体如聚乳酸(PLGA)、聚乳酸一乙醇酸共聚物(PLCA)、聚已内酪、聚烷基氰基丙烯酸酯、聚邻酣、聚内酯和聚酐等。其中PLA和PLGA的降解主要为骨架涪蚀(bulk erosion),即整个骨架中的聚合物分子同时降解,而聚邻脂和聚酐类聚合物的降解,很大程度上发生在给药装置的表面,为表面溶蚀(suface eorsion)。PLA和PLGA一般用于制备微球,而聚烷基氰基丙烯酸酯多用于制备毫微球:用上述骨架材料制成的生物大分子微球制剂,药物以扩散或溶蚀方式释放。通过调节聚合物的种类、分子量、晶体、共聚物中单体的摩尔比、微球粒径、微球表面状态及内部结构、药物的水溶性、药物的含量等.达到缓择或控程目的。
肽和多肽类微球制剂以促黄体激素(LHRH)研究最深入,也最成功。控择多肽微球制剂LHRH类似物曲普瑞林—PLGA微球,1986年由法国Ipsen生物技术公司生产,可缓慢释放达一个月之久。亮丙瑞林、布舍瑞林和meterelin的PLGA控释微球制剂也已上市.LHRH由十个氨基酸组成,当外源性LHRH及其类似物以生理脉冲频率(每90min一次)小剂量持续给药时,对垂体—性腺系统功能有促进作用。如果以非生理脉冲频率长期大剂量给药,则可抑制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导致性激素分泌能力下降,性器官萎缩。临床用于激素依赖性疾病(性早熟、前列腺癌、子宫肌癌、乳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的治疗。醋酸亮丙瑞林(leuprorelin auetate)是一种强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1989年每月注射一次的LE微球(商品名:Lupron Deport)在美国、日本等国上市,1995年3个月注射一次的LE微球在美国批准用于临床。由于动物及人体皮下或肌肉注射可恒速释药1个月或3个月,给药剂量减少到每日注射给药剂量的1/4—1/3,而无严重副作用产生,从而消除了LE 普通注射液每日重复给药的麻烦,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依顺性。<br> 促甲状腺激索释放激索(TRH)体内代谢迅速,其PLGA微球制剂可免于酶解,从而能长时间(4周)发挥作用。
注射用多肽和蛋白质毫微球制剂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Gautiero等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异己基氰基丙烯酸酯制备而成的生长激索释放因子(GRF)毫微球,大鼠皮下注射可在24h缓慢释放,而皮下注射游离的GRF,其tmax仅为2min,100min后几乎于体内完全消逝。GRF毫微球生物利用度比游离药物高20倍,但静脉注射毫微球由于易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肝库普费细胞、脾巨噬细胞)迅速从体循环消除,无法到达体内其他部位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于PLGA毫微球外包一层PU一聚乙二醇(PEG)膜后,可提高毫微球亲水性,降低表面荷电量。放射性标记实验证明,大鼠酵脉注射后,未包膜毫微球在大鼠的肝、脾、血液中的分布分别为63.8%,2.2%和4,6%而经PLA-PEG(2:5)表面处理的毫微球则为22.7%,10.7%和28.5%,体内分布明显提高。
3 结语,应用微球给药系统控制多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的体内释放极大地拓宽了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从1971年首次制备胰岛素—PLA微球至今,LHRH长效注射用微球是最成功的一个,但是研究领域大多是局限于分子量较小的多肽,对诸如白介索—2、a一于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微球剂研究进展缓慢,报道较少。与多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本身不稳定、很难避免成球工艺中多种因素对其结构的破坏有关。另外,分子量大的药物很难有规则的从聚合物中缓释,生物大分子药物体内半衰期较短等都限制了微球作为大分子药物载体的研究与应用,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
作者:王新生、赵瑞军、周书成、韩爱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