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常寿命一般在76岁左右,也有很多人的寿命超过这个标准。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均期望寿命只有35岁,到了1978年是68.2岁。2015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1960年增长32.99岁。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各地情况看,上海、北京等地的人均预期寿命均已超过80岁,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0岁的有26省(市、区)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2年开始,中国香港成为世界上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地区,2014年人均预期达83.98岁。
人均寿命提升的原因
据人口学家萨缪尔·普勒斯顿研究,经济收入和人均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这一发现被称为“普勒斯顿曲线”。近年来,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公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极大改善了人们物质生活,人均预期寿命也随之提高。
此外,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中国坚持预防为主,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消除了一大批重大疾病危害,有力提高了公民的健康水平。例如,为了预防传染性疾病,中国将14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可预防15种传染病。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人均预期寿命增至76.34岁 中国人健康水平更高了
一个人的生命,好像一条长链,只有掌握每个环节的健康科学,遵循生命的轨道正常运转,才能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熠熠发光、精美完整的生命之链,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人的自然寿命到底有多长?根据科学的调查和测算,人的一生不发生疾病和意外,自然最高寿限应在120~170岁。但到目前为止,真正生活到自然寿命,无病而终者,为数很少。 然而,人类的平均寿命随社会发展,科学的进步而逐渐增加。如我国在1949年人均寿命为35岁,1987年人均寿命达69岁,而现在的人均寿命达71岁。我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寿命100岁以上的,在1953年第1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共有3384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中,全国共有6434人。最高年龄为155岁,120岁以上的有34人。不少发展中国家居民的人均寿命在20世纪50年代初仅为40岁左右;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已延长至50~60岁。以上事实,反映了人类的寿命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密切的关系。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争取达到170岁的高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要提高人类的自然寿命。到目前为止,没什么灵丹妙药i但加强自我保健是延年益寿的最好方法。 (1)心理卫生不可忽视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虽然有点夸张,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现代医学证明,人在愉快时,各系统的功能活动都处在平稳协调和谐的状态。在心情忧郁时,引起脉搏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胃肠蠕动减弱,消化也分泌下降,末梢血管收缩,手足发凉,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有人把乐观情绪说成为“卓越的保健医生”。 据说20多年前,美国作家卡森患了一种致残的脊椎病,医生预言他存活的可能性只有1/100,卡森不大相信,他决定用阅读幽默小说和看滑稽电影进行自我治疗。他发现笑能止痛,大笑一次疼痛大大减轻,可以舒服的睡两个小时。他坚持这种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几年后,他竟然奇迹般恢复了健康。 根据科学家对长寿老人的调查发现,他们之中有96%的人自称是乐观主义者。 宽容也很重要,有人把它作为治疗心灵创伤的“良方”。宽容可以解开人精神上痛苦的疙瘩。当你宽容了别人,你就治好了你精神上的创伤。 制怒,有人把它看做是有效的“养生之道”。祖国医学认为“怒则伤肝”,很多人都有发怒的体会,发怒时感到胸闷,腹痛,食欲不振,浑身发抖,疲劳不堪。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愤怒使人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些都是影响健康的因素。不少中老年人,由于发怒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或脑血管破裂,看来愤怒真正可以致人于死地。难怪有人说“嘻嘻哈哈人添寿,忧忧愁愁命不长”,就是这个道理。 (2)四肢不勤难寿长 科学证明,体育锻炼或劳动锻炼有抗衰老作用。生物学有条规律叫“用则进,废则退”。因为运动使肌肉中毛细血管流量增加,提高肌肉营养供应,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使肌肉强壮有力,减少骨质缺钙现象;提高心血管、肺和胃肠的机能;使神经系统工作协调指挥更准确;提高脂肪代谢,减少血中脂肪的含量,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调整血压。 有科学家用10年时间观察8500名农场工人,发现坐着工作的人,心肌梗塞的患病率比站着工作的人高3倍。 (3)营养平衡是保证 古往今来,一些人把健康长寿的希望寄托在灵丹妙药上,至少也求助于滋补药品;而另一些人则相反,他们把健康之道立足于日常生活之中,一生中保持豁达乐观的精神情绪,普通而又不乏营养的饮食,坚持不懈的劳动和体育锻炼,起居有常,嗜欲有节。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后一种做法是正确的。以历代帝王为例,他们多以补养生,祈求长寿,但真正长寿的却很少;反之,长寿老人多出于劳动人民,而他们很少吃补药。 我国古代已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养生经验。一般来说,我们应当保持以粮食、豆类、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为主,禽、蛋、乳、鱼等动物性食品为辅的膳食,做到各种食品合理搭配、取长补短,就可以达到营养平衡的目的。 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已相当优越,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只要个人的保健意识上得去,行动再跟得上,每个人都有可能冲破自然寿命的极限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