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一天的时间固定24小时,不会增加,不会减少。但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又会感觉很慢。
为什么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呢?我想大部分是这两种情况:一种是当我们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是,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另一种情况是虚度时光,感觉没做什么事,时间就过去了。
对于第一种情况,虽然我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但是我们的心情是愉悦的,因为时间是被有效利用了。而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往往会自责:啥事没做,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时间过得很快”,让人心情很不爽。
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 我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个词“时间颗粒度”。我们之所以会觉得时间在我们不会不觉中溜走了,就是因为没有设定自己的时间颗粒度。
时间颗粒度,是我们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利用率越高的人,他的时间颗粒度数值越小,比如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比尔·盖茨的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而我们大部分人的时间颗粒度可能要以小时计算。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没有时间颗粒度这个概念的。
为什么要提时间颗粒度呢?因为,设定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每一段时间,对应完成某一件事情,就能感知时间的存在,就不会觉得:啥事没做,时间就这样滑走了。
比如将时间颗粒度设为15分钟,15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呢?可以吃一份早餐,可以看一篇文章,也可以刷一下朋友圈。不管是学习还是娱乐,也不管是做积极还是消极的事情,我们都要有时间颗粒度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能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能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将自己时间颗粒度设为15分钟,按一天工作8小时算,那一天就有32个15分钟,就可以完成32件事情。如果是这样,你还会觉时间过得太快,啥事没做吗。
当然,时间颗粒度并不是我们想设多少就是多少。每个人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不一样,适合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值也不一样。我们需要反复实践,找出适合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平时,我们要多留意,一个小时能做的事情有哪些,半个小时能做的事情有哪些,15分钟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这些我们了解得越多,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就会越精准,就不会总有时光易逝的感慨了。
2012年是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虽然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但是这一年还是被人们赋予了神秘的色彩,比如说就有人指出,从2012年开始,时间就过得越来越快,我们的时间好像加速了。实际情况看上去好像也是这样,在我们的印象中,时间似乎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溜走”,感觉在不久前才刚刚过完新年,但转眼间又惊讶地发现,这一年快要过完了。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呢?真的是时间加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时间的流逝速度都是一样的,而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到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其实是我们的大脑对客观时间的感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变化,具体表现为年龄越大,我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很明显,我们现在的年龄比2012年要大得多,所以我们就会认为从2012年开始,时间就过得越来越快,而假如把这个时间定在已经过去的其他年份,比如说2011年,我们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1897年,哲学家保罗.珍尼特(Paul Janet)就曾对此提出过一种解释,他认为一个人的年龄越大,单位时间的记忆量在这个人所有记忆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就越少。
例如一个人在10岁的时候,1年的记忆量就占了他总记忆量的10%,而当他30岁的时候,这个百分比就下降为3.33%了,因此在这个人的记忆中,30岁那一年的时间就比10岁那年的时间少了三分之二,从而让他产生时间加速了的感觉。
后来人们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即如果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记忆片断越多,那么这个单位时间就在他记忆中就显得越长。
在我们的小时候,世界对我们来说充满着各种未知,我们的大脑就会在单位时间里创建很多的记忆片断来详细记录,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世界的新奇感逐渐消失,大脑就只会在相关的记忆中留下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说当我们走过一条熟悉的街道后,只会记得从街道的一头走到了另一头,但如果要问在这期间具体看到了什么人,什么事,通常我们都是想不起来的,这就说明了我们大脑创建的记忆片断减少了。
于是我们就会认为,小时候的时间过得很慢,而长大之后时间就过得越来越快。
然而上述的理论只能从记忆的角度来解释了这个现象,事实上,不同年龄段的人类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确实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有研究人员曾在街头做了个随机测试,他们分别请一个年轻人与一个老年人估计1分钟的时间,该实验结果是,年轻人估计1分钟到了的时候,客观时间是1分零2秒,而老年人估计的时间则是1分45秒。
由此可见,还有其他的因素在影响我们对客观时间的感知,因此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中应该存在着一个“时间感应器”,它决定了我们怎么去感知客观时间的流逝速度,遗憾的是,由于人类的大脑太过复杂,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也没有搞清楚这个“时间感应器”的运行机制,只能提出一些猜想。
有一个“时间片段假说”认为,人类所看到的一切其实都是由一帧一帧的“时间片段”组成,每一帧“时间片段”的生成,都会经历一个过程,首先是视觉系统捕捉到光线,然后将其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传递给大脑,在大脑对其分析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时间片段”,若干帧“时间片段”组合起来,我们就看到了眼前的事物。
该理论认为,大脑从接收到生物电信号一直到完成分析并生成“时间片段”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这段时间就是人类大脑的“时间感应器”的重要参考数据,大脑所用的时间越短,就越觉得时间过得快。
显而易见的是,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因为欠缺“工作经验”而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生成“时间片段”,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大脑的“工作经验”就越来越丰富,完成这个过程的时间也就越来越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会产生时间加速了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该假说还可以解释另一种现象,那就是当我们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在无聊的时候,却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因为在认真做事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一直在认真分析同一种类型的生物电信号,所以其生成“时间片段”的效率就变得很高,于是我们大脑的“时间感应器”就认为时间过得很快了,而在无聊的时候,这种效率就降得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了。
除此之外,还有科学家认为人类大脑的“时间感应器”与人类的心跳、呼吸以及神经脉冲的速度有关,比如说人类在3岁的时候,心跳一般为每分钟86-105次,到了14岁时则为每分钟76-90次,而到了老年阶段,则下降为每分钟67-80次。
总而言之,客观时间并没有加速,而我们所感觉到的“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其实是因为我们大脑对客观时间的感知出现了偏差,当然了,这跟这种现象跟玛雅预言中的2012年是没多大关系的,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那就是2012年时的我们比现在要年轻很多。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 (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