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程是针对病情经用药多长时间后所达到何种程度,然后再决定新的治疗方案,称为一个疗程。疗程的长短是根据临床经验来确定。 如一个疗程7天,服用2个疗程.就是连续服用14天。
一般慢性疾病或比较长时间用药的疾病就要按疗程用药,就是把一个疾病分段治疗观察,一个疗程治疗后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因为慢性病一两天看不到效果的)但并不是说吃了一疗程就不吃了,要根据病情情况停药。
如此看来,不同的病人,疗程也许会不一样。至于要多少疗程这个问题,也是要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而定。
恩替卡韦的停药是一个需要十分重视的问题,乙肝的治疗不同其他疾病的治疗,不能随便停药。是否停药,怎么停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防治指南《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由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 病学分会联合制订,2005 年12 月2 日。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本《指南》.
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抗HBV 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 (酸) 类似物,并各有其优缺点。前者的优点是疗程相对固定,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其缺点是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较明显,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者。后者的优点是口服给药,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其缺点是疗程相对不固定,HBeAg 血清学转换率低,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停药后可出现病情恶化等。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在综合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在本《指南》的原则框架下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治疗原则
慢性乙肝的治疗强调:三分药治,七分调理。要做到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要愉快,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合理安排饮食,不宜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出黄疸或转氨酶显著升高时要卧床休息外,一般症状不多,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应适量活动,注意动静结合。
用药原则
(1)用药不要过多过杂:很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解毒,用药过多过杂能增加肝脏负担,反而对肝病不利。
(2)需要根据慢性乙肝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用药:例如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的病人应用抗病毒药物有免疫功能紊乱的应用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有肝细胞损伤的应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有肝脏微循环障碍的应用活跃微循环的药物。也可以根据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方剂,或辨证选用1~2种中成药长期服用。
(3)用药过程中不应忽视休息、营养和饮食:休息和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俗语说“三分治七分养”,因为药物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在保证休息、营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作用,忽视休息、营养,而单纯一味地进行药物治疗,就本末倒置了。例如有30%左右的慢性乙肝患者有肝昏迷倾向,这类患者不宜喝牛奶,否则会诱发肝昏迷。
应强调的是在慢性乙肝较长的治疗过程中,切忌滥用过多药物及应用伤肝药物,切勿乱投医或换药太勤。
治疗新观念
第一个新的观念:是首次明确了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根据乙肝的进展途径,我国2005年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慢性乙肝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改变了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四大治疗原则并重的观念。几年来的大量的临床事实证明:把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以后,经过系统正规的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复制停止后,肝功能迅速恢复正常,可以成功的阻止慢性乙肝进展到肝硬化,可以使出现腹水和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的合并症的晚期肝硬化,因肝功能好转和肝纤维化减轻而摆脱严重合并症,脱离死亡威胁,可以极大地降低乙肝病人恶变成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极大限度的改善了慢性乙肝的预后。来自覆盖台湾, 香港, 中国大陆, 新加坡, 泰国,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新西兰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41所医院实验结果已经证实:应用拉米夫定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使病人HBV-DNA载量降至阴性后,可以延缓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进展及降低肝癌发生率。
第二个新的观念: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目标的提高。在九十年代最初研究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时的目标仅仅是乙肝病毒复制停止和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这种结果经常出现停药后又回复到原来状态;2009年的美国肝病年会提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停药标准除了乙肝病毒复制停止和肝功能恢复正常外,还要出现e系统的转换,这种结果停药后疗效一般不反弹;2009年的欧洲肝病年会明确提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要追求HBsAg的阴转,HBsAg的阴转虽然不完全意味着乙肝病毒从体内清除,但HBsAg的阴转一定会带来慢性乙肝的更长期稳定。
第三个新的观念:是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在九十年代最初研究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时只有普通干扰素一种药物可用;99年第一个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上市,使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多了一种选择;到现在我国批准用于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共有干扰素(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核苷类(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6种药物。越来越多的药物使得我们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经济状况制订更加适合于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慢性乙肝的DC-CIK免疫治疗
DC-
乙肝患者行抗病毒治疗时,如使用干扰素治疗,疗程需要1年,个别患者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长3个月。如使用核苷类药物,疗程较长。乙肝大三阳患者转为小三阳之后,需要再使用药物3年左右。乙肝小三阳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当表面抗原完全转阴之后再用药1年时间,疗程较长,需要4-5年以上,有些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因此乙肝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时间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