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
肝的解剖形态
1.肝的解剖位置: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稍偏左。“肝居膈下上着脊之九椎下”(《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肝之为脏……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贯脊之第九椎”(《十四经发挥》)。说明中医学已正确地认识到了肝脏的部位是在右胁下右肾之前而稍偏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医学中还有“肝左肺右”之说。它始见于《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素问·刺禁
论》)。为什么左肝右肺呢?因左右为阴阳之道路,人生之气,阳从左升,阴从右降。肝属木,应春,位居东方,为阳生之始,主生主升;肺属金,应秋,位居西方,为阴藏之初,主杀、主降。左为阳升,右为阴降。故肝体居右,而其气自左而升;肺居膈上而其气自右而降。肝为阳主升发,肺为阴主肃降。故从肝和肺的生理功能特点来说是“左肝右肺”。可见“左肝右肺”不是指解剖部位而言,而是指其功能特点而言:故张景岳说:“肝木旺于东方而主发生,故其气生于左。肺金旺于西方而主收敛,故其气藏于右”(《类经·针刺类》)。总之,肝生于左,谓肝气主升,其治在左。根据左升右降理论,肝的行气部位在左。 2.肝的形态结构:肝为分叶脏器,左右分叶,其色紫赤。对于肝的分叶,中医文献虽有记载,但有许多不确切之处,如《难经》就有“独有两叶”和“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之异。杨上善认为:“肝者,据大叶言之,则是两叶也。若据小叶言之,则多叶矣”(《难经集注》)。杨氏的描述,接近于肝的表面分叶为左右两叶,内部分叶计五叶的解剖实
肝的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疏,即疏通,疏导。泄,即升发,发泄。疏泄,升发发泄,疏通。“疏泄”一词,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土疏泄,苍气达”,与土得木而达同义:元·朱丹溪首次明确地提出“司疏泄者,肝也”(《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的观点。
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1)调畅气机: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总的是关系到人体全身的气机调畅。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是气化作用的基本形式。人体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气化作用的升降出人过程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实现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无不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读医随笔·卷四》)。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协调。
(2)调节精神情志: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中医学的情志属狭义之神的范畴,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亦称之为七情。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畅作用,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由心神所主宰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故向有“肝主谋虑”(《素问·灵兰秘典论》)之说。谋虑就是谋思虑,深谋熟虑。肝主谋虑就是肝辅佐心神参与调节思维、情绪等神经精神活动的作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升发,既不亢奋,也不抑郁,舒畅条达,则人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清朗,思维灵敏,气和志达,血气和平。若肝失疏泄,则易于引起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烦躁易怒、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等。
肝主疏泄失常与情志失常,往往互为因果。肝失疏泄而情志异常,称之为因郁致病。因情志异常而致肝失疏泄,称之为因病致郁。
(3)促进消化吸收:脾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肝主疏泄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条件。肝对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和分泌、排泄胆汁而实现的。
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胃气主降,受纳腐熟水谷以输送于脾;脾气主升,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脾升胃降构成了脾胃的消化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保持脾胃升降枢纽能够协调不紊的重要条件。肝属木,脾胃属土,土得木而达。“木之性主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可见,饮食的消化吸收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故肝的疏泄功能,既可以助脾之运化,使清阳之气升发,水谷精微上归于肺,又能助胃之受纳腐熟,促进浊阴之气下降,使食糜下达于小肠。若肝失疏泄,犯脾克胃,必致脾胃升降失常,临床上除具肝气郁结的症状外,既可出现胃气不降的暖气脘痞、呕恶纳减等肝胃不和症状,又可现脾气不升的腹胀、便溏等肝脾不调的症状。
分泌排泄胆汁: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诚如戴起宗所说:“胆之精气,则因肝之余气溢人于胆,故(胆)藏在短叶间,相并而居,内藏精汁三合,其汁清净”(《脉诀刊误·卷上》)。可见,胆汁来源于肝,贮藏于胆,胆汁排泄到肠腔内,以助食物的消化吸收。
(4)维持气血运行:肝的疏泄能直接影响气机调畅。只有气机调畅,才能充分发挥心主血脉、肺助心行血、脾统摄血液的作用,从而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所以肝气舒畅条达,血液才得以随之运行,藏泄适度。“血随气行,周流不停”(《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血之源头在于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如气机阻滞,则气滞而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瘕积、肿块、痛经、闭经等。若气机逆乱,又可致血液不循常道而出血。所谓“血为气之配,气热则热,气寒则寒,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凝则凝,气滞则滞”(《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5)调节水液代谢:水液代谢的调节主要是由肺、脾、肾等脏腑共同完成的,但与肝也有密切关系。因肝主疏泄,能调畅三焦的气机,促进上中下三焦肺、脾、肾三脏调节水液代谢的机能,即通过促进脾之运化水湿、肺之布散水津、肾之蒸化水液,以调节水液代谢。三焦为水液代谢的通道。“上焦不治,则水犯高源;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类经,脏象类》)。三焦这种司决渎的功能,实际上就是肺、脾、肾等调节水液功能的综合。肝的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三焦气治,水道通利,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由此可见,肝脏是通过其疏利调达三焦脏腑气机的作用,来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活动的,这就是理气以治水的理论依据。但须指出,理气法不是治疗水肿的主要治法,而是协助行水的重要一环。
(6)调节性与生殖
①调理冲任:妇女经、带、胎、产等特殊的生理活动,关系到许多脏腑的功能,其中肝脏的作用甚为重要,向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妇女一生以血为重,由于行经耗血,妊娠血聚养胎、分娩出血等,无不涉及于血,以致女子有余于气而不足于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与女性生理机能休戚相关。肝为血海,冲任二脉与足厥阴肝经相通,而隶属于肝。肝主疏泄可调节冲任二脉的生理活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足厥阴经之气调畅,冲任二脉得其所助,则任脉通利,太冲脉盛,月经应时而下,带下分泌正常,妊娠孕育,分娩顺利。若肝失疏泄而致冲任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形成月经、带下、胎产之疾,以及性功能异常和不孕等。
②调节精室:精室为男子藏精之处。男子随肾气充盛而天癸至(促进性成熟并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则精气溢泻,具备了生殖能力。男性精室的开合、精液的藏泄,与肝肾的功能有关。“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协调平衡,则精室开合适度,精液排泄有节,使男子的性与生殖机能正常。若肝之疏泄失常,必致开合疏泄失度。其不及,可见性欲低下、阳痿、精少、不孕等;其太过,则性欲亢奋、阳强、梦遗等。
(1)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
①贮藏血液: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肝内贮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养自身,以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又可以防止出血。因此,肝不藏血,不仅可以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腾太过,而且还可以导致出血。
②调节血量: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量。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也就相应地增加,于是肝脏所贮藏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们在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各部分的活动量减少,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也相应减少,部分血液便归藏于肝。所谓“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因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故肝有“血海”之称。
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血液亏虚。肝血不足,则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可出现血虚失养的病理变化。如自失血养,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发生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2)肝主生血:肝主生血是指肝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肝不仅藏血,而且还能生血。“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素问·六节脏象论》),“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则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张氏医通·诸血门》)。可见,肝参与血液的生成。
肝主疏泄与肝主生血: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温病条辨·卷六》)。肝生血,血足则肝体自充。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通其条达畅茂之性,则无升动之害。疏泄与生血,肝气与肝血,相互为用,动静有常。肝血不足则肝气有余,疏泄太过,而为肝气、肝火、肝风之灾。
肝的生理特性
1.肝喜条达:条达,舒展、条畅、通达之意。抑郁,遏止阻滞。肝为风木之脏,肝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特性,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宛如春天的树木生长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肝主升发是指肝具升发生长,生机不息之性,有启迪诸脏生长化育之功。肝属木,其气通于春,春木内孕生升之机,以春木升发之性而类肝,故称肝主升发,又称肝主升生之气。条达为木之本性,自然界中凡木之属,其生长之势喜舒展、顺畅、畅达,既不压抑又不阻遏而伸其自然之性。肝属木,木性条达,故条达亦为肝之性。肝喜条达是指肝性喜舒展、条畅、畅达,实即肝之气机性喜舒畅、调畅。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气升发、柔和、舒畅,既非抑郁,也不亢奋,以冲和条达为顺。所以,唐容川说:“肝属木,木气冲和发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若肝气升发不及,郁结不舒,就会出现胸胁满闷、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等症状。如肝气升发太过,则见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头痛头胀等症状。肝的这种特性与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
肝气升发条达而无抑遏郁滞,则肝之疏泄功能正常。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是肝喜升发条达之性所决定的。2.肝为刚脏: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其气易逆易亢,其性刚强,故称。刚,刚强暴急之谓。肝脏具有刚强之性,其气急而动,易亢易逆,故被喻为“将军之官”。肝体阴用阳,为风木之脏,其气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也忌过亢。肝为刚脏系由肝体阴用阳之性所致。肝体阴柔,其用阳刚,阴阳和调,刚柔相济,则肝的功能正常。故日:“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神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何病之有”(《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肝脏“体阴”的意义:一、肝属阴脏的范畴,位居膈下,故属阴;二、肝藏阴血:血属阴。肝脏必须依赖阴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肝为刚脏,非柔润不和。
肝脏“用阳”的意义:一、从肝的生理机能来看,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动主升,按阴阳属性言之,则属于阳;二、从肝的病理变化来看,易于阳亢,易于动风。肝病常表现为肝阳上亢和肝风内动,引起眩晕、肢麻、抽搐、震颤、角弓反张等症状。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因而称肝脏“体阴而用阳”。
肝体阴用阳,实际上概括了肝的形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关系,也揭示了肝脏在生理及病理变化上的主要特征。
由于肝脏具有体阴而用阳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上对于肝病的治疗,“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类证治裁·卷之三》)。往往用滋养阴血以益肝或采用凉肝、泻肝等法以抑制肝气肝阳之升动过度。
肝脏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可 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成人肝脏重约1400g(男性1500 g左右,女 性1300g左右)占体重的1/30-1/50。 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并占据上腹的一部分,小部分位于左上腹,卧位时,肝脏 的上界在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通过叩诊便可发现其上界。一般情况下在上腹部 触摸不到肝脏下缘,但有一少部分人肝脏位置下垂,则可于肋缘下触及肝下缘。 在儿童期,肝脏位置较成人略低,肝下缘在肋下1cm--2 cm处,少年期后, 在肋下不易触及。肝脏的位置可随体位及呼吸变化有一定改变,站位和吸气时肝脏 下移1--2 cm,而仰卧位和呼气时则有所上升。 肝脏的邻里关系 肝的邻近脏器有:左叶上面连于膈,与心包和心脏相邻;右叶上面连于膈,与 右胸膜腔和右肺相邻,因此,肝右叶脓肿有时侵蚀膈面而波及右胸膜腔和右肺;右 叶后缘内侧邻近食管;左叶下面接触胃前壁;方叶下接触幽门;右叶下面前边接触 结肠右曲;中部近肝门处邻接十二指肠;后边接触肾和肾上腺。肝脏有病时会影响 这些器官的功能,同样,这些器官的病变也会侵犯肝脏。 肝以肝内血管和肝内裂隙为基础,可分为五叶、四段:即左内叶、左外叶 、右前叶、右后叶及尾叶;左外叶又分为左外叶上、下段,右后叶又分为右后叶上 、下段。肝脏被许多韧带固定于腹腔内,肝脏表面被灰白色的肝包膜包裹着。肝脏 的血液供应3/4来自门静脉,1/4来自肝动脉。门静脉的终支在肝内扩大为静脉窦 ,它是肝小叶内血液流通的管道。肝动脉是来自心脏的动脉血,主要供给氧气,静 脉收集消化道的静脉血,主要供给营养。 认识肝脏 要有效地防治肝病,首先就要对肝脏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要了解肝脏在体内的 位置,知道肝脏是一个什么样的器官,清楚在生命运动中它起哪些作用,以及如何 保护肝脏不被病毒及有害物质侵犯,患了肝病之后如何治疗和调养等。 人体内,除了我们熟知的心脏、肺、胃及肾脏外,还有 一个最大的消化腺- ---肝脏,这些脏器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脏”。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 主要位于右季肋部及上 腹部。我国成年人肝脏的重量:男性为1230?450克,女性为1100?300克,约占 体重 的1/40?/50。 因为肝脏有丰富的血液供应,所以呈棕红色,质软而脆。肝的大部分位于右季 肋部及上腹部,小部分位于左季肋部。肝大部分为肋弓所覆盖,仅在腹上部左、右 肋弓之间露出3?厘米,贴靠腹前壁,所以,正常时在右肋缘下不易触及肝下界,但 在剑突下可触及到2?厘米。如果成人肝上界的位置正常,而在右肋缘可下触到肝脏 ,则 为病理性肝肿大,同时可通过触诊大致判断杆脏肿大的程度。小儿肝脏下界 可低于肋弓。由于肝上面借冠状韧带连于膈,因此呼吸时,肝可随膈的运动而上下 移动,升降可达2?厘米。腹上部以及右季肋区如果受到暴力打击或肋骨骨折时 ,可导致肝脏破裂。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肝是构成网状内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免疫的重要器官,并积极地参与 正常免疫活动,它虽不直接产生抗体,但有大量巨噬细胞,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肝内的巨噬细胞是固定性的,称枯否氏细胞,从肠道来的抗原微粒,大多在肝 内被枯否氏细胞吞噬和清除。和一般巨噬细胞不同,枯否氏细胞不具有增加抗原免 疫原性的能力,相反有消除或减弱抗原性的作用。枯否氏细胞能否噬来自血液循环 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和其他有害物质,以消除这些物质对机体的损害。 枯氏细胞是肝窦中的吞噬细胞,能对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行有效的处理,肝的血 窦是清除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最大场所。肝还能合成多种补体成分,肝功能衰减 时,补体含量明显下降,所以肝脏对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肝脏的化学结构 肝脏是由肝细胞组成,并有丰富的血管网,呈红褐色,质软而脆,易受暴力打 击而破裂,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肝细胞极小,必需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人肝约有 25 亿个肝细胞,5000个肝 细胞组成一个肝小叶,因此人肝的肝小叶总数约有50万个,肝细胞为多角形,直径 约为20~30微 米,有6-8个面,体积约4900平方微米,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大小有差 异,如饥饿时肝细胞体积变大。 每个肝细胞表面可分为窦状隙面、肝细胞面和胆小管面三种。肝细胞里面含有 许许多多复杂的细微结构:如肝细胞核、肝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高 尔基氏体、微粒体及饮液泡等组成。每一种细微结构都有它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 ,这些功能保证了人的生命的存在,保证了人能够活下去。 肝细胞核 它有复制遗传信息的功能。患肝炎时,肝炎病毒侵入肝细胞核内,病毒基因可 以与肝细胞核中DNA相结合(整合)。一旦整合,HBsAg即难以清除,致使HBsAg长 期携带。 线粒体 每个肝细胞有1000-2000个线粒体,其中储有70种以上的酶和辅酶,如谷丙转 氨酶(SGPT或ALT,简称转氨酶)、细胞呼吸酶、三磷酸腺苷等。当饥饿、全身缺 氧、肝炎或胆汁淤积时,线粒体是最早、最敏感的受害者,可极度膨胀引起转氨酶 升高等生化功能紊乱。 内质网 是肝细胞质中呈扁平囊状或泡管状的结构。分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 粗面内质网是肝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基地,并可将一种多余氨基酸转为另一种较 少的氨基酸。肝细胞摄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很快。一般认为,白蛋白是由粗 面内质网膜上的多核蛋白体合成。滑面内质网广泛分布于肝细胞质内,常与粗面内 质网和高尔基氏体相连,三者功能也密切相联。 滑面内质网是粗面内质网的2.5~3.2倍。它的质膜上有许多酶系,如氧化还原 酶系、水解酶系、合成酶系等等。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脂肪代谢、激素代谢、药 物代谢、解毒过程和胆汁合成都是在滑面内质网进行的。此外,肝细胞摄取的许多 有机物都在滑面内质网上进行合成、分解、结合等生物化学反应。 患肝炎时,由于内质网受损,出现白蛋白生成减少,蛋白质代谢异常,致使患 者的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倒置,絮状试验与浊度试验异常。由于纤维 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制造减少,导致出血倾向。由于糖原减少,导致低血糖。由于解 毒功能减弱,导致药物毒副反 应增强。由于在胆红素代谢中,间接胆脸红素变成 直接胆红素 的过程也是在内质网中进行的,因此内质网受损害时发生肝 细胞性黄 疸,致使皮肤、巩膜黄染。 溶酶体 肝细胞中含溶酶体丰富,主要分布于近毛细胆管的肝细胞质内,为单膜包绕的 致密小体,直径0.4微米,内含多种消化水解酶,能分解蛋白质、糖、脂肪、核酸 及磷酸等。还能消化退变衰老的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及其他。异物,从而保持 肝细胞内容的自我更新,被喻为细胞内的 “消化系统”和“清洁工”。阻塞性黄 疽时,溶酶体积极参与胆色素的转移,在肝炎、缺氧、胆固醇增多或肝部分切除时 , 溶酶体明显增多。肝炎病毒可直接损坏溶酶体而导致正常和 邻近肝细胞的溶解 坏死。 高尔基氏体 每个肝细胞大约有50个高尔基氏体,分布 在肝细胞核附近,占细胞质体积的 10%。高尔基氏体与肝细 胞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都有密切关系,如胆汁分泌就与 其密 切相关。又能参与合成胞质膜的糖蛋白和形成初级溶酶体。肝 细胞合成的蛋 白质和脂蛋白,一部分转移到高尔基氏体内储 存加工,再排到窦周间隙。 微粒体 微粒体内的酶主要是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 为防止过氧化氢在细胞内蓄 积。微粒体还能将还原型辅酶氧化。微粒体中还有与酒精的代谢和糖异生的有关酶 类。与 胆固醇代谢也有关。肝癌细胞的微粒体减少。 饮液泡 具有吸收和输送胞内物质的功能。 了解肝脏的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在人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 免疫、热 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 工厂”。 一、 代谢功能: ①糖代谢:饮食中的淀粉和糖类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吸收,肝脏将它合 成肝糖原贮存起来;当机体需要时,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供机体利用 。 ② 蛋白质代谢:肝脏是人体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γ球蛋以外的球蛋白、 酶蛋白及血浆蛋白的生成、维持及调节都要肝脏参与;氨基酸代谢如脱氨基反应、 尿素合成及氨的处理均在肝脏内进行。 ③ 脂肪代谢:脂肪的合成和释放、脂肪酸分解、酮体生成与氧化、胆固醇与 磷脂的合成、脂蛋白合成和运输等均在肝脏内进行。 ④ 维生素代谢:许多维生素如A B C D和K的合成与储存均与肝脏密切相关。 肝脏明显受损时会出现维生素代谢异常。 ⑤ 激素代谢: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当肝功长期损害时可出现性激素失调。 二、胆汁生成和排泄: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 肝脏承担。肝细胞制造、分泌的胆汁,经胆管输送到胆囊,胆囊浓缩后排放入小肠 ,帮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三、解毒作用: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毒素、 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 四、免疫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通过吞噬、隔离和 消除入侵和内生的各种抗原。 五、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肝脏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 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功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 度相平行,临床上常见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功衰竭而致出血甚至死亡。 六、其它:肝脏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如 肝脏损害时对钠、钾、铁、磷、等电解质调节失衡,常见的是水钠在体内潴留,引 起水肿、腹水等。 肝脏做了哪些重要的工作?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在肝脏中发生的化 学反应多达1500种以上。实验证明,动物在完全摘除肝脏后,即使给予相应的治疗 ,最多也只能生存50多个小时。这说明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 器官。肝脏的血流量极为丰富,约占心输出量的1/4。每分钟进入肝脏的血流量为 1000?200毫升。肝脏的主要功能有: ①制造胆汁,帮助脂肪消化。肝功能不好时,胆汁生成排泄出现障碍,食物中的脂 肪消化不良,常引起腹泻和消瘦。 ②储藏和释放糖分。象储水池一样,肝脏随时吸收糠分,用时释放,以维 持血液中的浓度。肝功受损时,人就会感到乏力、疲倦、出冷汗、心慌、气促等不 适。 ③制造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肝脏是生成人体白蛋白的惟一场所,如 果肝脏损伤太重,血液里的白蛋白严重减少,便可发生水肿,危及生命。 ④肝脏可分泌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例如多种凝血因子等。如果损伤肝脏 ,伤口会出血不止,甚至可因内脏大出血而导致死亡。 ⑤解毒作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有些化学物质如酒精、人体新陈 代谢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能通过肝脏解毒后由尿中排出。 此外,肝脏还参与脂肪、维生素、激素的代谢,还有吞噬作用、防御作用 以及调节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产生热量等功能。在胚胎期,肝脏还有造血功能 。 总之,肝脏为维持生命所起的作用之多是别的脏器所不能比拟的。肝脏的 功能受损,会引起全身的不适症状,所以,保护肝脏就是保护生命。 肝脏是怎样进行蛋白代谢的? 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脱氨、转氨一系列加工后 ,合成的蛋白质进入血循环,满足全身及组织器官的需要。肝脏是合成血浆蛋白的 主要场所。肝脏合成的蛋白质种类很多,除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外, 球蛋白和白蛋白也是在肝脏内合成的。血浆蛋白可作为体内各种组织蛋白的更新之 用,所以对维持机体蛋白质代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代谢的脱氨基反应及蛋白质代谢中不断产生的废物氨的处理均在肝 内进行。氨是机体内有严重毒性的物质,肝脏可以把它造成无毒的尿素,从肾脏经 小便排出,达到解毒目的。肝病病人肝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浆蛋白就会减少,同时 血氨会升高。 当肝病到了晚期,肝功能发生了衰竭,丧失了处理氨的能力,即可产生“ 氨中毒”,病人发生肝性昏迷,人事不知,随时有死亡的可能。 肝脏功能受损时,合成白蛋白明显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经常会出现双 下肢可凹陷性浮肿并形成腹水。 肝脏是怎样进行糖代谢的? 肝脏在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发生变化时,会自动调节,以保持血糖浓度正常。 食物中的糖类转变成葡萄糖后,部分在肝内转变成糖原。葡萄糖经小肠粘膜 吸收后,由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而贮存。一般成人肝内约合100 克肝糖原,当身体需要时,肝糖原又可分解为葡萄糖而释放入血,其分解与合成保 持平衡。但这100克肝糖原仅够禁食24小时之用。肝糖原是调节血糖浓度以维持其 稳定性的决定因素。肝脏能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并储存于肝脏内,当劳动、饥饿、 发热时,血糖大量消耗,肝细胞就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维持人体 的体温,供给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肝脏还是一个储存器官,可以把合成为糖原的葡萄糖、维生素和蛋白质等 加以储藏。人体若摄取过量的营养,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肝脏内堆积起来,引起 “脂肪肝”。 肝脏是怎样进行脂肪代谢的? 消化吸收后的一部分脂肪进入肝脏,以后再转变为体脂而贮存。饥饿时,贮存 的体脂可先被运送到肝脏,然后进行分解。在肝内,中性脂肪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 酸,肝脂肪酶又将加速这一反应过程,甘油可通过糖代谢途径被利用,而脂肪酸则 可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肝脏还是体内脂肪酸、胆固醇、磷酯合成的主要器官 之一。脂肪肝就是在脂肪代谢紊乱时,脂肪堆积于肝脏内而形成的疾病。 肝脏还有哪些重要功能? 肝脏除有上述的三大物质代谢功能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 ①维生素代谢:肝脏可贮存脂溶性维生素,人体95%的维生素A都贮存在肝 内,肝脏是维生素C、D、E、K、B1、B6、B12、烟酸、叶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贮存和 代谢的场所。所以,患肝病时应补充多种大量维生素。 (2)激素代谢: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各种激素都保持一定合量,多余的经肝 脏处理失去活性。患有肝病时,可能出现雌激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等灭活障碍 。 ③制造凝血因子:人体共有12种凝血因子,其中4种在肝内合成。肝病时可 引起凝血时间延长及发生出血倾向。 ④防御功能:肝脏是身体中重要的“细菌捉捕站”。肝静脉窦内皮层含有 大量的枯氏细胞,有很强的吞噬能力,门静脉血今99%的细菌经过肝静脉窦时被吞 噬。因此,患肝病时,人体防御能力下降,易造成感染。 流经肝脏的血液是怎样循环的? 肝脏的血液循环十分丰富,它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流入肝脏的血液 1/4来自肝动脉,它主要供给肝脏所需的氧气,另外3/4来自门静脉(由胃、肠、 脾、胰等脏器静脉汇集而成),它把来自消化道的各种营养和有害物质输入肝脏, 经肝脏加工处理后,进入全身循环。门静脉反复分支,发出很多的微静脉,伸入肝 小叶,血流汇入肝窦;肝动脉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其血液也注入肝窦,所以,肝 窦是由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汇合而成的。 肝窦毛细血管壁不完整,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间隙,故通透性较大,血浆 中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均可通过,这对肝细胞功能的发挥十分有利。 肝窦起自肝小叶的周边部,有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末梢分支流注其中,汇集 到肝小叶的中心,返入中央静脉,最后汇合成肝静脉。肝静脉为肝血流出口,肝血 出肝后注入下腔静脉。 肝脏生成的胆汁如何排入肠道?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胆汁是由胆囊制造的,其实不然。胆囊不过是储存胆 汁的“仓库”,“制造商”是肝脏。胆管系统是肝脏向十二指肠排泄胆汁及其他代 谢产物的特殊管道结构系统,分为肝内胆管系统和肝外胆管系统两部分。 肝内胆管系统是起源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至肝门出肝的左右肝胆管之间 的胆管系统,由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和左右肝胆管组成。 肝外胆管是指左右肝胆管开口以下的肝外部分的胆管,包括肝总管、胆囊 管、胆总管。胆汁就是从毛细胆管、细胆管、小叶间胆管流向左右肝胆管,然后流 入肝总管、胆总管,再排到十二指肠。所以,正常情况下,粪便是黄色的。肝脏发 炎时,破坏了肝小叶正常结构,新生的肝细胞排列不整齐,阻塞小胆管,使胆红素 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运行,而大量反流入血。血液中增高的胆红素把眼巩膜和全身皮 肤染成黄色,尿色深如浓茶,医学上称为“黄痘”。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