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是鳢科鳢属淡水鱼类,别称黑鱼、乌鱼、蛇头鱼、雷鱼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见个体2~3千克,最大个体可达上百千克,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来看一看乌鳢是什么鱼吧!
一、鱼种论述
乌鳢是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种,别称黑鱼、乌鱼、蛇头鱼、雷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鲈形目、鳢科、鳢属淡水鱼类,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常见个体2~3千克,最大个体可达上百千克,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形态特征
乌鳢体长,前部呈圆筒形,后部逐渐为侧扁形;头部较长,略扁平;吻短宽而扁,前端钝圆;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眼小,侧上位;体被小圆鳞;背鳍极长,臀鳍较长,胸鳍较宽,腹鳍较小,尾鳍圆形;体背部及体侧暗黑色,腹部颜色较淡,体侧有许多青黑色不规则花斑,背鳍、臀鳍、尾鳍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淡黄色。
三、分布范围
乌鳢的分布极为广泛,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普遍都有分布,海南岛和台湾岛也有分布,尤以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最常见,国外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
四、生活习性
1、底栖性:乌鳢是底栖性鱼类,白天常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很频繁,冬季则聚集在深水区避寒,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压高低、饵物环境等都会改变乌鳢的栖息环境。
2、肉食性:乌鳢是肉食性鱼类,鱼苗摄食轮虫、挠足类、枝角类等,幼鱼捕食水生昆虫幼虫、小鱼、小虾等,成鱼捕食小型鱼类、虾类、蛙类等,在食物匮乏时同类间常自相残杀。
3、广温性:乌鳢是广温性鱼类,最适生存温度16~30℃,生存临界温度0~41℃,气温高于8℃时开始活动,气温低于6℃时停止活动,水温接近0℃时则埋在淤泥或杂草根丛中越冬。
五、物种对比
1、乌鳢:乌鳢别称黑鱼、乌鱼、蛇头鱼等,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底栖性鱼类,平时喜欢栖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小鱼、小虾等游近时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
2、斑鳢:斑鳢别称豺鱼、财鱼、文鱼等,性喜阴暗,昼伏夜出,栖息于水草茂盛的江、河、湖、池塘、沟渠、小溪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地。
3、月鳢:月鳢别称七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等,为广温性鱼类,喜栖居于山区溪流,也生活在江河、沟塘等水体,性凶猛,动作迅速,为动物性杂食鱼类,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
4、南鳢:南鳢别称白边鳢、宽额鳢、大头鱼等,为亚热带鱼类,喜栖居于泥底多水草的水体中,白天隐居,夜间摄食小鱼、小虾、昆虫等,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地。
这是七星鱼。学名叫月鳢,俗称七星鱼、称星鱼、花星鱼、山斑鱼、点秤鱼、中公鱼、才鱼、黑鱼等(各地叫法有所不同)。属硬骨鱼纲、鲈形目、属鳢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月鳢鱼头大、吻短、口宽、鼻管粗,体披中等大的圆鳞,眼中等大、眼间隔宽凸,背、臀鳍基部长,胸、尾鳍圆形。月鳢体型以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月鳢无腹鳍,侧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
月鳢并不是普通的淡水鱼哦,它可是一种珍贵的药用鱼类。它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食品,能养血滋阴益气强身,补心通脉去热补精,并有促进愈合伤口等作用。。在我们南方一些地区,月鳢一般都是作为外伤失血的伤病患者做为滋补食材的。我国自古以来都有月鳢滋补的习俗和传统,具体作用及详情感兴趣的朋友请查阅《本草纲目》《广西壮药宝典》等书籍。
其实月鳢除了味道鲜美,滋补功效之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由于月鳢本身的花纹异常鲜艳夺目,使得它也成为了许多养鱼爱好者苦苦追索的品种,因此价格也是节节攀升。在鱼缸圈里月鳢的地位并不亚于传统的银龙等珍贵品种。在鱼缸圈里还区分出了红月,星月,爆星等不同种类区分,虽然有炒作因素造成,但是也足以说明月鳢在养殖爱好者心目中的地位。
最后作为钓鱼人,当然要说说如何钓月鳢这个问题,其实钓获月鳢的方式跟乌鳢(黑鱼)差不多,都是可以使用路亚或者是一般鱼竿钓获。而使用的饵料也是荤饵为主,小鱼小虾各种昆虫都是可以的。区别是月鳢喜欢先水面的静水区域,很多水坑,沟渠都是理想钓点。小编甚至在水牛蹭出来的水坑里也钓到过月鳢。由此可见月鳢对生存的环境并不挑剔,只要是有水,并且水域复杂易藏匿的地方都是钓月鳢的钓点,例如竹林,树枝堆,杂草丛……
垂钓月鳢推荐的鱼竿尽量以短杆为主,1.5-2米左右就可以了,线组1.0-1.5即可,毕竟月鳢属于小型鱼类,成鱼个体一般不超500克。推荐通线单钩,因为垂钓月鳢的水域环境往往非常复杂,使用单钩就很大程度的避免了挂线跑鱼的尴尬。饵料强烈推荐蟑螂,我们讨厌的小强有股特殊的味道,这个可是对月鳢的致命诱惑。
。
月鳢(Channa asiatica)属鲈形目,攀鲈亚目,鳢科,鳢属。
俗称:广东称:七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点秤鱼、秤星鱼、星光鱼;广西称:星鱼、张公鱼;台湾称:右代。
英文名:Snakehead,Chinafish 。
月鳢的庭院养殖技术:
1 造好鱼池
选择院内或房前屋后的闲地建造,土地或水泥池均可。池形因地而宜,方形、长方形都可。池面积不宜太大,一般为50-60m2;池水深80-100cm,池壁高于水面50cm、或在水面以上用纱窗沿池围栏,其高度为50-100cm,以防月鳢跃出逃走。若建造的是水泥池,四壁要光滑,以防鱼体擦伤;池底还要有20-30cm的泥深。池设进、出水口,装好拦鱼设施。
2 合理投放
放养密度的根据主要是水质和饵料。水活饵丰则多放,否则少放。但一般按每m2 投放3-5cm规格的鱼种30-40尾。并要求放养规格整齐一致,活泼健壮。这样,其个体生长才会均匀,有利提高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若饲养得当,一般在春季投放的当年苗种,养殖到当年底,可长到100g 以上。
3 科学投饵
体长在10cm以下的鱼种,可用螺蚌肉绞成肉糊投喂,若有条件,最好投喂一些活水蚤或水蚯蚓。体长在10cm以上,其摄食能力增强,可改投干杂鱼。投饵应按“四定”原则。即定时:日投两次,上、下午各1次;定量:日投饵量占鱼体的8%-10%;定质:饵料必须新鲜可口,而不能投喂质变发霉或质硬不易消化的饲料,同时,饵料的颗粒大小也要适宜,以利鱼类摄食;定位:固定投饵点,并设置好饵料台,这有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和便于观察并掌握鱼类摄食情况,实施科学投饵。
4 精心管理
月鳢有大鱼吃小鱼的特点,因此,除了前面提到的放养规格要整齐一致外,饲养到一段时间后,便要及时分养,并按不同规格分池养殖。管理上要突出抓好两点:一是要经常保持水质清新;二是要保持适宜深度。同时,用水面的1/3培植水葫芦、水浮莲。这样既利月鳢的栖息避暑,又利净化水质。平时,还要坚持巡塘,做好防旱、防汛、防盗、防逃、防病和防敌害等工作。在防病上,因为月鳢抗痛力较强,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操作,并定期用药做好水体消毒和灭虫,一般少有病害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