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中有礁石的地方,在礁石前部流水因为受到阻碍而形成逆流
/////////////////////////////////////////////////////////////
汤剂治病的效果,除与辨证准确与否、处方是否恰当有关之外,还与药物的煎法密切相关。其中,煎药用水的选择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药汤剂的煎煮,一般多用水作为溶媒(也有其他类的溶媒,如醋、酒等),先将药物浸泡于其中,并通过长时间的煎煮,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地煎出。煎药用水,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实际上,水既是溶媒,也是药物。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许多本草著作里,水都是同时作为药物出现的,不仅如此,而且详列其性味、功用、主治。
历代医家将水分成很多种。如《医学正传》里介绍的就有长流水、急流水、顺流水、逆流水、千里水、半天河水、春雨水、秋露水、雪花水、井花水、新汲水、无根水、菊英水、潦水、甘澜水、月窟水等多种。古人之所以给水这么多名称,实际上是在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下,并结合了不同类型水的性能、功用而最终命名的。在古人看来,水之性并非一成不变,它也会随着季节、地域、环境、人为加工等因素而有所改变。
各种流水
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流水也。因其有速急而达下的特性,所以多用以煎煮通利二便及治疗足胫以下之风药。据说有人病小便不通,很多医生不能治,而张子和只把煎药的水换成急流水,用它来煎取前药,借急流水通下之功而取得奇效,一饮而溲。
顺流水:性顺而下流,与急流水下行之性类同,所以常用来煎取治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利二便的药物。
千里水:即长流水,向东流者又称为东流水。是指水流途经之地长者,多指江水而言。江水从发源地历经千万里,一路顺势而下,流入大海,其性只下不上。《金匾要略》泽漆汤就用东流水煎药,治疗咳嗽上气,取其下行之意。正因其性下行,所以亦可用于煎煮治疗手足四末之病及通利大小便的药物。若没有江水亦可用河水代替,如渭河水。
逆流水:流动过程中回旋倒流的水。古人认为其性逆而倒流,作用多偏于上而不下,所以多用来煎煮发吐痰饮的药物。
半天河水
半天河水就是空树穴或空竹管中的水,总之只要是在竹木的凹陷中而且没有接触到地的水都可以称为上池水,古人认为其具有灵气。传说扁鹊就是喝了上池水之后,才具有了洞见脏腑的超能力,所以才成为神医的。《医学正传》认为其清洁自天而降,没有受到下流污浊之气,所以多用来炼还丹、调仙药。
雨水
雨水,即《内经》所言“天气降为雨”之雨水,但似不包括自然界所降之雪、雹等物。《本草纲目》认为雨水咸、平,无毒。并根据时令的不同分为立春雨水、梅雨水、液雨水。
立春雨水:其性始得春升生发之气,能资始发育万物。多用来煎煮中气不足、清气不升的药物。
液雨水:液时之雨水。立冬后10天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入液、出液间所降的雨称为液雨。古人认为,百虫之所以伏蛰与百虫饮液雨水直接相关,百虫饮液雨水后皆伏蛰,至来年春雷鸣时才起蛰,因此液雨水有使百虫伏蛰之力,所以多用液雨水来煎煮杀虫消积之药,以助药效。
露水
露水,是附着于草木上的小水珠,秋天露水多时,可用盘收集。在古人看来,露水是极具养生价值的无上妙品,所以贤人雅士常采集露水以备用,或用以泡茶,或用以酿酒,或用以疗疾。
《本草纲目》中介绍的露水较多,有百花上露、百草头上秋露、柏叶上露等多种,每种都随物性迁,具有不同的作用。如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而柏叶上露有明目作用。
露水中的秋露水,是在秋天露水多时采集的,此时的露水禀秋之收敛肃杀之气,多用于煎取润肺杀祟的药物。
雪水
《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称其为腊雪(水),可能是因为一般收取腊雪而不收春雪。按我国历法,一般将冬至后第三戊称为腊,腊所在的农历十二月即腊月。依此,则腊雪(水)即农历十二月间降雪(即腊雪)所化的雪水。据《本草纲目》载,腊雪(水)有特别功用:“用水浸五谷种,则耐旱不生虫;洒几席间,则蝇自去,淹藏一切果实,不至蛀蠹。”
对于腊雪(水)的性味,《本草纲目》认为其性甘、凉,无毒,《本草备要》称其性甘、寒。所以腊雪(水)性属阴,为寒凉之品,用来煎煮治疗伤寒火暍的药物。
井泉水
井泉水并不是井水和泉水的合称,而单指井水。清晨时第一次打的水,称为井花水,其天一真精之气浮结于水面,所以用来煎取补阴的药物。还可以用来煎煮治疗痰火、调理气血的药物。《金匾要略》风引汤用井花水煎药,治疗大人风引,少儿惊癎瘛疭等症,取其助药清热之意。
甘澜水
甘澜水,也称为劳水、扬泛水、甘烂水。甘澜水的制备较麻烦,得用勺或瓢等物将盛器中的水扬起千万遍,等盛器中的水出现大量的小水珠时才成。古人认为水本来的性质是咸且重,扬过之后,水的性质就会有所变化,变得甘而轻,因此用这样的水煎药就有着特殊的效果。《医学正传》认为甘澜水可以用于煎煮治疗伤寒阴证的药物。《金匮要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之症,就是一个伤寒阴证——阳虚饮动。此方用甘澜水煎药,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之意。
另《灵枢·邪客》“半夏秫米汤”治疗阳盛于外,阴虚于内,阳不入阴的目不瞑证,用甘澜水煎药,则是取其调和阴阳之意。
潦水
《本草纲目·水部》:“降注雨水谓之潦,又淫雨为潦。”即大雨或久雨后路上的流水或低洼处所积的雨水。称其是煎调脾胃去湿热之药。《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之症,煎药用潦水,取其味薄而不助湿气利热气之意。
《医学正传》中的潦水,又名无根水,指山谷中无人迹去处,新土科凹中所存的水,因其性不动摇而有土气内存,所以多用于煎煮补益中气、调理脾胃的药物。
百沸汤
百沸汤又名热汤、太和汤、麻沸汤,指烧开的热水,以煮沸百次者为佳,故称。
《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之症,用麻沸汤渍三黄,取其气薄而泄虚热之意。另外《伤寒论》中治疗热痞兼阳虚的附子泻心汤也用麻沸汤渍三黄,其用意与前者相类。
实际上,古人用于煎药的水决不限于上述这几种,还有很多未论及,如泉水、浆水、节气水等等。这些水可能都有特别的作用,但其详细机理尚未阐明。古人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给出了
导语:腊月,腊肉,腊八节这里面腊八节的腊字怎么解释,你知道吗?腊八节为什么叫腊八节,而不叫别的什么名字呢?想要了解这些问题还要从远古时候说起,在旧俗中冬至之后的第三个戊日正好是腊月初八为腊日举行腊祭,腊从肉旁直白来说就是用肉冬祭,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固定为腊月初八,腊八节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腊八节为什么叫腊八节 腊八节的腊字怎么解释
按古书记载,“腊”,古时也称“蜡”。“腊”、“蜡”、“猎”三字,指古代人们去野外猎取禽兽,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仪式,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谓之“腊祭”。因为这种祭礼是在岁终之月举行,人们就把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之义,含义有三:一日“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之意(《隋书·礼仪志》):二日“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以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日“猎者,逐疫迎春”(《荆楚岁时记》)。这种“腊祭”据说在神农时代就开始了,夏、商、周时代的王都很重视这一祭祀,届时都要杀鸡宰羊以祭百神和祖先,希望天地祖宗保佑来年丰收。但是,“腊祭”之日并不固定,有时在十二月初,有时在十二月底。到了汉武帝统一行夏历以后,才把“腊祭”固定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正好第一年的第三个戊日是腊月初八,人们便把这一天订为“腊祭”之日,称为“腊八节”。
所以要说腊八节,就得先说腊。远古时代的人们获得食物的来源主要依靠原始农业和渔猎。后来,我国发展成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文明古国,人们一切的生活习俗、活动安排都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年终岁末,农田的作物都已收割入仓,田里也没有多少活计。每到这个时候,闲下来的人们便组织起来到野外去狩猎,用猎取来的禽兽和收获的农作物敬报百神,祭祀祖先,这叫“腊祭”。人们感谢上天神灵赐予的农业果实,感谢祖先对生产生活的佑护,并以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人畜健壮,兴旺发达。这些隆重的猎祭盛典大都安排在农闲的农历十二月进行。因此,我国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就俗称“腊月”。到了秦汉时期,腊祭活动就基本上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了。南北朝时介绍岁时节日的书枟荆楚岁时记枠就说“十二月初八为腊日”。
腊日习俗
腊日酿制腊酒糟,蒸碾腊米,贮藏腊水、腊雪,收藏腊脂油、柞腊油,合腊药,做面糊。
医家收取井水,制作各种丸药,并酿药酒。
做腊食
旧俗中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此时气候极其寒冷,河水纯净,百虫伏藏,民间多在此时煮藏食物,为求其久贮不坏,必用“腊”字命名。极腊水,用袜米酿酒,称作腊酒。酿制的酒糟、所做之醋,名为腊脚。北京有腊八醋,在腊日用小坛罐盛醋,剥蒜,浸泡在醋中,将坛口封严,除夕打开即可食用,蒜全变绿,味道微酸,口感颇佳,醋则具有辣味。
猪的脂肪,在这种极冷之日,熬成板油存放起来,可终年不坏。夏季用以做菜,对脾胃最为有益。
将上好的米放人锅中蒸,直至蒸透,然后摊铺在芦席上,冷透后硒干.贮藏在瓷缸中,放在干燥之处,可以存放十多年不坏。年老体弱及有病的人,用腊米煮饭吃,则可健脾开胃夏季煮食,又能预防痢疾等病。
过去的人常常计算出一年所要吃的米量,在腊月中春好,藏放到第二年,蒸后再食用,便可整年不坏。北方称为腊米,南方人则称之为春米,又叫腊打。病人喝腊米汤,颇为可口。腊米必在冬季春好的原因,大概是冬季米粒致密,折耗少,而立春之后,米粒间则有蒸汽,米不坚实而易碎。
宋元年间,江南百姓,都将腊米贮藏在瓦完中。南宋范成大《冬春行》道:‘.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春年米计。君呼步雄满门庭,连柞成风雷动地。筛匀箕健无牺糠,百解只费三日忙。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篱辉日雪生光。土仓瓦完分盖藏,不蠢不腐常新香。”到了明代,多贮放在稻草搭建的粮囤里。
腊雪水
雪,即洗,可洗除各种害虫及有害气体。世间的花多为五瓣,而唯独雪花六瓣,为阴性之物。腊月雪,称之为腊雪,也叫作瑞雪,能杀死害虫虫卵,使来年庄稼获得丰收。有谚语道:“腊雪是个被,春雪是个鬼。”如果腊日前后下三场大雪,俗称为三白,对庄稼蔬菜的生长大有好处。
下雪之时,将雪贮存在雄里,密封后放在阴凉处,多年也不变质,俗称腊雪水.用来浸泡五谷种子,可使之耐寒、不生虫。据说将腊雪水洒在几案、床席上,则不招苍蝇。用它浸藏各种水果食物,都不易生虫。
冬至日的河水、井水,宜于浸制滋补五脏及治疗痰火积聚的各种丸药,还可煮酿药酒,功用与雪水相同。
榨腊油
榨取菜籽油(即清油),是为腊油。将腊油收藏起来,来年育蚕时在蚕室点灯,各种昆虫皆远而避之。妇女用它搽头发,能使头发乌黑而有光泽,且不生虱子。
中医著作——《饮食须知》作者:贾铭(元 公元1271年~1368年)<卷一>摘要:
1、天雨水
味甘淡,性冷。豪雨不可用,淫雨及降注雨谓之潦水,味甘薄。
2、立春节雨水
性有春升始生之气。妇人不生育者,是日夫妇宜各饮一杯,可易得孕。取其发育万物之义也。
3、梅雨水
味甘性平。芒种后逢壬为入梅,小暑后逢壬为出梅,须淬入火炭解毒。此水……人受其气生病,物受其气生霉,忌用造酒醋。
4、液雨水
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百虫饮此皆伏蛰,宜制杀虫药饵,又谓之药雨。
5、腊雪水
味甘性冷。冬至后第三戊为腊,密封阴处,数年不坏。用此水浸五谷种,则耐旱不生虫……淹藏一切果食永不虫蛀。春雪……不堪用……
6、冰
味甘性大寒。……暑月食之,不过临时爽快,入腹令寒热相激,久必致病。
7、露水
味甘性凉。百花草上露皆堪用。秋露取之造酒,名秋露白,香冽最佳。
8、冬霜
味甘性寒。收时用鸡羽扫入瓶中,密封阴处,久留不坏。
9、冰雹水
味咸性冷,有毒。人食冰雹,必患瘟疫风癫之证。
10、井水
味有甘、淡、咸之异,性凉。凡井水远从地脉来者,为上。如城市人家稠密,沟渠污水杂入井中者,不可用。
11、节气水
一年二十四节气,一节主半月。水之气味随之变迁,天地气候相感,非疆域之分限。……
12、山岩泉水
味甘性寒。凡有黑土毒石恶草在上者勿用。
13、乳穴水
味甘性温。……山有玉而草木润,近山人多寿……
14、温泉
味辛性热。不可饮,下有硫黄作气,浴之袭人肌肤。……慎之。
15、海水
性凉,秋冬味咸,春夏味淡。……凡六畜饮一合即死,人饮亦然。
16、地浆
掘地作坎,以新汲水沃搅令浊,少顷澄清。服之解中毒烦闷,及一切鱼肉果菜菌毒。
17、诸水有毒:
……
水中有赤脉不可断,井中沸溢不可饮,……古井、眢井不可入,有毒杀人,……
阴地流泉有毒,二八月行人饮之,成瘴疟,损脚力。
泽中停水……误饮成瘕。沙河中水,欲之令人喑。
两山夹水,其人多瘿。流水有声,其人多瘦。……
盛暑浴冷水,令伤寒病。汗后入冷水,令人骨痹。产后当风洗浴,发 病,多死。酒中饮冷水,令手战。酒后饮冷茶汤,成酒癖。饮水便睡,成水癖。夏月远行,勿以冷水洗足。冬月远行,勿以热水濯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