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间采摘将成熟的绿色果实(青梅),按大小分开,分别炕焙,火力不宜过大,温度保持在40℃左右。当梅子焙至六成干时,须上下翻动(勿翻破表皮),使其干燥均匀。一般炕焙2~3昼夜,至果肉呈黄褐色起皱皮为度,焙后再焖2~3天,待变成黑色即成。
干燥果实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凹凸不平。有的外皮已破碎,核露于外。果实一端有明显的凹陷(即果柄脱落处),果肉质柔软。核坚硬,棕黄色,内含淡黄色种仁1粒,形状及气味极似杏仁。气特异,味极酸。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主产四川、浙江、福建、湖南、贵州。此外,广东、湖北、云南、陕西、安徽、江苏、广西、江西、河南等地亦产。
炮制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乌梅肉:取净乌梅微淋清水湿润,使肉绵软,略晾,敲碎,剥取净肉即成。或置蒸笼内蒸至极烂,放箩内揉擦,去核,取肉,晒干。乌梅炭:取净乌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出现焦枯斑点为度,喷水焙干,取出放凉。
【性味】酸,温。
【功用主治】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①《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②《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③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④孟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⑤《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⑥《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⑦《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⑧《用药心法》:"收肺气。"
⑨《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⑩《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宜忌】有实邪者忌服。
①孟诜:"多食损齿,"
②《日华子本草》:"多啖伤骨,蚀脾胃,令人发热。"
③《本草经疏》:"不宜多食,齿痛及病当发散者咸忌之。"
④《药品化义》:"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膈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
⑤《得配本草》:"疟痢初起者禁用。"
【选方】①治久咳不已: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纲目》)
②治久痢不止,肠垢已出:乌梅肉二十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服。(《肘后方》)
③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黄连一升,乌梅二十枚(炙燥)。并得捣末,蜡如棋子大,蜜一升,合于微火上,令可丸,丸如梧子大。一服二丸,日三。(《补缺肘后方》,即《圣惠方》乌梅丸)
④治痢兼渴:麦门冬三两(去心),乌梅二大枚。上二味,以水一大升煮取强半,绞去滓,待冷,细细咽之,即定,仍含之。(孟诜(必效方》)
⑤治便痢脓血:乌梅一两,去核,烧过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圣济总录》)
⑥治大便下血不止:乌梅三两(烧存性),为末,用好醋打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济生方》)
⑦治小便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下。(《纲目》)
⑧治妇人血崩:乌梅烧灰,为末,以乌梅汤调下。(《妇人良方》)
⑨治消渴,止烦闷:乌梅肉二两(微炒),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煎取一盏,去滓,入豉二百粒,煎至半盏,去滓,临卧时服。(《简要济众方》)
⑩治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胸中烦痛:乌梅十四个,辣五合。水一升,煎取一半服,吐之。(《梅师集验方》)
⑾治伤寒蛔厥及久痢: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乌梅丸)
⑿治蛔虫上行口鼻:乌梅肉噙之,或煎汤饮自下。(《日用本草》)
⒀治伤寒下部生匿疮:乌梅肉二两,炒令燥,捣细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石榴根皮汤下十丸。(《圣惠方》)
⒁治劳疟劣弱者:乌梅十四枚,豆豉二合,桃、柳枝各一虎口握,甘草三寸长,生姜一块。以童子小便二升,煎七合,温服。(《本草图经》)
⒂治一切疮肉出:乌梅烧为灰,杵末敷上,恶肉立尽。(《刘涓子鬼遗方》)
⒃治咽喉肿痛:乌梅一两,双花二两,雄黄四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一钱。一次一丸,含化徐徐咽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⒄治化脓性指头炎:乌梅肉加适量的食醋研烂,或用乌梅二份,凡士林一份,制成乌梅软膏外敷,每日上药一次。此方对脉管炎所引起的指(趾)头溃疡也有效。(《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⒅治小儿头疮,积年不差:乌梅肉,烧灰细研,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乌梅18克压碎,配合香附12克,加水150毫升文火煎熬,俟药液浓缩至50毫升时过滤,早晚分2次服。治疗50人,治愈48人。服药后大便恢复正常最短1天,最长5天;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症都在1~3天内消失;服药最短者2天,最长6天。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性反应,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对个别病人加大剂量(乌梅、香附各1两)可以缩短疗程。
②治疗钩虫病
取乌梅0.5~1两,加水500毫升,煎成120毫升,早晨空腹1次服完;二煎在午餐前1次服下。或用乌梅去核,文火焙干研末,水泛为丸,每服1~2钱,每日3次,食前服。治疗20例,服药天数最少5天,最多23天,14例大便检查钩虫卵阴性,6例阳性。据临床观察,乌梅煎剂疗效似高于丸剂。
③治疗牛皮癣
取乌梅5斤水煎,去核浓缩成膏约1斤,每服半汤匙(约3钱),每日3次,治疗12例,服药12~37天不等,基本治愈5例,显著好转4例。
④其他
乌梅对胆囊有收缩作用,能促进胆汁排泄,其复方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
酸梅汤 材料:干乌梅(半斤)、山楂(半斤)、桂花(一两)、甘草(一两)、冰片糖或者红糖。
1、从干货市场买回家的干乌梅和山楂必须先加水泡开。
2、连同少量的桂花和甘草将泡开的乌梅和山楂用纱布包起来。
3、在大锅里注满水,放入纱布包,大火烧开。
4、煮沸后,加入适量的冰片糖或者可以起到染色作用的红糖。5、小火熬煮6到7小时,在水大约被熬去一半的时候,酸梅汤也就做成了。
【饮用须知】
1、做好的酸梅汤一次喝不完,可以在冰箱里放几天。但在常温下,酸梅汤是很容易变质的,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就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喝了。
2、加入甘草的酸梅汤会有涩涩的后味,饮用时放些冰块可以减轻涩味。
3、新手做出来的酸梅汤,很可能太浓或者太淡,火候和水的比例只有靠多琢磨多尝试了!
几乎所有药店都买得到的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你真的吃对了吗?
说到理中丸,大家可能会很自然想到调脾胃,尤其是脾胃虚寒,怕吃凉的,耐热不耐凉,食欲差,肚子凉喜温的,大便拉稀、拉肚子,那咱们可能就很大概率会用上理中丸。
但也有人反映,我也有类似的情况,怎么用了不见效果,甚至有的反而加重呢?
不说别的,症状之所以会加重,一般就是你用错了。
下面咱们就来给大家拆解一下理中丸这个方子,看看它到底可以怎么用,该怎么用,哪些人适合用,哪些人不适合。
理中丸,是《伤寒论》里的方子,方子很小,只有四味药,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应该说, 理中丸是个温里剂,适合太阴里寒的情况 。
什么是太阴里寒?我们来看看太阴里寒会出现的症状:吃了食物不消化,稍微吃点生冷的、凉的肚子就不舒服,肚子疼、胃痛了,腹胀腹满,呕吐,肚子发硬,拉肚子、大便稀、尿频等。一般来说不渴,不怎么想喝水,饮水量不多,如果要喝水,多喝温热水。
有的人可能会有手脚凉、小肚子摸起来凉、怕冷的症状,这是因为里位有寒,人体的恒温机制被打乱,津液输布出表少,体表温煦不够引起的。
当然,我们也要关注到太阴里寒是很容易出现水饮的问题。
因为里寒,津液缺乏推动能量,那津液就容易停留不流通变成水饮,水饮往下跑,表现出尿频、便稀。水饮往上跑,就可以表现出呕吐,不想喝水。
那么碰到太阴里寒的这种情况,《伤寒论》里讲「 其脏有寒 」,就是里位有寒,那要「 当温之 」,用温里的方法,来驱除这个里位的寒,张仲景就用了理中汤。
也有用理中丸的,丸剂起到一个缓治的作用,比较适合上焦有寒,或者你呕吐泄泻很厉害的时候,吃汤药一下子就吐掉或者拉出去了,就用丸药方便些。
理中汤(或者丸剂)在《伤寒论》里有三种用途。
第一种是霍乱吐利 。古人说的「霍乱」不是今天的传染病,就是指这种又呕吐又拉肚子,上吐下泻的症状,叫做霍乱。
第二种是下利不欲食 ,就是拉肚子,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里寒影响到消化的问题了。
第三种是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 ,唾液增多,频吐之,唾液清稀, 胸上有寒 ,可见胸痹心痛,这个是上焦有寒,还可伴有食欲不佳、吃得少、腹痛、腹胀、便稀、尿频等或然症。
这些情况其 共同点都是有里寒的问题,还伴有胃虚 。
反而言之,如果你不是有里寒胃虚的情况,是阳明里热,表现出不怕冷反怕热,口渴喜凉、口臭、腹胀、大便难、便秘等症,或者是寒热夹杂,上火,口臭口苦,长痘痘,心烦,也可以出现呕吐、肚子痛、大便稀等症,像是这些情况可能就不适合了,大家遇到要注意区别。
然后,我们再来拆解一下理中汤这个方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理中汤用 人参 ,是因为出现了「食不消」的问题,出现了胃虚,那用人参调中补津液。(《伤寒论》里如何用人参,也是很有讲究的)
然后还用到了 白术 。《伤寒论》里的白术是生白术,性味苦温,能温里,能燥湿,能去里位的寒饮,处理这个霍乱吐下不止,寒饮引起的下利、呕吐、胸上有寒等。
白术还可以帮助消化,主要是针对这个水饮影响的食欲不佳、吃东西不消化,白术去掉水饮后,消化就会变好。
相比生姜辛散偏表, 干姜 则温里偏里,多用于里寒。能温中止血,还可以用于里位的出血。
甘草和干姜则组成了 甘草干姜汤 ,温里补津液,可用于肺痿偏寒,肺中冷的问题。有句话叫「温里宜四逆辈」,那这个甘草干姜汤、今天说的理中汤,还有比较有名的四逆汤,就都属于四逆辈这一类的方子。
甘草干姜汤看似两味药,一个小方子,但其实上、中、下焦的虚寒,都可以考虑用,如上焦有寒多出现吐涎沫、喜唾,还可以出现胸痹心痛等症;中焦有寒多可见如耐热不耐凉、大便秘或者稀等症;下焦有寒可以见尿频、小便清长、脚挛急、或者是生殖系统的一些问题。 如此一推,其实它能治疗的症状非常广泛,关键是要抓住其方证特点。
话说回来,那也有些人用的不是理中丸,加了一味药附子,用了附子理中丸。那为什么加附子呢?
附子适用于虚而兼有寒邪、冷痛或者是下利、里寒的情况。它可以温里,用于太阴里寒,和干姜一块温里,比如四逆汤,治疗太阴病。那它还可以治表位的寒邪,比如桂枝加附子汤。
所以后世用的 理中丸加附子是为了加强驱除里位寒湿邪气的作用 ,而不是说补阳气,增加脾胃阳气,这么说是不对的。
小小的一个理中丸,很多人认为它是健运脾胃的,多用于脾胃虚寒,怕吃凉的、拉肚子等症,但其实辨证对了,它还可以用于治疗鼻炎、治疗胸痹心痛、治疗心下痞硬、治疗慢性肠炎......
经方的依证治之,有说不出的魅力。
包括我们调理脾胃常见到的四逆散、桂枝汤、小建中汤、泻心汤类方、乌梅丸......究竟怎么用?如何分辨自己属于哪种情况用哪个方子?
一个是要锻炼自己的辨证功夫,知常达变;另外一个是要熟悉《伤寒论》里的方子,知道其药法、方证、应用病症、推荐用量、临床加减变化等,举一反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