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节气正好在“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气温最高,很多地区气温都在35度以上。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要特别注意预防中暑。中暑是指在天气炎热、湿度大、无风的环境下,由于中枢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汗腺衰竭、水电解质过度流失而引起的具有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死亡率为20%~70%,50岁以上患者占80%。轻度中暑可引起头晕、胸闷、心悸、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症状。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会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症状。那么三伏天来了除了中暑之外,还需要避免什么毛病?
1,急性胃肠炎。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食物容易变质,很多人贪吃冷饮、水果、饭菜等。直接从冰箱中取出。夏季成为急性胃肠炎的高峰期。急性胃肠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急性胃肠道疾病,表现为明显的饮食不当史,发病突然,恢复迅速,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多数患者先出现恶心呕吐;其次是腹泻,每天3 ~ 5次甚至几十次,大便多为水样、暗黄色或绿色,气味难闻,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2,失眠。进入三伏天,天气越来越热。闷热的天气容易让人感到烦躁。很多人晚上睡不好,甚至失眠,白天也没精打采。据专家介绍,失眠会引起疲劳、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头痛、四肢无力、眼睛肿痛等症状,使全身处于亚健康状态。
3,真菌性皮肤病。三伏天潮湿的气候有利于各种真菌和细菌的繁殖和生长。此外,在夏天,人们容易出汗和弄湿皮肤。如果不及时清洗并保持干燥,真菌会侵入我们的皮肤,引起脚气。如足癣、手癣等。此外,许多年轻男性在夏天容易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大量出汗有关。出汗后不及时冲洗,真菌会在皮肤上大量繁殖,形成丘疹、水泡、鳞屑等,对皮肤造成伤害。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提问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