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
青少年的神经系统逐渐成熟,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越来越强。 他们相信自己可以独立,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父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或过分放纵,导致孩子反抗或要求过高。
2、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大
无法适应日常生活的压力。不良同伴关系的影响。学习氛围的影响,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指导方式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家庭变故导致孩子充满敌意。
如何与叛逆的孩子沟通?1、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首先,家长要降低自己的价值,多和孩子交流,多倾听孩子自己的真实想法,多把孩子当朋友来理解。 只会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其次,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 成绩好不代表其他方面好,成绩差不代表其他方面不好。 你必须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您可以尝试扩大优势并缩小优势。 从缺点看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
2、不要总是否定孩子
支持和鼓励孩子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于不成熟的想法,用不同的方式委婉地交流。父母要学会放手,就像捧水一样。 抓得越紧,水流得越快,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完整的人格。 父母不应该过多干涉孩子的想法和决定。 只有放下,孩子才能健康、健康地成长。 父母不能一直陪着孩子,孩子总是要面对自己的生活。
3、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以身作则教育孩子。 孩子们在不断地发展和成长。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家长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这门学科,才能科学地培养孩子。
1、心理学上认为:大部分的人都是有两个叛逆的时期,3-5岁是第一个,10-20岁是第二个。经过观察,我发现有些人的一生都有叛逆行为。
2、叛逆期也是成长过渡期,这一时期的孩子会在行为的认知、生理和心理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叛逆较重的孩子为了维护自尊,会以直面、强硬的态度或其它不恰当的方式要求对方迎合自己。通常表现为多疑易怒、偏执、不合群、意志衰退、学习被动、挑战权威和制度等等。
3、青春期叛逆的表现程度也各有不同,有些孩子生活环境比较和谐,表现就不明显;有些孩子生活充满压抑,反抗的力度也就会大些。
4、所以,叛逆期并不等于孩子在这个时期就一定问题多多,而且不是所有叛逆行为都错。适当的叛逆心理有助于成长。
孩子的青春期,是不少家长头大的阶段,觉得孩子突然变得不再乖巧,不听父母的话,不多和你说话,多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和你对抗。同样,这一时期对孩子来说,也面临着众多挑战。 12~16岁是孩子心理上的断乳期 ,随着他们学识的增加,阅历的增长,内心世界也变得丰富起来,而且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希望父母像照顾孩子一样对待自己,希望父母和周围人把他们当做成人看待,更希望自己有能力去 探索 外面的世界。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独立,却又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而是更需要父母的帮助和理解。
对父母来讲,很多父母依然把他们当做小孩子看待,依旧无微不至的照顾,想知道孩子的一切,然而这样的照顾反而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更加逆反。
为何有些孩子青春期特别叛逆,有些孩子却没有大的变化?一方面和孩子本身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受小时候打造的根基影响。
从孩子的先天性格来说,有些孩子先天细腻、敏感,重感受,却有点不自信。他人的一句赞美可以开心半天,同样,一句批评也可以难受很久。这样的孩子,家庭环境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父母对他的评价直接影响了他对自我的认知,家庭环境也是同样深深的影响到他。如果父母不在意孩子的感受,不以欣赏、赞美的眼光来看待孩子,虽然父母爱着孩子,他要什么给什么,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他好好学习就行。那么,这样的爱,这样的相处模式,孩子跟家、跟父母有好的连接吗?
而有的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不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父母用上面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他们可能并不在意,父母对他的感受也不太高,他有自己的方向,会管理好自己。所以在青春期到来的时候,有些乖巧的孩子反而变得叛逆,有些孩子却与之前并无多大差别。
性格是一方面的影响,影响孩子最大的还是在与家庭的连接上,无论是哪种孩子, 只有当他跟家产生一个好的连接时,他们的成长才会更加的顺利。
我们先来看一组公式
先天好+后天好=更好
先天不好+后天好=好
先天好+后天不好=不好
先天不好+后天不好=很不好
我们可以看到,后天环境对一个人影响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 社会 环境,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中最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一个人良好的心理发展,将是一个人终生心理 健康 的基础 。要让孩子心理 健康 的发展,离不开父母的引导,更离不开生活的践行。
我碰到过这么一个女孩子,初三,开始旷课、离家出走,回到家也是黑白颠倒,白天睡觉,晚上出走,拒绝和父母沟通。父母焦急万分,各种方法都用上了,都没有起到作用。最后孩子扔了一句:早干嘛去了!现在要你们管!
妈妈无言以对,更是后悔不已。之前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没有很好的引导孩子,没有重视孩子,甚至还会动不动发脾气,更别说去欣赏、赞美、肯定孩子、去重视孩子的感受。而这个女孩子就是那种心思细腻、非常重感受的那一类,在之前的生活中感受不到父母带给他的爱,感受不到家的温馨,接收不到父母的肯定,而这一切都是她在意的。在此之前还一直被父母、家人认为是个乖乖女,却没有想到做出了旷课、离家出走,甚至抽烟这样子的举动,这无疑像是一颗炸弹,丢进了这个家中。
而不少父母觉得自己从小就注重教育,也很爱孩子,尊重孩子,孩子也过得很快乐。小时候很乖,可是到了青春期为什么还是那么叛逆呢?
孩子在成长,我们父母也需要成长。
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再是之前的小娃娃,一切都依赖父母。 他们更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主张自己的权利和见解,建立自己的边界,学着像一个大人一样去看待这个世界,更希望父母能够平等的看待自己 。而作为父母,无论孩子多大,总是把他当做孩子。那么,这里就难免产生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试想一下,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能力父母想知道孩子的一切,想孩子还是小时候那样,事事都向父母吐露心声,甚至恨不得自己是台透视机,能洞察孩子的一切,孩子觉得自己需要空间,需要有自己的隐私,希望父母尊重自己。
这个过程中,有些父母会觉得自己瞬间失去了掌控权,觉得孩子不再听自己了,很是失落。
孩子慢慢长大,做父母的就是一个放手过程。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学习,生活和学习是一体的。我们人是在生活中学会生活,是在成长中学会成长。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他不仅仅是希望父母把他当成大人一样看待,希望自己有自主权,能决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如果父母总是担心孩子,怕他这个不会做,那个做不好,那么孩子如何学会生活,孩子的成就感来自于哪里?生活参与感在哪里?这一时期的孩子还愿意被乖乖地束缚吗?
做父母的首先要 理解孩子 ,理解他们青春期的特性。青春期的孩子,要的是一种独立的感觉。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如独立外出,提前订好安全协议),相信孩子。这一时期也是他们扩展边界的关键时期。
第二、多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以及被理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孩子学会了担当。
第三、多共情,少唠叨 。青春期孩子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耐心敏感、情绪起伏大,很容易因一点小事而影响心情。当孩子心情不好时,不指责,少唠叨,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鼓励孩子去面对问题。
第五、和孩子做朋友,保持坦诚的沟通 。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人看待,做孩子的朋友,敞开心扉地跟孩子聊天,而不是以父母的权威高高在上。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 尊重和理解 。当孩子感受到是被尊重的,被接纳的,孩子的内心也会更加阳光,更顺利地度过青春期,迎接成人期的到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