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 气孔开闭会影响CO2的进出,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3. 伸长区
4. 都具有胚(胚根,胚芽,胚轴),有种皮包被,都在合适的条件下能生长成为完整植株。菜豆是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玉米是单子叶植物,此题主要回答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相同之处。
5.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组织。它有很强的抗压、抗张和抗曲挠的能力,植物能有一定的硬度,枝干能挺立,树叶能平展,能经受狂风暴雨及其他外力的侵袭,都与这种组织的存在有关。
6.不会
7.内外表皮都可以,内表皮无色,质壁分离不好观察,所以需要染色。如果用外表皮(紫的)可以不用染色,我们做的时候用外表皮来著……但是洋葱的内表皮比外表皮薄,好实验,能更清楚的看到洋葱细胞。
8. 感受器:韧带 效应器:大腿肌
9. 轴突单根,很长。树突围绕在细胞主体周围,短而多。
10. 心脏后方有肺静脉。知道前后就可判断左右,还可以用手捏,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因为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左心室上面是左心房。左心室右边是右心室,右心室上面是右心房。
11. 是的~
12. 生物节律又称节律行为,指动物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期性现象。不同种类的生物有各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生物体内与环境周期性变化相对应的周期性变动,称为生物节律。
生理学释义:研究有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学等。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一门学科。
发展历史
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生理学始于17世纪。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表了有关血液循环的名著《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一书,这是历史上首次以实验证明了人和高等动物血液是从左心室输出,通过体循环动脉而流向全身组织,然后汇集于静脉而回到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而入左心房。这样,心脏便成为血液循环的中心。
但哈维当时由于工具的限制,动脉与静脉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还只能依靠臆测,认为动脉血是穿过组织的孔隙而通向静脉。直至1661年意大利组织学家马尔皮基应用简单的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之后,血液循环的全部路径才搞清楚,并确立了循环生理的基本规律。
17世纪
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首先将反射概念应用于生理学,认为动物的每一活动都是对外界刺激的必要反应,刺激与反应之间有固定的神经联系,他称这一连串的活动为反射。反射概念直至19世纪初期由于脊髓背根司感觉和腹根司运动的发现,才获得结构与功能的依据。这一概念为后来神经系统活动规律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18世纪
在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发现氧气和燃烧原理,指出呼吸过程同燃烧一样,都要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为机体新陈代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意大利物理学家伽伐尼发现动物肌肉收缩时能够产生电流,于是开始了生物电学这一新的生理研究领域。
19世纪
19世纪,生理学开始进入全盛时期。首先应提到法国的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他在生理学的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并作出卓越贡献,特别重要的是他提出的内环境概念已成为生理学中的一个指导性理论。他指出血浆和其他细胞外液乃是动物机体的内环境,是全身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理化因素如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的恒定是保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德国的路德维希所创造的记纹器,长期以来成为生理学实验室的必备仪器,他对血液循环的神经调节作出重要贡献,对肾脏的泌尿生理提出有价值的设想。和他同时代的德国海登海因除了对肾脏泌尿生理提出不同的设想外,还首次运用了慢性的小胃制备法以研究胃液分泌的机制,被称为海氏小胃;这小胃制备法后来经俄国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改良成为巴氏小胃,从而分别证明了胃液分泌的调节既有体液机制又有神经机制,他们都对消化生理作出不朽的贡献。
德国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亥姆霍兹除运用他的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对于视觉和听觉生理作出杰出的贡献外,还创造了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简单而相当准确的方法,为后人所称道。
20世纪前半期
20世纪前半期,生理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903年英国的谢灵顿出版了他的名著《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对于脊髓反射的规律进行了长期而精密的研究,为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与此同时,巴甫洛夫从消化液分泌机制的研究转到以唾液分泌为客观指标对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规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著名的条件反射概念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美国的坎农在长期研究自主神经系统生理的基础上,于1929年提出著名的稳态概念,进一步发展了贝尔纳的内环境恒定的理论,认为内环境理化因素之所以能够在狭小范围内波动而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有赖于自主神经系统和有关的某些内分泌激素的经常性调节。
20世纪40年代
坎农的稳态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控制论的结合,乃广泛地认识到机体各个部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活动,都依靠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些调节机制都具有负反馈作用。从此以后,控制论、系统分析和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新观念新技术的引进,使得生理学在定量研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出现应用系统论方法、计算机数学建模等研究的数学生理学与系统生理学这一新边缘学科。
20世纪20年
中国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发展。 1926年在生理学家林可胜的倡议下,成立中国生理学会翌年创刊《中国生理学杂志》,新中国成立后,改称《生理学报》。中国生理学家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很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
开口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右房室口。
右心室:右房室口。
左心房:四个肺静脉口,左房室口。
左心室:左房室口,主动脉口。
2、结构
右心房:梳状肌,卵圆窝,下腔静脉瓣,冠状窦瓣。
右心室: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肺动脉瓣
左心房:梳状肌、静脉口环形肌。
左心室:二尖瓣复合体(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主动脉瓣。
扩展资料
右心房推动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位于胸腔内,在左右两肺之间,周围有心包。内有两个心房,中间为房间隔,两个心室,中间为室间隔。左房室口有二尖瓣,右房室口有三尖瓣,使血液呈单向流动。
由于心肌节律性收缩,使静脉血从右心房进入右心室,通过肺进行气体交换以后变成动脉血,进入左心房再到左心室,然后运送到机体各部的动脉血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右心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