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化学振荡反应是1959年首先由别诺索夫(Belousov)观察发现,随后柴波廷斯基(Zhabotinski)继续了该反应的研究。他们报道了以金属铈离子作催化剂时,柠檬酸被HBrO3氧化可发生化学振荡现象,后来又发现了一批溴酸盐的类似反应,人们把这类反应称为B-Z振荡反应。例如丙二酸在溶有硫酸铈的酸性溶液中被溴酸钾氧化的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B-Z振荡反应。
1972年,R.J.Fiela,E.Koros,R.Noyes等人通过实验对上述振荡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FKN机理,反应由三个主过程组成:
过程A (1) Br-+BrO3-+2H+ → HBrO2+HBrO
(2) Br-+HBrO2+H+ → 2HBrO
过程B (3) HBrO2+BrO3-+H+ → BrO2. +H2O
(4) BrO2.+Ce3++H+ → HBrO2+Ce4+
(5) 2HBrO2 → BrO3-+H++HBrO
过程C (6) 4Ce4++BrCH(COOH)2+H2O+HBrO 2Br-+4Ce3++3CO2+6H+
过程A是消耗Br-,产生能进一步反应的HBrO2,HBrO为中间产物。
过程B是一个自催化过程,在Br-消耗到一定程度后,HBrO2才按式(3)、(4)进行反应,并使反应不断加速,与此同时,Ce3+被氧化为Ce4+。HBrO2的累积还受到式(5)的制约。
过程C为丙二酸被溴化为BrCH(COOH)2,与Ce4+反应生成Br-使Ce4+还原为Ce3+。
过程C对化学振荡非常重要,如果只有A 和B,就是一般的自催化反应,进行一次就完成了,正是C的存在,以丙二酸的消耗为代价,重新得到Br-和Ce3+,反应得以再启动,形成周期性的振荡。
该体系的总反应为: 3H++3BrO - 3+5CH2(COOH)2 3BrCH(COOH)2+4CO2+5H2O+2HCOOH
振荡的控制离子是Br-。
过敏是指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过敏临床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I型、Ⅱ型、Ⅲ型、Ⅳ型。1、Ⅰ型过敏反应:有时也称作速发型过敏反应,是指机体遇到抗原后的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刻发生的反应,在数小时后可能趋向缓解,常见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
2、Ⅱ型过敏反应:即细胞毒性反应,当吸附于细胞上的抗原性药物或微生物,或细胞膜本身的抗原成分,与IgG或IgM抗体作用后,结合或不结合补体,使细胞溶解或被K细胞杀伤,或被吞噬细胞吞噬,从而引起机体病变,常见于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药物性溶血等;
3、Ⅲ型过敏反应:即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反应,当抗原进入体内,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大分子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小分子复合物可通过肾排出,而可溶性的中分子复合物却留下来,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吸引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聚集而引起组织损伤。主要见于血管炎,包括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等;
4、Ⅳ型过敏反应:即迟发型变态反应,并非在接触抗原后立刻发生,而是要延迟24-72小时。致敏T细胞参与是本型反应的关键,它不需抗体参与,可见于接触性皮炎、结核菌素试验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