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争东西时应该怎么办,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十分关心自己宝宝的生长情况,不过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争东西的情况,那么孩子争东西时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孩子争东西时应该怎么办1
孩子为争东西而打架 家长如何调解
一个什么东西都不摸、什么人都不碰的孩子,会变得没有感情,冷漠畏缩,无法和他人交流。此外,男孩子和女孩子在感情表达方面差别很大,男孩对于自己喜欢的人肢体动作要多些,而且有时候出手也会比较重,这就会引起有些家长的误会,总以为这个孩子在欺负小朋友、要打人,实际上他是一心一意在和小朋友玩耍。”
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学步儿来说,“自私”是一个正常现象,甚至是通向“分享”的必经之路。事实上,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在建构自我意识,建立“所有权”的概念:我、我的、我的东西,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而且因为幼儿尚未掌握“借”与“还”的概念,觉得东西一旦离开手边,就意味着丢失。
家长应当尽力保护孩子“所有权”的建立和发展,孩子只有确认了什么是“我的”、什么属于自己之后,才能逐渐意识到什么是他人的,把自己跟其他人的物品分开。分享意识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反复的社交活动中逐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家长不应该为此批评孩子,更不要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而应该理解、接纳孩子不希望分享私人物品是正常的,耐心等待孩子按部就班的成长。
虽然不到一会,他们之前又会恢复之前的友好,但在气头上,孩子与孩子之间也会出现敌意。孩子争抢东西吵架怎么办,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来调解,让矛盾就此化解呢?以下三个方法,值得家长们学习:
第一,玩游戏定输赢
当孩子争夺东西时,家长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来确定东西的最终归属权。像“爸爸回来了”中的唐志中一样,利用最公平原则,玩剪刀石头布。当然这样的结果小朋友们一般都会愉快接受,因为最终的结果毕竟都是自己造成的。
第二,一人一次决定权
如果家里有两个小孩,他们经常抢夺东西。那么这个办法也是可以的。第一次让第一个小孩决定,第二次让第二个小孩决定,如此循环反复。
第三,教会分享与礼让
孩子抢夺东西,这个时候是一个能够教会他们学会分享和礼让最好的时机。其实,教小朋友的东西不一定需要正襟危坐的讲给他们听,从生活中的小事情一点一点地加以引导就可以了。
孩子争东西时应该怎么办2
今天带孩子去参加老公单位组织的.职工趣味运动会。老公带着我和宝宝去的,他还有个同事也带着媳妇和孩子。他家也是女孩儿三岁了,我家的马上两周岁,那里有足球,放在那里,两个孩子都不玩。但是她俩有一个拿起来,另一个孩子就会去这个孩子手里抢。
真是别人拿的东西就是好的,她俩抢就抢吧,反正我就站在一旁看着。最多我会提醒她让着姐姐,或者是说给她先让姐姐玩。都是女孩子,都有家长在。也没有动手打,所以不用管。对方妈妈也是这样说,因为她家的孩子大,所以她就让她家孩子让着我家孩子。但是都是小孩子,估计在家里也习惯了一个人玩东西。谁也不让谁,谁抢到谁就抱着跑。
趣味运动会也不可能只有一个足球,于是又拿了一个足球过来,两人一人一个,这样好了,都不玩了。然后又看到了话筒,两个人又开始争话筒。
后来老公看到两个孩子抢东西,她和我的想法不一样,觉得对方的孩子大怕浅浅受欺负,就把浅浅抱了起来,但是那么热闹,她才不让抱呢。于是下来不一会儿又抢东西,我觉得没什么。
小孩子在一起争东西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最好不要干涉,也别参与到孩子们的争吵中去。因为有两个好处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
1、可以培养孩子的挫折意识。
现在的孩子承受能力真是太差了,动不动就不去上学,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甚至有自杀的。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应该接受挫折,从小培养他的挫折意识。当然也不能太过了,避免孩子小,留下心理阴影。
就像这种抢东西的时候,总有一方是抢不到的。我们就要告诉他,东西不是一个人的,对方也要玩,玩完了可以你再玩,对方拿到了,你也不要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会参加活动,会有成绩的比较。家长们也要注意让他接受失败,不要以为自己总会赢,要看到获胜一方的优点,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有挫折意识,才不会在失败的时候一蹶不振,才不会想不开。反而能够让自己发奋,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2、有利于孩子学会如何交往。
孩子总是要面对社会的,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打打闹闹,争抢东西,哭了,笑了,是很正常的。只要孩子们没有出现牵扯到安全的情况,家长们最好不要管。
就比如在幼儿园里孩子打架过后就会和好,但是家长参与的话,情况就变了。而且让孩子觉得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孩子虽然抢东西,但这也是锻炼他学会与人交往的一次机会。就该让孩子多接触小朋友,遇到事情让他自己解决。从小开始,长大了才能随机应变。如果从小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突发状况,等着大了可没有人教他。
第一种,极力维护自己孩子。
有时看似打闹,其实孩子觉得只是玩耍,但有的家长玻璃心,觉得自己孩子被欺负了,直接将此定性为“欺负”或是“冲突”,并上升到“素质和教养”的层面。
这时候,被指责的家长肯定不高兴,认为对方小题大做,出于对自己孩子情绪的保护,也是不甘示弱地偏袒和维护。
一味护短和干预,不仅会加剧孩子间的冲突,还会给孩子做出错误示范,导致孩子的懦弱或是骄纵,不利于孩子发展健康的社交。
第二种,照顾对方面子,一味指责自己的孩子。
举个例子,朋友带着孩子来你家做客,对方小朋友想玩你孩子最喜欢的玩具,你孩子却不想让对方玩,于是发生争抢,最后被家长们制止。这时你如果对他说,“你怎么那么小气,让某某玩一下!”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重视自己的情绪,他会显得无助和愤怒。
第三种,激励孩子自己解决冲突。
孩子的事情孩子解决,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家长要考虑孩子的实际年龄。
3岁前的孩子还不具备社交沟通能力,他没有能力自己解决。所以发生冲突时,家长是需要及时介入保证孩子安全的,同时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灌输简单的社交规则。
3-6岁的幼儿,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这时候要重在引导孩子表达情绪,了解社交规则,让孩子多思考解决办法和积极行动。
6岁之后,你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解决社交问题了。
如何应对孩子的社交冲突?
那么,当在孩子发生社交冲突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有些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1、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发生冲突时,孩子往往是愤怒的,是冲动的。他们的心跳加快,脸上热血沸腾,根本无法清楚思考,他们想要打人,想要摔东西,或者是说一些伤人的话。
你要理解孩子的情绪,让他感受到你是在他情绪的阵营而不是对立面,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沟通。
2、鼓励孩子叙述事件经过,让孩子说出生气的理由,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3、了解事件经过后,你要帮孩子分析问题。发现和分析冲突双方的情绪,引导孩子尝试换个立场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并不是要求孩子原谅和理解对方的行为,而是要理解冲突中彼此的情绪,明辨是非,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4、鼓励孩子把思考结果转化为行动。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问题,要他学会承担责任和道歉。
5、当孩子自己处理社交冲突时,同样要先让他保持冷静,与对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可以听对方说话,了解对方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激化矛盾。尝试用幽默的方法停止争吵,比如“我不想让你染上我的感冒”,或者给个理由“如果我们继续争吵的话,都会被批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