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规定一定的反应条件,如时间、温度、pH等,并在酶测定过程中保持这些反应条件的恒定,如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的士1℃,pH应恒定。
(3)配制的底物浓度应准确且足够大,底物液中应加入不抑制该酶活力的防腐剂并保存于冰箱中,以防止底物被分解。
(4)标本要新鲜,由于绝大多数酶可因久置而活力降低,标本如无法及时测定,应保存于冰箱中。用血浆时,应考虑到抗凝剂对酶反应的影响。有些酶在血细胞、血小板中的浓度比血清高,为此在采血、分离血清时,应注意防止溶血和白细胞的破裂。
(5)在测定过程中,所用仪器应绝对清洁,不应含有酶的抑制物,如酸、碱、蛋白沉淀剂等。
1、冰水浴研磨与液氮研磨的优缺点
(1)冰水浴研磨:
冰水浴研磨容易出现因温度控制不好而导致的酶失活的现象
冰水浴研磨因为研磨时间长,细胞破碎更加充分,因此研磨效率高
(2)液氮研磨:
当植物样本很难进行冰水浴研磨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液氮研磨由于研磨时间短,因此容易出现细胞破碎不够充分的情况。(因此在进行研磨时可以在研磨成粉末时,再用研磨杵大范围研磨。在吸胀的胚变成接近白色粉末时为止)
在研磨之后注意与提取液混合时使用漩涡振荡器进行振荡。为了防止在振荡过程中温度升高导致酶的失活和蛋白质的分解,可以几组进行切换轮着进行漩涡振荡。(共振荡400s的效果就是可以的)
尽量用差值法记录最终称取的样本的重量
2、使用蛋白质计量酶活性的意义
由于每次研磨样品,无法保证蛋白质的提取效率相同。因此需要用蛋白质浓度计量酶活性
3、蛋白质和酶提取时间
在进行实验时,蛋白质要同时进行提取。(比如都是上午进行提取)
4、用文献数据初步核实测量时是否出现问题
用自己的数据与文献进行比较。在相同的情况下,自己的数据应当与文献的数据差异不大。(如文献数据是个位数的酶活力,如果自己出现小于0或者上千的酶活力,就需要进行复查是否在测量时出现了问题。)
5、酶活体系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原因
(1)差值过小
对照两组的酶含量都过低
反应体系不适合,无法进行充分反应
(2)差值过大
反应体系太小,即使是活力较低的组别,反应体系也无法承载(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要确定反应体系能否承载自己的反应)
6、测量酶活时的实验步骤顺序
先测量样品的蛋白质浓度,若浓度相近时,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实验。
在有些对实验更加严格的实验中,要首先确定蛋白质浓度,然后把蛋白质浓度统一后,才能再进行酶活力测量。
(?)稀释蛋白的浓度和稀释酶活的浓度应该是相同的(?)
7、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检测酶活时应尽量使用相同的体系。
在使用如96孔板进行测量时,应设置空白对照以及测量空白板的数据进行校正。
在使用比色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时,注意空白对照组应与测量组使用相同的比色皿以减小误差。
1.反应速度大多数酶促反应是可逆反应,其速度既受底物浓度的影响,也受产物生成量的影响。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在反应的初期,其浓度变化甚微,产物生成量也很少,此时反应速度可看作是恒定的。酶反应动力学中所指速度就是反应的初速度。
2.底物浓度
米氏方程ν=νmax[S]/Km+[S]是反映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方程式,其中Km称米氏常数。
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浓度无关。不同的酶,Km值不同。同一个酶有几种底物时,则对每一种底物各有一特定的Km值,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综上所述,根据酶的特性及定量原理,测定酶活力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酶促反应过程中,只有最初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度即逐渐降低。
(2)要规定一定的反应条件,如时间、温度、pH等,并在酶测定过程中保持这些反应条件的恒定,如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的士1℃,pH应恒定。
(3)配制的底物浓度应准确且足够大,底物液中应加入不抑制该酶活力的防腐剂并保存于冰箱中,以防止底物被分解。
(4)标本要新鲜,由于绝大多数酶可因久置而活力降低,标本如无法及时测定,应保存于冰箱中。用血浆时,应考虑到抗凝剂对酶反应的影响。有些酶在血细胞、血小板中的浓度比血清高,为此在采血、分离血清时,应注意防止溶血和白细胞的破裂。
(5)在测定过程中,所用仪器应绝对清洁,不应含有酶的抑制物,如酸、碱、蛋白沉淀剂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