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临证之余经常翻阅唐代的医书,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其中有很多方剂在临床上应用疗效甚佳。比如独活寄生汤,该方唐代孙思邈用独活是三两,笔者临床也多次体会到当独活用量达到40克以上时则疗效奇佳,有时甚至是“一剂知,二剂愈”,独活量少则疗效锐减。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唐代一两相当于现在多少克?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教材、文献明显不一致,如大学《方剂学》教材认为唐代一两为1.0075市两,即为31.484克。范吉平《经方剂量揭秘》认为唐代一两为13.75~13.875克(即一斤为220克~222克)。针对“唐代一两相当于现在多少克?”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
文献记载
《旧唐书·志第二十八·食货上》记载:“凡权衡度量之制: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为龠,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三升为大升,三斗为大斗,十大斗为斛。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调钟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又山东诸州,以一尺二寸为大尺,人间行用之。其量制,公私又不用龠,合内之分,则有抄撮之细。”这段文字明确指出了中药汤药采用的度量衡“两”是小两,而小两为大两的三分之一。
出土文物考证
笔者近日有幸参观了陕西省博物馆,亲眼目睹了博物馆内存放的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一批唐代金银器,其中饮食器有碗、盘、碟等130件,许多金银器上都用墨书标明每件器物的重量,如有一银碗高7.6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9.2厘米,该碗碗底内有墨书“十一两一分强”6字。这反映了唐人管理金银器的方法,也为测定唐代衡制提供了条件。经测定,唐代每两平均数值为42.798克,一大斤为684.768克,这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唐大斤(16两)最精确的测定数据。综上所述,由出土文物可知,唐代一两平均数值为42.798克。又结合《旧唐书·志第二十八·食货上》的记载,中药汤药采用的度量衡“两”是小两,而小两为大两的三分之一,故唐代一两为14.266克。
古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
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
“唐代一两相当于现在多少克
笔者临证之余经常翻阅唐代的医书,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其中有很多方剂在临床上应用疗效甚佳。比如独活寄生汤,该方唐代孙思邈用独活是三两,笔者临床也多次体会到当独活用量达到40克以上时则疗效奇佳,有时甚至是“一剂知,二剂愈”,独活量少则疗效锐减。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唐代一两相当于现在多少克?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教材、文献明显不一致,如大学《方剂学》教材认为唐代一两为1.0075市两,即为31.484克。范吉平《经方剂量揭秘》认为唐代一两为13.75~13.875克(即一斤为220克~222克)。针对“唐代一两相当于现在多少克?”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 文献记载 《旧唐书·志第二十八·食货上》记载:“凡权衡度量之制: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为龠,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三升为大升,三斗为大斗,十大斗为斛。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调钟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又山东诸州,以一尺二寸为大尺,人间行用之。其量制,公私又不用龠,合内之分,则有抄撮之细。”这段文字明确指出了中药汤药采用的度量衡“两”是小两,而小两为大两的三分之一。 出土文物考证 笔者近日有幸参观了陕西省博物馆,亲眼目睹了博物馆内存放的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出土一批唐代金银器,其中饮食器有碗、盘、碟等130件,许多金银器上都用墨书标明每件器物的重量,如有一银碗高7.6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9.2厘米,该碗碗底内有墨书“十一两一分强”6字。这反映了唐人管理金银器的方法,也为测定唐代衡制提供了条件。经测定,唐代每两平均数值为42.798克,一大斤为684.768克,这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唐大斤(16两)最精确的测定数据。综上所述,由出土文物可知,唐代一两平均数值为42.798克。又结合《旧唐书·志第二十八·食货上》的记载,中药汤药采用的度量衡“两”是小两,而小两为大两的三分之一,故唐代一两为14.266克。
一两等于多少克
一两等于五十克
1斤=10两=500克
1两=500÷10=50克
一两等于多少克?
1斤=500克=10克
1克=50克
一两等于多少克
一两等于50克。
克:为质量单位,符号g,1000克为1公斤。
两:即市两,中国市制的常用质量单位,10两为1斤。
单位换算:
1kg=1公斤=2畅
1斤=10两=500克
1公斤=1000克=1kg
一两是多少克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这是在中药当中作为例外的,目前普遍是1两=50克
一两等于几克?
10两=1斤=500克
所以 1两=50克
1、当归与独活常规只能通过味道辨别,当归味道很浓,独活几乎没有任何药味;2、要泡茶喝先用凉水冲掉杂质,然后用开水快速冲洗消毒后再泡茶,养分流失很少的,就跟洗茶的道理一样,也可以用凉水冲掉杂质后在微波炉里面高火消毒20、秒也可以。
唐代一两等于37.30克。
古代每个时期的一两都不固定: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
衡制单位:铢、两、斤、钧、石。
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扩展资料:“两”的起源
中国古代有个官职叫司马,司马主要掌管军事,其中因为粮秣管理需要秤重,于是司马就和重量单位扯上关系。
中国自周代开始有重量单位:斤、两、钱、分。也称为司马斤、司马两等,计量的工具叫做司马秤,这一标准也叫司马平制标识。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