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女生突然的情绪变化,也有一些其它原因,比如说她可能在学校或朋友之间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小摩擦,所以就在家中借题发挥,寻找一些情绪的宣泄点,将自己不愉快的心情宣泄出来,这样就能达到心里的一个平衡状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到了青春期,对什么事情都比较敏感,渴望独立,但又没办法独立,再独立和非独立的过程中进行一种思想斗争,所以就会变得爱发脾气,爱哭爱笑,这个也是很正常的
终上所述,如果女生的情绪变化是前者,作为家长的你们可以跟她谈一谈,或是暗自观察一下,想办法帮她解决;如果是后者,简单的忍让就可以了,一般过了青春期,女孩子就会情绪稳定,这种情况是不用太过操心的,等待就可以了
《游戏力》一书摘录:
孩子之所以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闹,是因为他有一些情绪预先埋在了心里,平常都把这些情绪牢牢的关住。有趣的游戏敞开了情绪的大门,他先是笑出声来,而其他的感受也跟着一起涌了出来。眼泪一旦开闸,可能就会持续一段时间。
很少有父母能明白,让这些平时没有机会哭出来的眼泪排放干净,对孩子健康有多么大的助益。我们要是觉得这些泪水和这些脾气都是无理取闹,于是生孩子的气,甚至大声斥责,那才是大错特错了。过去积累的情绪,通常会借助最不起眼的小事而发泄出来,尤其是在较长时间的尽兴游戏之后。如果在孩子释放这些情绪的时候,我们能跟他们一起坐下来,那么宣泄完之后,他们最终会变得更加快乐。
对成年人来说,这个转换很难理解,但它却是再正常不过了。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在哭泣时被拥抱,需要在生气时有人安静的倾听,需要在愤怒踢人时被温柔而坚定的拦住。如果有心理准备,你可以就可以放松地让孩子表达并完成情绪释放。如果没有准备好,你会很容易被激怒:“你怎么可以这样跟我讲话?我已经跟你玩了一个小时,不许再哭了,这么大了还像个吃奶的小孩!”但是,这些情绪并非没有由来,他们来自潜意识的深处。充满笑声的游戏有个好处,那就是让孩子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从而能与我们分享这些感受。
由笑到哭的转变,通常都是有小伤小痛引起的,而父母们常常会对此产生误解。他们会说:“你没有真的受伤啊!”孩子或许真的没有受伤,或许真的是小题大做,但这才是重点。孩子利用轻微的疼痛作为释放以往情绪的机会,或许这些眼泪是上一次他伤得较重而你正好不在身边时留下的,或许他觉得一定要身体受伤,才能理所当然的被你安慰和拥抱。不管是哪一种原因,你只需要爱他、抱他,对他释放的情绪表达安慰和接纳。他是因为和你在一起,才有这样的安全感。
有些父母并不会忽略孩子的伤痛,相反,他们会反应过度,并匆忙结束孩子的游戏:“不要再玩这种对抗游戏了,我就知道有人会受伤。”但是游戏本身并没有什么危险,孩子只是利用这个机会释放旧的情绪而已。我们只需要暂停一下游戏,然后再回到游戏中,因为孩子发泄了一些痛苦的情绪之后,现在他反而更能享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力重视笑声,但并不表示每分每秒都要笑得前仰后合。我们也会有伤心、害怕、寂寞的时候。有时候孩子并不需要大笑,但仍可以感到满足。跟随笑声,不是要到处逗人开心,或是哄骗孩子转移他们的情绪。孩子可能看起来很严肃,但一切正常,所以不用硬是要笑。满足的认真与冷漠的严肃之间,差别在于是否投入。孩子对正在做的是投入吗?他是很专心、放松而感兴趣吗?还是他觉得没意思、无精打采、遇到了困难?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都把自己的独生子女视若珍宝,对孩子百般娇惯,使孩子逐渐养成了爱撒娇、爱哭的习惯。孩子撒娇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家庭影响造成的,特别是在幼儿期里,受到家长过度保护的孩子,由于留恋过去所得到的一切,而不希望向新的阶段迈进。
不少家长一见到孩子哭,往往不是训斥打骂,就是无原则的有求必应,直到孩子破涕为笑为止。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妥当的,要纠正孩子爱哭的毛病,关键是家长要先改变自己的态度,仔细分析孩子爱哭的原因。
孩子爱哭的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这类孩子在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消极的情绪如哭闹、发脾气等来表达。
2.哭只是有些孩子获取特权的小手段。受尽宠爱的孩子只要一哭,大人就总是满足他,让孩子慢慢发现“用哭来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语言表达能力不够。由于家长或带孩子的人照顾太周到,从小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或用哭、用指的动作等,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这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4.被家长忽视。如果家长不经常陪伴、接近孩子或者大人总忙着自己的事,孩子连基本的心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就会显得焦虑、不安,表现出爱哭或不快乐的情绪。
了解了孩子爱哭的原因,家长就可以采取对应的措施来纠正孩子爱哭的毛病了
1.理解孩子的敏感性。敏感的孩子更爱哭,他们极易被大人的情绪影响,并不是什么都不懂,因此大人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反应,努力去理解、同情孩子,可以减少他的孤独感和脆弱感。
2.不要强化孩子的哭泣。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泣就放弃之前坚持的原则,也不要孩子一哭就打骂训斥,这些做法都只会强化孩子的哭泣。家长对孩子的哭泣应采取中立的态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安慰,但不能给太多的同情,否则他们会哭得更凶。
3.让孩子用语言表达。教会孩子明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用语言表达为什么要哭,这时家长给些安慰就可以减少孩子的啼哭。
4.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多些鼓励少点批评能提高孩子的自我认可度,让孩子知道眼泪不能解决问题,而要勇敢地面对困难。
5.别为孩子乱贴标签。不要给孩子贴上敏感、好哭的标签,这些标签会强化孩子的行为。如果要把孩子的敏感告诉老师或者保姆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不要动不动就对人说这个小孩爱哭。
对爱哭孩子,家长可以从以下方面给予帮助
1.引导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不能每次都用哭的办法。平时对孩子的任何问题,家长都要认真回答。
2.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父母对孩子所提出的各种要求,首先要问清楚理由,弄明白情况,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但对孩子的那些无理的、过分的要求,则要坚决地予以否定,同时要向TA讲明白要求不能得以满足的原因。
3.对于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经常哭闹的四五岁的孩子,父母最好不要理他,等他哭够了,再向他解释动不动就哭闹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教育他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有了某种要求,要用语言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争取父母的同意。
4.当孩子一不如意就哭起来的时候,决不能为了止住哭泣而一味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否则他会习以为常,经常以这种方式要求父母为他做事或得到某些东西。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向孩子的哭闹让步,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让他懂得哭泣并不能为他带来他想要的东西。
5.对于因为缺乏自信或性格弱而经常哭泣的孩子,家长则要多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尝试自己去处理一些能力氛围之内地事情,不要凡事都想着让别人帮忙;还要让TA多与其他孩子接触,学习怎样与他人相处,才不会凡事都感到害怕,慢慢地把胆子壮大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