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式称为范托夫公式,也叫渗透压公式。
c为摩尔浓度,单位:mol/L,也可以算作C=n/V(物质的量(mol)/体积(L))。
R为理想气体常数,当π的单位为kPa,V的单位为升(L)时,R值为8.314J·K-1·mol-1。
T为热量,单位:K(开尔文),与摄氏度的换算关系是 T(K) = 273+T(C),例:25摄氏度=298开尔文。
范托夫公式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溶质的粒子数(分子数或离子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扩展资料
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弱,溶液渗透压越低。即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依数性质:
由于平衡渗透压遵循理想气体定律(稀溶液中忽略溶质分子的相互作用),这个数学推导过程在这里省略,最后可以得出范特霍夫关系:π=cRT(或π=kTN/V;N/V为分子数密度);
从公式可知溶液的渗透压只由溶质的分子数决定,因而渗透压也是溶液的依数性质。这个关系给出的不是真正的压强,而是阻止渗透流可能需要的压强,即系统达到平衡所需要的压强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渗透压
通常以溶质的颗粒浓度1mol/L作为渗透压单位,称为渗透单位(Osm),渗透压的单位,用1升中所含的非电解质或电解质的毫摩尔表示,称为毫渗透摩尔,简称毫渗。
渗透压的相关
渗透压是指对于两侧溶水液浓度不同的半透膜,为了阻止水从低浓度一侧渗透到高浓度一侧而在高浓度一侧施加的最小额外压力。渗透压与溶液中不能通过半透膜的微粒数目和环境温度有关。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五类成分1.无机营养物 无机营养物主要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大量元素中,氮源通常有硝态氮或铵态氮,但在培养基中用硝态氮的较多,也有将硝态氮和铵态氮混合使用的.磷和硫则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在近代的培养基中,其数量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而钙、钠、镁的需要则较少.培养基所需的钠和氯化物,由钙盐、磷酸盐或微量营养物提供.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锌、钼、铜、钴和铁.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以螯合铁的形式存在,即FeSO4与Na2—EDTA(螯合剂)的混合.
2.碳源 培养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它们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供需要.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是蔗糖.蔗糖除作为培养基内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重要作用.
3.维生素 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常有利于外植体的发育.培养基中的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其中效果最佳的有维生素B1、维生素B6、生物素、泛酸钙和肌醇等.
4.有机附加物 包括人工合成或天然的有机附加物.最常用的有酪朊水解物、酵母提取物、椰子汁及各种氨基酸等.另外,琼脂也是最常用的有机附加物,它主要是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各种外植体的培养.
5.生长调节物质 常用的生长调节物质大致包括以下三类:(1)植物生长素类.如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2)细胞分裂素.如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或BAP)和激动素(Kt).(3)赤霉素.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