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大家都知晓,它们不仅给糖友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是,同样是长病程的糖尿病患者,为啥有的人没有任何并发症,有的人却罹患多种慢性并发症?这是何故?原来糖尿病患者不仅仅要降血糖,还要做好日常管理。
糖友做好以下7件事,有助于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非常重要!
血糖达标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因此,糖友日常监测血糖很重要,但只测五点血糖远远不够。
血糖是随时波动的,五点血糖只能反映即时的血糖值,受饮食、运动、情绪、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糖友平时除了测五点血糖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这个指标能够准确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五点血糖和HbA1c结合才能全面评估糖友血糖控制情况。
多久测一次: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以下简称“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 在治疗之初,建议糖友每3个月检测1次糖化,如果血糖达标,可半年测1次。
多少算达标:
HbA1c标准检测的正常值范围是4% 6%,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将糖化控制在 7% 以内,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病情,糖化标准也存在个体差异性,有所变化。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你需要知道这些:
糖友控制血压与控糖同样重要,糖尿病伴高血压会明显增加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同时高血压还会诱发并加重糖尿病并发症,因此,糖友不要忽视血压管理。
血压控制在多少合适:
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该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老年患者或血压不易控制者可放宽到 140/90mmHg 以下。
关于控制血压,你需要知道这些: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这“三高”常常同时出现。虽然都是代谢异常,但血脂异常与大血管病变关系最为密切,糖友不要忘记定期测血脂。
多久测一次:
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提到,确诊糖尿病时要测血脂,之后 至少每年复查一次,如果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则每3个月就要测1次血脂。
多少算达标: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如下血脂控制目标。
表1 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标准
关于血脂,你需要知道这些:
有很多糖友对降糖药存在误区,导致血糖居高不下,或者明显波动,这都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如果医生建议您用药,遵医嘱按时服药才是控制并发症的王道。下面三个用药误区需要避免。
【误区1】用药断断续续:
有的患者用药完全凭感觉,一旦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消失,就擅自停药,这种做法不对。一方面,不少糖友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所以单凭症状估计病情不可靠。另一方面,用药断断续续,不利于血糖达标,还导致血糖波动,增加并发症风险。
【误区2】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
【误区3】惧怕使用胰岛素:
还有一些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打胰岛素,但因为担心用上胰岛素后形成“依赖”而拒绝使用,实际上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就有的正常激素,并不存在依赖一说。另外,正确注射胰岛素可以减轻注射痛苦,部分熟练的糖友甚至能做到“无痛注射”。
糖尿病并发症多种多样,当眼底微小血管损伤后,会引发视网膜病变,随着病情进展,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多久做一次眼底检查?
青春期前诊断的1型糖友应该在诊断时开始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春期后诊断的1型糖友,在病程5年时,必须进行第1次糖尿病视网膜筛查,之后 至少每年复查1次 。
对于2型糖友来说,一旦确诊,应立即检查视力和眼底,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友推荐 每1 2年做1次检查 ; 轻度 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每年 1次 , 中度 非增殖期病变患者 每3 6个月1次 ; 重度 非增殖期病变患者 每3个月1次。
关于视网膜病变,你需要知道这些:
糖尿病足是指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基础上合并感染的足,糖尿病足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者会导致截肢,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的同时,糖友还面临巨额医疗费用。 这种并发症虽然可怕,但通过简单的方式就能预防。
每天30秒必做功课:
糖友存在神经病变时,足部感觉迟钝或丧失,因此如果足部受伤往往没有明显痛感,不易发现,若没有及时正确处理导致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
每天花30秒检查双足便能及早发现问题,早做处理。
检查内容: 观察足部尤其注意脚趾缝间是否有破损,必要时借助镜子或由家人帮忙。注意检查有无老茧、鸡眼,注意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擦伤、水疱、皮裂、足癣等,有问题要及早医治。
关于糖尿病足,你需要知道这些:
糖尿病肾病是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样,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多半可以逆转。
糖尿病肾病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唯一改变的就是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 糖友要定期进行肾病筛查,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计算eGFR)。
多久查一次:
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立即筛查微量白蛋白尿,确诊2型糖尿病后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肾病筛查,以后 每年查1次 。
糖尿病病程大于2年,且大于12岁的患者每年查微量白蛋白尿;成人患者若无糖尿病肾病,则应每年检测 1次 尿微量白蛋白,同时进行肾脏筛查。
关于糖尿病肾病,你需要知道这些:
做好上述7件事,有助于全面管理糖尿病,帮助各位糖友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类。(1)急性并发症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一些患者可以此为首发症状。
②感染: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此外,肺结核、尿路感染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2)慢性并发症
①大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人群比较,糖尿病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也较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肢体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
②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最重要。
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等损害,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③神经病变:临床上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出现肌张力减弱,肌力减弱以至肌萎缩和瘫痪。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表现为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排空延迟、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体位性低血压、持续性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失常,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逆向射精、阳痿等。
④眼的其他改变:除视网膜病变外,糖尿病还可以引起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⑤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末梢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度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糖尿病足。
您好,糖尿病逆转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的。《柳叶刀》杂志在2017年12月发表一篇文章,介绍一项糖尿病逆转的临床试验。这项试验的名称为DiRECT研究,旨在检测是否能够通过减重达到逆转糖尿病的目的。在本次试验中,逆转成功的判断标准为在不使用降糖药的前提下,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小于6.5%。本次糖尿病逆转的试验对象是英国部分地区298名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糖尿病病程都在6年以内,并未使用过胰岛素治疗。所以,糖尿病逆转是有可能的,逆糖治疗可以让您的血糖降至正常水平,达到减药停药的程度,但仍需格外注意饮食干预,减少“糖”的摄入,加强运动,祝您身体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