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计量单位,换到现在中医里都是怎么计算的?

古时的计量单位,换到现在中医里都是怎么计算的?,第1张

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

1、战国:

1)齐:1钟 = 10釜, 1釜 = 4区,1区 = 4豆, 1豆 = 4升

2)秦:1斛 = 10斗, 1斗 = 10升

3)楚:1筲 =5升

4)三晋:1斛 = 10斗, 1斗 = 10升

2、秦:1斛 = 10斗, 1斗 = 10升

统一换算(毫升):1斛 =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

3、汉: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1合 = 2龠, 1龠 = 5撮, 1撮 = 4圭

统一换算(毫升):1斛 =20000, 1斗 = 2000, 1升 = 200,1合 = 20, 1龠 = 10, 1撮 = 2, 1圭 = 0.5

4、三国两晋: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斛 =20450, 1斗 = 2045, 1升 = 204.5,1合 = 20.45

5、南北朝: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斛 =30000, 1斗 = 3000, 1升 = 300,1合 = 30

6、隋: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

开皇:1斛 = 60000, 1斗 =6000, 1升 =600,1合 = 60

大业:1斛 =20000, 1斗 =2000, 1升 =200,1合 = 20

7、唐: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

大:1斛 = 60000, 1斗 =6000, 1升 =600,1合 = 60

小:1斛 =20000, 1斗 =2000, 1升 =200,1合 = 20

8、宋: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67000,1斛 =33500, 1斗 = 6700, 1升 = 670,1合 = 67

9、元: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95000,1斛 = 47500, 1斗 = 9500, 1升 = 950,1合 = 95

10、明: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100000,1斛 = 50000, 1斗 =10000, 1升 = 1000,1合 = 100

11、清: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100000,1斛 = 50000, 1斗 =10000, 1升 = 1000,1合 = 100

 

重量单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各国就有自己的计量单位,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钧: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具体单位情况:

市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现适用于中国大陆;

 

 

1 市两 = 0.05千克 = 50克 1市斤 = 10市两

 

l   重量单位-克

微克

微克,质量单位,符号 μg (英语:microgram)。

1 微克等于一百万分之一克(10-6克)

1,000 微克 = 1毫克

1,000,000 微克 = 1克

1,000,000,000 微克 = 1千克

l   重量单位-毫克

毫克,质量单位,符号 mg ,是克的一千分之一。

1 毫克 = 1 000 微克

1 000 毫克 = 1 克

1 000 000 毫克 = 1 公斤

克符号g,相等于千分之一千克。

一克的重量大约相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的质量,大约有一个万字夹的质量。

1 吨= 1,000,000 克

1 公斤 = 1,000 克

1 毫克 = 0.001 克

1 微克 = 0.000 001

l   重量单位-千克

又作公斤,为国际基本质量单位,符号kg。

以铂铱合金制成、底面直径为39毫米、高为39毫米的国际千克原器(圆柱体)的质量被规定为1千克。目前它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计量局里。

单位换算

1 千克 = 0.001 吨

1 千克 = 1,000 克

1 千克 = 1,000,000 毫克

1 千克 = 1,000,000,000 微克

l   重量单位-吨

质量计量单位,符号为t或T。

1 吨=1000千克

 

所以现代社会更多的我们习惯用的还是公斤、斤、两、钱,这些计量单位;

 

l   重量单位-斤

1 千克=2斤

1 斤=500克

l   重量单位-钱

,又作匁是尺贯法质量单位之一。一钱等于十分,10钱为1两,1000钱为1贯。实际质量于各地不同时代皆有变化。一钱是一两的十分一重。

 

公制:1斤 = 10两 = 100钱  1钱 = 5克

市制:1斤 = 16两 = 160钱

两是市制的重量单位。

1 两 = 0.05千克 = 50克

1 斤 = 10两 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斤:1斤 = 0.5千克 = 500克

如果用于制作膏方或者汤药,还是使用微克、克、钱、两、斤,公斤这些计量单位,这些我们记住就可以了。

   爱养生,爱研究,HI,我是一个爱研究养的生小顽童,追求 简单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说明古代度量衡单位,需要追溯一下我国古代度量衡的起源。最初,人们都是以自然物体,如用黍、粟或以人的体重、身长、手指关节的长度等,作为长度、重量、容量等的基本计算标准的。

古人把100粒黍排列起来,取它的长度作为1尺的标准,这就叫做“黍尺”。纵向排列,称为纵黍尺;横向排列,称为横黍尺。过去造房子用的营造尺,便是纵黍尺。医书上一般不分纵黍尺或横黍尺,而是单称“尺”。历代尺的标准长度不一样。秦代和西汉的1尺,相当于27.65厘米;东汉的1尺,相当于23.04厘米;魏和西晋的1尺,相当于24.12厘米;东晋1尺相当于24.45厘米;唐、五代和明代的1尺,相当于31.10厘米;宋、元的1尺,相当于30.72厘米;清代1尺,相当于32.00厘米。总的说来,从周秦开始,尺越来越长。

古代的容量单位,也是以黍作为基本计算标准的。

圭,也称做刀圭,是一种玉器。古代制作这种玉器,有统一的标准。圭的形状是一头尖,另一头方的长方形玉器,中间凹陷。古人用它来抄取散药。一刀圭的散药容量是多少呢?大约可容纳64粒黍。计算标准圭容量的方法是,抄取一满刀圭,轻轻摇动,以不再散落为度,数一数其中黍的数目。多少抄取,把总数加起来,取其平均数,一般是64粒。

撮,也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1956年,在河南陕县的隋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西汉末年铸有玉莽“始建国”(公元9年)年号的铜撮。撮长11.5厘米,高1.22厘米,口径2厘米。它的容量是现代的2.1亳升。一撮可以容纳四个刀圭的黍,合起来一撮的容量是256粒黍。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的序上说:“一撮者,四刀圭也。”就是这样折算的。

王莽在中国度量衡的统一和标准化方面,是有贡献的。王莽时期铸造的“始建国铜撮”的铭文也说明,这种折算是标准的。

匕或方寸匕,也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匕就是匙。方寸匕,为体积正方一寸的容量,相当于10粒梧桐子大。量散药时,以摇晃后药末不再散落下来为准。一刀圭是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另外,容量单位龠、合、升、斗、斛,也都是十进制。秦和西汉,1升相当于342.5毫升。王莽时期和东汉,1升相当于198.1毫升。魏晋时期,1升相当于202.3毫升。唐和五代,1升相当于594.4毫升。宋代1升相当于664.1毫升。元代1升相当于948.8毫升。明代1升相当于1073.7毫升。清代1升相当于1035.5毫升。总的来说,从秦汉至明清,升的容量也是越来越大。

古人还把100粒黍的重量,作为一铢的标准重量。但是一铢究竟有多重,古人也是说法不一的。有人说,一铢是96粒黍的重量。也有人说,是144粒粟的重量。24铢重为一两。十六两重为一斤。唐代以后,两以下不用铢,改用十进制的钱、分、厘等单位。一两等于十钱,一钱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古代将圭也作为重量单位,一圭等于十粒粟的重量。一铢等于十圭。换句话说,一铢是100粒粟的重量。

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斗和合都是量制单位,即体积单位,在古代,不同朝代的换算方式有差别,换算如下:

1、汉朝时期

1斗相当于现在2000毫升。3合相当于现在60毫升。

2、唐朝时期

大量制:1斗相当于现在6000毫升。3合相当于现在180毫升;

小量制:1斗相当于现在2000毫升。3合相当于现在60毫升。

3、明清时期

1斗相当于现在10000毫升。3合相当于现在300毫升。

古代常见容量单位有:石、豆和斛。

古代常见重量单位有:石、钧。

古代常见长度单位有:跬、仞、舍和寻。

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豆:容量单位。

斛: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钧: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跬:长度单位,半步为跬

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为一仞;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扩展资料:

中国的计量,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氏族社会末期。据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

自秦朝以来,历朝历代多建有度量衡单位制度,而且变革较多,单位量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民国时期,河南于1932年曾在部分县实施《度量衡法》,推行公制,但各县政府并未完全执行。1937年,日本侵占河南以后,旧制复燃,市场上新旧制同时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进行过3次重大计量制度改革。一是1959年的贯彻了国务院《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二是1978年全省改革了医用戥秤;三是1985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计量单位三次重大改革,都是在各级政府统一组织领导下,全面认真进行,而且改革得比较彻底。截止到1987年,除少数民众仍存有旧制计量器具外,政府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都按照国家规定的计量制度使用了法定的计量器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度量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6911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2023-05-21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