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介于“青年”和“老年”之间的年龄,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一般是指45至59岁的年龄。
42岁算是中年。
中年:[ zhōng nián ]
引证解释:
1、中等收成的年岁。
2、指四五十岁的年纪。
3、犹言中世,中期。
扩展资料
对大多数中年人来说,在事业上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期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付诸实现,但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因素,事业上经常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甚至失败。这对追求至善至美的个体是强烈的或持久的打击和压力。
人们都盼望以集中精力地开展工作并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但由于体制上、人事上、程序上或工作作风上诸种不良因素的干扰,抵消了中年人对事业投入的努力,造成他们在精力和时间上的消耗。
为此,他们要忍受长期的心理压力。这种内耗现象及其根源的彻底改革,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所以,这种心理压力的承受将是长期的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年人
人们常说的“人到中年”中的“中年”指的是四十岁到四十九岁(我国民间所认同的划分)。
古人用不惑之年来形容人生的这个阶段,依据古语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指的就是人们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成家立业,而在四十岁之后明晰生活的意义。
中年阶段的人一般经历累积了很多经验,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也已经想通了很多事情,遇到事情能达到明辨不疑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提出了新的年龄划分法:
(1)45岁以下为青年。
(2)45一59岁为中年。
(3)60一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4)75一89岁为老年。
(5)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年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法 45—59岁为中年。
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法提出:
45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为年青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拓展资料人到中年,知识仍在积累增长,经验日益丰富,然而人体生理功能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心理能力的继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减,是中年人的身心特点。
中年人的心理能力发展始终处于动态过程,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所以心理成熟的标准很难界定,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和思维,组织自己的生活,决定并调整一生的目标和道路,则不必依赖长辈的训诫和保护。目标和道路的决定绝非臆造,而是以符合社会进步和民族利益的个人抱负为前提,依条件而灵活地选择时机和决定方向。
2.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能进行逻辑思维和作出理智的判断,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绪趋于稳定,有能力延缓对刺激的反应,能在大多数场合下按照客观情境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4.处世待人的社会行为趋于干练豁达。能适应环境和把握环境。能接受批评和意见,并按正确意见调整自己的行为。
5.自我意识明确,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才能和所处社会地位,并以此为立足点,决定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