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能量是糖的主要功能,也是构成神经与细胞的主要成分,成人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糖6克。虽然脂肪每单位产热量较糖多一倍,但饮食中糖含量多于脂肪。糖是产生热能的营养素。它使人体保持温暖。人们常说“吃饱了就暖和了”就是这个道理。
糖在机体中参与许多生命活动过程。如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粘蛋白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糖脂是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
当肝糖元储备较丰富时,人体对某些细菌的毒素的抵抗力会相应增强。因此保持肝脏含有丰富的糖元,可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并提高了肝脏的正常解毒功能。
糖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来源容易。用糖供给热能,可节省蛋白质,而使蛋白质主要用于组织的建造和再生。
脂肪在人体内完全氧化,需要靠糖供给能量,当人体内糖不足,或身体不能利用糖时(如糖尿病人),所需能量大部分要由脂肪供给。脂肪氧化不完全,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酮体,它过分聚积使血液中酸度偏高碱度偏低,会引起酮性昏迷。所以糖有抗酮作用。
糖中不被机体消化吸收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便秘,又能给肠腔内微生物提供能量,合成维生素B。
糖不但是食物,而且可作为作料,调节食物风味,增加食欲。
在食品的调制中,糖能增甜味、风味和趣味,又是容易消化的热能来源,所以人特别喜爱甜食。但糖和甜食不宜吃得太多,吃得过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1�糖与营养不足。每天若是吃糖或甜食较多,那么吃其他富含营养的食物就要减少。尤其是儿童,吃糖或甜食若过多,会使正餐食量减少,于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反而得不到及时补充,以致营养不足。
2�糖与龋齿。常吃糖食,为口腔内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条件,容易被乳酸菌作用而产生酸,使牙齿脱钙,易发生龋齿。
3�糖与肥胖。吃糖过多,剩余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可带来肥胖的后果,且可导致肥胖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4�糖与骨折。过多的糖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因为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须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了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因此,偶然摔倒易发生骨折。
5�糖与癌症。实验研究证实,癌症与缺钙有密切联系,而能造成缺钙的白糖,被认为是造成某些癌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6�糖与寿命。长期吃高糖食物的人,可造成营养不良,肝脏、肾脏都肿大,脂肪含量也拉加,他们的平均寿命将要缩短。
首先谈谈如何建立正确吃糖的习惯。吃糖的人,特别是爱吃糖的儿童,要纠正含糖量的习惯,吃糖时将糖嚼碎,尽量缩短糖在嘴里停留的时间;睡觉前更不应该吃糖,人入睡后,唾液停止分泌,没有清洁口腔的唾液,糖发酵产酸就更多,不利于牙齿的健康;吃完糖后,最好用白开水漱漱口,把口腔的含糖量降到最低限度。
关于糖的合理食用量,由于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劳动强度的不同,国内外营养学者在制定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异。我国目前糖的供给量约占总需能量的60—70%。即:成年人每日每公斤体重约6—6克,儿童、青少年每日每公斤体重约6—10克,1岁以下婴儿约12克。国外近几年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每日每公斤体重控制在0.5克左右。也就是说,体重20公斤的儿童,每日摄糖量为10克;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日30克左右。以牛羊奶为主食的婴幼儿,也应注意少加糖,培养不嗜甜食的饮食习惯。
严格控制糖的摄入量,不会影响人体对糖的需求,因为除碳水化合物食品外,含糖的加工食品实在太多了。当你喝一杯咖啡或红茶,已摄入10—15克糖,吃一块甜点心,又获取了20克糖,再饮一瓶清凉饮料,又得到了30克糖。这些,就已足够机体一天之中对糖的需要量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白糖、砂糖、红糖都是蔗糖,是由甘蔗或甜萝卜(即甜菜茎)制成的。制成糖以后,经过一番加工精炼就成为白糖。砂糖和绵白糖只是结晶体大小不同,砂糖的结晶颗粒大,含水分很少,而绵白糖的结晶颗粒小,含水分较多。它们都是纯碳水化合物,只供热能,不含其他营养素,但具有润肺生津、和中益肺、舒缓肝气的功效。红糖是没有经过高度精炼的蔗糖,它除了具备碳水化合物的功用可以提供热能外,还含有微量元素,如铁、铬和其他矿物质等。虽然其貌不扬,但营养价值却比白糖、砂糖高得多,每百克中含钙90毫克、含铁4毫克,均为白糖、砂糖的3倍。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缓中、化食之功能,能健脾暖胃,还有止疼、行血、活血散寒的效用。我国的民族习惯,主张妇女产后吃些红糖,认为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在受寒腹痛时,也常用红糖姜汤来祛寒。
参考资料:
为什么要少吃食糖?
糖对人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人体所需的热量50%以上是由糖类食物提供的。那么,是不是吃糖越多,提供能量越多,对人体就越有好处呢?不是的。
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是以米、面为主食的,其中含有大量的糖类。从正常的饮食中,人们已经获得足够的糖,甚至已经超过人体的需要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含糖量高的点心、饮料、水果的需求和消耗日益增多,使摄入的糖量大大超过人体需要。过多的糖不能及时被消耗掉,多余的糖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些糖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下来,久之则体重增加,血压水平上升,使心肺负担加重。贮存在肝脏内,成为脂肪肝。瑞士专家们研究了1900~1968年食糖消耗量与心脏病的关系,发现冠心病的死亡率与食糖的消耗量呈正相关。日本的调查也得出一致的结果。因此有的学者甚至提出,过多地吃糖,对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吸烟。
那么,每天吃多少糖才能控制胆固醇升高呢?据日本调查认识,每天食用糖的数量,应控制在50g以下。但很多食品含有较多的糖,如一瓶汽水含糖量在20g左右,一盒冰激凌的含糖量是10g,一块奶油点心的含糖量是30g,低度的酒类含糖量为5%~10%,还有奶粉中的糖,咖啡要放糖。由此可见,每天控制进食50g糖,还须精打细算。最好是不吃糖果,少吃点心,做菜也尽量少放糖。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平常我们吃的主食如馒头、米饭、面包等都属于糖类物质。另外白糖、红糖、水果,也属于糖类物质。糖根据能否水解又分为单糖、双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如淀粉、糖元和纤维素等)。米、面、玉米及白薯所含的淀粉属多糖;红、白糖中的蔗糖及牛乳中的乳糖均是双糖;水果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及果糖,属于单糖。
糖的生理功能:①供给能量,糖的主要功能是供给能量,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氧化分解供应的。人体内作为能源的糖主要是糖元和葡萄糖,糖元是糖的储存形式,在肝脏和肌肉中含量最多,而葡萄糖是糖的运输形式。1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可释放能量1.67×104焦耳。②糖也是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成分;糖与脂类形成的糖脂是组成神经组织与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糖与蛋白质结合的糖蛋白,具有多种复杂的功能。
糖类与肿瘤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摄入精制糖量与乳腺癌发生率有关。胃癌的死亡率与谷物摄取量呈正相关。但实际上并不是以高淀粉为主要膳食的国家胃癌也就很高。
一些研究认为膳食纤维与肿瘤呈负相关,膳食物质主要以谷物、蔬菜及水果的摄取量为主。目前一致认为纤维素能缩短食物残渣在肠道停留的时间,从而缩短致癌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也减少了致癌物质与肠壁接触的机会。许多纤维素有吸水性而增加粪便的体积和促进肠道蠕动。有些实验证明麸皮能降低某些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纤维素起保护作用,防止化学物质诱发肿瘤。有研究报告吃低纤维素高脂肪膳食的人患结肠直肠癌的相对危险性高于吃低脂肪高纤维素的人。
糖类对肝病的治疗有什么作用?北京佑安医院 金瑞 教授《健康网肝病专家诊台》
糖类(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在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葡萄糖迅速氧化,供应能量。糖类也是构成机体的重要原料,参予细胞的多种活动。例如糖类和蛋白质合成糖蛋白,是抗体、酶类和激素的成分。糖类与脂类合成糖脂。是细胞膜和神经组织的原料。糖类对维持功能有特别作用。糖类有解毒作用。肝糖原储备充足时,可增强抵抗力,食物供应足量糖类,可减少蛋白质作为供能的消耗。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衡定的重要器官。肝脏原有糖原约占肝脏重量的5~6%,成人平均约有糖原100克左右。当长时间大量摄入糖类食物后,肝糖原可达150克左右,健康胖者甚至可达150~200克,当饥饿10余小时后,大部分肝糖原被消耗。
肝病患者应供给足量糖类,以确保蛋白质和热量的需要,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肝内有足够糖原储存,可增强肝对感染和毒素的抵抗力,保护肝脏免遭进一步损伤,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但肝内糖原储存有一定限度,过多供给葡萄糖,也不能合成过多糖原,且须防止热量过剩而肥胖。
血糖过低或食欲消失时,可口服或静注葡萄糖。口服后葡萄糖经门脉吸收后直接入肝,较静脉输入更为有利。肝病患者若糖耐量降低,而血糖升高,有肝原性糖尿病时,则不宜静注葡萄糖,也不必口服葡萄糖。
吃糖的学问 健康生活
糖是最经济的生命能源。在糖、脂肪、蛋白质这三类可供选择的生命能源中,唯有糖最经济、最安全。糖经人体消化吸收后,很容易转变成血液中的葡萄糖(即血糖)。血糖可以顺利地通过血脑屏障,成为脑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几乎唯一的源源不断的能量来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充分享受食糖呢?
一、充分发挥食糖在食疗及日常烹调中抗氧化、保鲜、调味等功能,满足人们吃好求味,吃好求健康的需求。蔗糖遇酸遇热时很容易水解为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因此蔗糖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抗氧化性,蔗糖这些抗氧化性质在保护食糖中维生素C免遭破坏,继而协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在保存及烹调食品过程中防止脂质过氧化等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蔗糖中的伯醇基在一定条件下容易与脂肪酸酯化,形成蔗糖酯。蔗糖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乳化剂,它能改进食品的多种性能,如能提高食品的香味等。蔗糖酯还是一种抗氧化剂,在含脂食品中作添加剂,可防止食品的酸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三、在烹调中,若能充分利用、发挥蔗糖这种可贵的抗氧化、保鲜、调味的性质与功能,那么对增进营养,丰富口味,提高生活质量是十分有益的。四、药膳与食疗是我国传统医药学巨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世人所瞩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几千年来,我国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以食糖为主要成分的食疗处方与经验。这些遗产正确引导我国居民吃好、用好食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据《食物本草备考》记载,白糖“味甘、性微温,无毒,润心肺炽热,止嗽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暧肝气”作为食疗,内服可润肺生津,和中益脾。可治疗肺燥脚癣、疥疮、阴曩湿疹等。红糖中含有少量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叶绿素、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磷和丰富的铁与钙,此外还有锰、锌、铬等微量元素。所以红糖除适合一般人食用外,更适合产妇、儿童及贫血患者的食用。白糖的食疗处方主要有:1、用白糖水9-15克冲水喝,1-2次/日,连用3-5天可润燥止咳。2、白糖水200ml顿服,可解食鱼蟹不舒,蒜、韭口臭。3、时时服,可治脾胃虚弱,胃脘疼痛。频服数次,可解盐卤中毒。4、白糖末撒在足痒处可治脚癣。5、白糖液煮沸后熏患处可治阴曩湿疹等。
运动人体如何补充糖营养 (广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糖是运动人体的重要营养素。那么,如何补糖才能起到最佳效果呢?这就涉及到补糖时间、补糖量、补何种糖等等方面的医学科学知识了。
体育运动医学证实,在锻炼前15分钟至45分钟的时间内补糖,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而产生的回跃性低血糖反应,运动能力不但不见提高,反而下降。而在锻炼前即刻补糖,可以维持运动过程中的血糖水平,因为运动开始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进而血糖浓度升高。这就表明,体育锻炼前补糖宜安排在运动前数日内,应避免在运动前15-45分种的时间内补糖。运动中的补糖可安排在每隔15分种或每隔30-60分钟,运动后的补糖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超过运动后的6小时。因此,我们在坚持体育锻炼的同时,应该养成平时坚持食糖的习惯,不可因为要防止运动性低血糖而临时补糖。
补糖量同样是一个十分讲究的科学问题。过高或过低浓度的糖营养液,都会对机体产生一些不适影响。以糖饮料为例,当饮料中糖浓度大于2.5%时,会明显影响胃的排空;当糖浓度大于10%时,可降低胃的排空率和效果,并可引起恶心,胃部涨满感等副作用,而且还可影响体内水分的及时补充;当糖浓度超过20%时,常可引起腹泻。因此,专家建议,对正常人而言,按1克/公斤体重或2克/公斤体重补糖,均可使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中血糖浓度维持较高水平,促进体育锻炼效果。
补糖量同样是一个十分讲究的科学问题。过高或过低浓度的糖营养液,都会对机体产生一些不适影响。以糖饮料为例,当饮料中糖浓度大于2.5%时,会明显影响胃的排空;当糖浓度大于10%时,可降低胃的排空率和效果,并可引起恶心,胃部涨满感等副作用,而且还可影响体内水分的及时补充;当糖浓度超过20%时,常可引起腹泻。因此,专家建议,对正常人而言,按1克/公斤体重或2克/公斤体重补糖,均可使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中血糖浓度维持较高水平,促进体育锻炼效果。
糖的类型有多种,最常见的有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不同糖对运动能力无明显不同影响。摄入葡萄糖后吸收最快,但立即会引起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进入肌细胞,从而产生回跃性低血糖;果糖引起较小的胰岛素分泌,但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专家建议,每一个人应当先试用一下不同类型的、不同浓度及口感的糖饮料,以选择适合自己进行体育锻炼时使用的糖饮料。
可见,平时注意运动前补充糖营养和加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等措施,能使体内有充足的肝糖原和肌糖原贮备量。运动中补充糖通过提高血糖水平、增加运动中糖的氧化供给能量、节约肌糖原的损耗,减少蛋白质和脂肪酸供能比例,可使较大运动的耐力时间延长,延缓疲劳发生。运动后补糖可使消耗掉的肌糖原尽快得到补充与恢复。这一切都表明,糖在体育锻炼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情绪概述人为什么会产生情绪
一、情绪的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与否的反映。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喜悦、满意;反之则会使人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悲痛、愤怒、生气等。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因而也会产生出复杂多样的情绪。
二、情绪的基本心理成分
一般把喜乐、愤怒、恐惧和悲哀等归纳为人类最基本或原始的情绪形式。在这四种基本情绪形态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不尽其数的情绪形态,如下表:
人类基本的情绪形态与分级
分级 喜乐 愤怒 恐惧 悲哀
一级 满意 生气 担心 失望
二级 愉快 气恼 害怕 悲愁
三级 喜悦 愤怒 惊慌 悲哀
四级 快乐 大怒 惧怕 悲戚
五级 大喜 暴怒 恐惧 悲伤
六级 狂喜 狂怒 恐怖 悲痛
三、情绪的状态
情绪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其发生的强度、持续性、紧张度可分以下三种状态,它们在人的生活中都有重要意义。
(一)心境
心境是指比较微弱、持久地影响人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如高兴时看什么都高兴,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似有"万事称心如意"之状态。烦闷、不高兴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如林黛玉看见落花也伤心,看见月缺也流泪。
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客观方面,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是影响心境的根本原因。还有时令季节的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心境,正如"秋风秋雨愁煞人"之体验。主观原因,如事业的成败、工作顺利与否、人际关系、健康状况、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等,都是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
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良好的心境使人精神振奋,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不良心境可使人颓丧、悲观、厌倦、消沉,不利于学习和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人们必须学会把握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经常处于良好的心境之中。 (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有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愤怒、惊恐、绝望等都属于这种情绪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的理解力、自制力降低,甚至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激情时人们很难遮掩内心强烈的情绪体验,总是伴着有机体状态的改变和明显的表情动作。如愤怒时全身发抖,紧握拳头;恐惧时毛骨悚然,面如土色;狂喜时手舞足蹈,欢呼跳跃等。
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与理智、坚强的意志相联系,它能激励人们克服种种困难。例如,在战场上军人对侵略者仇恨的激情,激励军人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地完成任务。消极的激情对机体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使人的自制力下降。如绝望时常目瞪口呆,丧失勇气;激怒时引起冲动行为,常伤人毁物,置法律与纪律不顾,一旦事过境迁,情绪平稳后又后悔莫及。
(三)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难或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如新战士在激烈、残酷的战场上,或者在人们遇到意外的自然灾害、紧急事故时,均可能出现应激状态。某一事件是否引起应激、应激的程度以及每个人应付应激的方式,不仅受应激源(引起应激的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的影响,更取决于人当时的心理状态、过去的经历、遗传因素、后天学习训练等因素。例如,同样是在激烈残酷的战场上,久经战斗考验或训练有素的军人与初次参战的新战士应付应激的方式就不一样,前者会急中生智,行动果断,奋起杀敌;后者可能会目瞪口呆、手忙脚乱,甚至丧失战斗力。
人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健康不利。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抵抗力降低,以致被疾病所侵袭。
1�应激的生理反应
(1)警戒期。警戒期为应激源作用于人的初期。此时,人的抵抗力较低,若刺激过强,可导致人的死亡。随着抵抗力逐渐增强,全身适应综合征即由警戒期进入抵抗期。
(2)抵抗期。抵抗期以人的抵抗力和应激源作用相对峙为特征。由于抵抗力增强,人在警戒期的消极被动局面已被抵抗期的适应反应所取代。如果刺激过强、过久,超过机体适应能力,应激反应便进入衰竭期。
(3)衰竭期。由于长期处于过强的应激源刺激下,机体适应贮备力丧失殆尽,最终致人死亡。
2�应激的心理反应
应激心理反应分为两类:一类能提高人的活动水平,动员机体全部"力量"更好地对付和适应应激源,如急中生智;另一类能降低人的活动水平,使人意识狭窄、行为刻板,表现为对应激源的无能为力,如束手无策。
四、情绪的生理和心理意义
(一)情绪主宰人的健康
现代生理医学、心理医学研究成果均表明,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
1�不良情绪危害身心健康
不良情绪主要是指两种:一是过度的情绪反应,二是持久的消极情绪。
过度的情绪反应是指情绪反应过分强烈,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绝、激动不已等。持久的消极情绪是指在引起悲、忧、恐、惊、怒等消极情绪的因素消失后,仍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沉浸在消极状态中,不能自拔。
过度的情绪冲击,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打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判断力、自制力被削弱,甚至有可能使人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许多反应性精神病就是这样引发的。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常常会使人的大脑机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大多与长期消极情绪有密切关系。
不良情绪还可严重损害人的生理健康。我国古代医学中很早就有关于不良情绪影响人的生理功能的记述,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这里的喜、怒、忧、思、恐都是指情绪反应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或过分强烈,或持续过久。
强烈或长久的消极情绪会造成心血管机能紊乱,引起心律不齐、心绞痛、高血压和冠心病,严重时还可导致脑栓塞或心肌梗塞,以致危及生命。
消极情绪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如人在恐惧或悲哀时胃粘膜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可引起消化不良;而在焦虑、愤怒、仇恨时,胃粘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胃溃疡。
消极的情绪常引起肌肉收缩甚至引发痉挛疼痛。
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强烈的情绪刺激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使皮肤灰暗无光,在女性身上还表现为月经不调,甚至发生闭经。
长期消极情绪还会影响人的免疫力,从而造成人体抗病能力下降。现已知不良情绪与癌症、糖尿病、风湿病等严重危害人生命的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良好的情绪能促进身心健康
欢乐、愉快、高兴、喜悦、乐观、恬静、满足、幽默等都是良好的情绪体验。这些情绪的出现能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各器官的活动协调一致,有助于充分发挥整个机体的潜能,有益于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良好的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曾有许多癌症患者都是以乐观向上的积极良好情绪,创造了战胜死神的奇迹。长寿者的最大共同点就是能够保持心情愉快、乐观豁达或心平气和。心情愉快还会使人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良好的情绪可使血压稳定、心跳舒缓、胃张力上升、消化液分泌增强,能增强心血管、消化系统的功能。
(二)情绪左右人的认知和行为
人人都有这种体验:在情绪良好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习和工作效率高;而在情绪低沉或郁闷时,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学习工作效率低。强烈情绪会骤然中断正在进行的思维;持久而炽热的情绪,则能激发无限的能量去完成任务。当你对某人、某事、某物产生强烈的爱或恨的情感时,你的认知和行为都会有所改变,如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等。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左右动机。 情绪可以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行为效率,发挥重要的动机作用。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行为效率,对动机起到正向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干扰、阻碍人的行动,降低活动效率,对动机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情绪兴奋性会使人的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能促进人积极地行动,从而提高活动效率。
2�调控智力活动。 情绪、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它可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知觉选择,维持稳定的注意或重新分配注意资源到更重要的刺激上,对人的记忆和思维活动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例如,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自己喜欢的事物,而对不喜欢的东西记起来则比较吃力。人在高兴时思维会很敏捷,思路也很开阔,而悲观抑郁时会感到思维迟钝。
3�人际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 情绪不仅仅是一种内心体验,而且具有外部表现,它可在人际之间进行传递,因而成为人类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
情绪的外部表现主要有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声调变化三种形式。高兴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讲起话来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发怒时横眉立目,握紧拳头,大声斥责;悲哀时语言哽咽,悔恨时顿足捶胸;失望时垂头丧气……所有这一切,都作为一种信号被赋予特定意义,传达给别人,而他人亦会在接受信号的同时发出反馈信号。
表达自己的感受,了解他人的感受是人际交流中重要的能力。人们通过细微的,有时是难以觉察的情绪信号来彼此传递和获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交流。情绪的交流协调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传送着有时言语所难以直接表达的细微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