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应慢接受能力差是什么原因,将现在出现的问题解决好孩子才发展得更好,在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完孩子反应慢接受能力差是什么原因,学着启蒙家里的小天使吧!
孩子反应慢接受能力差是什么原因1◆正确认识孩子的慢半拍◆
孩子发育会有个体差异
不仅会有发育早晚之别,脑部结构不同也造成反应有快慢。
每个孩子在学能发展上都有其优劣方面
幼儿背唐诗、数数等主要反映记忆水平,而孩子的学能发展水平是由注意、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高级思维和社交形成的,每个孩子的擅长侧重点不同。
孩子的反应受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因为家长自身的素质、知识结构、教学水平以及对宝宝的环境刺激、训练频度等因素不一样,也使每个宝宝在学能发展上有优有劣,反应有快有慢。
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
外显学习主要体现在英语课程、某一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在看似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在进行储存、整理和加工信息,幼儿经常会处于这种无意识的学习状态。
“慢”恰恰是这一类孩子的认知风格的特点
这类孩子记忆的速度比较慢,但往往记住了就不会忘记;动作比较慢,但正确率相对高。
同时,这些“慢孩子”还有一个优点——在认知上比较沉稳,他们会审查全部的条件,并在作出选择前仔细考虑每项选择,这就使得他们在遇到不良刺激,如偷窃等诱惑时,往往会抱审视的态度,不轻率。
◆如何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补充睡眠
补充营养的方式是定时并且保质保量地享用早餐和午餐,尽可能多吃帮助大脑发育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花生、深海鱼,这些都含有丰富的DHA和EPA,能帮助改善大脑记忆力,提升大脑反应力。
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为:新生儿16~20小时,1-3岁12~14小时,4-6岁约为11~12小时,充足的睡眠能保证孩子的精力充沛,学东西会更迅速。
发展孩子的优势,以优势面带动劣势面的发展
例如:若孩子空间排序好而语言系统差,可以在陪宝宝搭积木的过程中多学习说话,多教他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语句,并让他反复练习,语言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大脑的发育。
发展孩子精细运动能力
6岁之前是孩子小肌肉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多做些要求快速和精准的运动,可以加快头脑反应。虽然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做不好这类精细运动,但是只要耐心坚持,慢慢地脑细胞就会努力调整自身,去适应这种速度和精准度。这时你会发现,孩子的反应速度有所提高了。
家长不要一味地指责
除此之外,父母对孩子不应是一味地指责,你的每一次认可都可以成为他的动力,有进步才能更有自信。
最后,我想说的是,孩子的反应和智商并无多大关联,家长们无需惶恐,只要用对方法,一定能有所改善!
孩子反应慢接受能力差是什么原因2孩子反应迟钝的原因
1、孩子反应迟钝可能是平时跟别人缺乏交流导致的。许多父母平时都特别忙,顾不上和孩子交流,这样的话孩子只能长时间面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来解闷。像看动画片这些方式都属于单向的输出,孩子没办法跟电脑手机进行交流,时间长了的话孩子就会对口语化的语言方式觉得特别陌生,听别人说话往往要先反应一下才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需要家长多跟孩子交流,积极改善这种情况。
2、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反应快,有的孩子则反应慢,不必过分苛求,如果孩子反应特别迟钝的话,家长可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
孩子反应迟钝怎么办
1、家长让帮助孩子分解困难,比如说一篇很长的课文孩子背不会,就分解成他能接受的篇幅,一小段一小段的让孩子背,每天都制定一个计划,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完成任务了。
2、家长可让孩子通过传话游戏、经常提问孩子、给孩子提要求等方式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反应能力。
孩子反应迟钝往往让家长特别着急,出现了以上情况以后,家长要看看孩子反应迟钝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提高反应能力。像让孩子传话,看看传的话是否准确的`游戏可有效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家长们可以试一试。
孩子反应慢接受能力差是什么原因3小孩反应迟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指的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的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自卑、自责以及行为冲动等。该疾病主要是遗传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所致,比如父母离异,与老师产生冲突等。
2、低血糖症
如果儿童的血糖浓度过低,并且没有及时治疗,可导致永久的脑损害。大脑是人体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功能受到损害,容易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反应迟钝以及表情痴呆等。儿童低血糖症主要是因为消耗过多,摄入不足以及糖尿病所致。
3、大脑发育不良
生活中导致小孩子大脑先天发育不良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孕妇有病毒感染,婴儿在出生后出现缺氧现象等。这些状况导致患儿的大脑细胞以及功能受损,所以小孩子反应速度比常人慢,影响生活质量。
4、过度劳累
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家长不让小孩子休息,经常参加补习班,会加重身体负担,所以患儿因为过度疲劳而产生不良身体反应,比如身体乏力,反应速度降低等。
如果家长发现小孩反应迟钝,应该多带小孩到外面行走以及多观察,只有让孩子多和人类以及动物互动,才能增强他们的思维活动和反应能力。小孩反应迟钝可能是多种疾病作用的结果,家长应当帮助孩子补充大脑营养,督促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对孩子斥责或者打骂。
一般情况下,宝宝入睡后1~2个小时出汗多是正常现象,并非是缺钙。一般来说,宝宝比大人爱出汗
汗是由皮肤汗腺分泌的,汗腺是人体皮肤调节体温的重要结构之一。小儿时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平时活动量大,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含水量较大,皮肤表层微血管分
布较多,所以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再说小儿对冷热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即使晚上也爱出汗,这是正常现象。 宝宝特别多汗,正常还是不正常
凡是宝宝汗腺分泌过多称多汗。引起宝宝多汗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正常原因
宝
宝多汗大多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如夏季气候炎热而致小儿多汗婴幼儿刚入睡时,头颈部出汗,熟睡后汗就减少宝宝游戏、跑跳后出汗多,一般情
况很好冬天宝宝衣服穿得过多,晚上被子盖得太厚,加上室内空调温度过高,使得宝宝过热而出汗多。有的宝宝出汗仅限于头部、额部,俗称“蒸笼头”,亦是生
理性出汗,父母不必担心。
非正常原因
宝宝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过多,表现为安静时或晚上一入睡后就出
很多汗,汗多可弄湿枕头、衣服,称之为“病理性出汗”。如婴幼儿活动性佝偻病、小儿活动性结核病、小儿低血糖、吃退热药过量及精神因素,如过度兴奋、恐惧
等。有的宝宝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引起病理性出汗。每种疾病除了出汗多以外,还有多种其他疾病表现,父母需带宝宝去医院就医,进一步
做有关的检查。
宝宝多汗,妈妈如何护理
●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出汗多,首先应该寻找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生理
性多汗的话,妈妈不必过分忧虑,只要除去外界导致宝宝多汗的因素就可以了。炎热夏季需经常开窗,有条件者用电扇或开空调,要注意风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尤
其在宝宝睡着后,皮肤毛孔开放,身上有汗,风直接吹容易受凉。
●注意宝宝的衣着及盖被。我们主张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从小锻炼宝
宝抵抗力。有的妈妈在冬天摸摸孩子手冷,就拼命给孩子添加衣服,穿了好几件毛衣还穿棉袄、棉裤,晚上盖好几床棉被。要知道给宝宝穿或盖得过多,使宝宝大量
出汗,衣服被汗液弄湿,又没有及时换掉,宝宝用自己的身体温度捂干湿衣服,反易受凉而引起感冒发烧及咳嗽。出汗严重的宝宝,由于体内水分丧失过多,会引起
脱水。
●父母需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喂淡盐水,因为宝宝出汗与成人一样,除了失去水分外,同时失去一定量的钠、氯、钾等电解质。给宝宝喂淡盐水可以补充水分及钠、氯等盐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而导致虚脱。
●父母应及时给出汗的宝宝擦干身体。有条件的家庭,应给宝宝擦浴或洗澡,及时更换内衣、内裤。宝宝皮肤娇嫩,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皱折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可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发现宝宝多汗,妈妈应仔细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引起多汗的疾病。如婴幼儿有活动性佝偻病而多汗,可去医院就诊,口服鱼肝油和钙
粉,多进行晒太阳等户外活动。夏天清晨突然发现小儿出大汗,没有发热,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四肢发冷,应考虑低血糖的可能,在家先喂糖水,再立即去医院,
进一步诊治。
●中医中药治疗。一般没有什么西药可以单独治疗宝宝多汗。可吃些中成药或汤剂以协助止汗。如用太子参15克,炙黄芪15克,红枣6-8只,煎汤口服。冲服黄芪颗粒冲剂,不必煎。有佝偻病的宝宝可以冲服龙牡壮骨冲剂等。
宝宝睡觉爱出汗已经解答如上,希望对你宝宝又帮助哈
你好.如果是1型糖尿病的患者,属于胰岛素依赖型,必须使用的,并且在怀孕期间还要增大胰岛素的用量,这样才能得到一个体重正常的婴儿.
给你看看胰岛素的说明书,里面有相关孕妇的项目:
胰岛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胰岛素注射液
商品名:
英文名:insulin injection
汉语拼音:yidaosu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为:
胰岛素(猪或牛)的灭菌水溶液。每100ml中可含甘油1.4~1.8g与苯酚0.25g。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本品为降血糖药。胰岛素的主要药效为降血糖,同时影响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包括以下多方面的作用:1.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原异生作用,减少肝输出葡萄糖
2.促使肝摄取葡萄糖及肝糖原的合成
3.促使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和氨基酸,促使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和贮存
4.促使肝生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激活脂蛋白脂酶,促使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
5.抑制脂肪及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抑制酮体的生成并促进周围组织对酮体的利用。
【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被胃肠道消化酶破坏。皮下给药吸收迅速,皮下注射后0.5-1小时开始生效,2-4小时作用达高峰,维持时间5-7小时静脉注射10-30分钟起效,15-30分钟达高峰,持续时间0.5-1小时。静注的胰岛素在血液循环中半衰期为5-10分钟,皮下注射后半衰期为2小时。皮下注射后吸收很不规则,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的吸收可有差别,腹壁吸收最快,上臂外侧比股前外侧吸收快不同病人吸收差异很大,即使同一病人,不同时间也可能不同。胰岛素吸收到血液循环后,只有5%与血浆蛋白结合,但可与胰岛素抗体相结合,后者使胰岛素作用时间延长。主要在肾与肝中代谢,少量由尿排出。
【适应症】
1.ⅰ型糖尿病
2.ⅱ型糖尿病有严重感染、外伤、大手术等严重应激情况,以及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肾脏或视网膜病变等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4.长病程ⅱ型糖尿病血浆胰岛素水平确实较低,经合理饮食、体力活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不满意者,ⅱ型糖尿病具有口服降糖药禁忌时,如妊娠、哺乳等
5.成年或老年糖尿病病人发病急、体重显著减轻伴明显消瘦
6.妊娠糖尿病
7.继发于严重胰腺疾病的糖尿病
8.对严重营养不良、消瘦、顽固性妊娠呕吐、肝硬变初期可同时静脉滴注葡萄糖和小剂量胰岛素,以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
【用法用量】
1.皮下注射 一般每日三次,餐前15-30分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加注一次小量。剂量根据病情、血糖、尿糖由小剂量(视体重等因素每次2-4单位)开始,逐步调整。 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需用总量多介于每公斤体重0.5-1单位,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总量变化较大,在无急性并发症情况下,敏感者每日仅需5-10单位,一般约20单位,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者需要量可明显增加。在有急性并发症(感染、创伤、手术等)情况下,对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4-6小时注射一次,剂量根据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2.静脉注射 主要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可静脉持续滴入每小时成人4-6单位,小儿按每小时体重0.1单位/kg,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也可首次静注10单位加肌内注射4-6单位,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病情较重者,可先静脉注射10单位,继之以静脉滴注,当血糖下降到13.9mmol/l(250mg/ml)以下时,胰岛素剂量及注射频率随之减少。在用胰岛素的同时,还应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并注意机体对热量的需要。不能进食的糖尿病患者,在静脉输含葡萄糖液的同时应滴注胰岛素。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瘙痒、寻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1.低血糖反应,出汗、心悸、乏力,重者出现意识障碍、共济失调、心动过速甚至昏迷。
2.胰岛素抵抗,日剂量需超过200单位以上。
3.注射部位脂肪萎缩、脂肪增生。
4.眼屈光失调。
【禁忌症】
对胰岛素过敏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低血糖反应,严重者低血糖昏迷,在有严重肝、肾病变等患者应密切观察血糖。
2.病人伴有下列情况,胰岛素需要量减少:肝功能不正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恶心呕吐,肾功能不正常,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10-50ml,胰岛素的剂量减少到95-75%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到每分钟10ml以下,胰岛素剂量减少到50%。
3.病人伴有下列情况,胰岛素需要量增加: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或外伤、重大手术等。
4.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尿常规、肝肾功能、视力、眼底视网膜血管、血压及心电图等,以了解病情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间对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分娩后需要量减少如妊娠中发现的糖尿病为妊娠糖尿病,分娩后应终止胰岛素治疗随访其血糖,再根据有无糖尿病决定治疗。
【儿童用药】
儿童易产生低血糖,血糖波动幅度较大,调整剂量应0.5-1单位,逐步增加或减少青春期少年适当增加剂量,青春期后再逐渐减少。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易发生低血糖,需特别注意饮食、体力活动的适量。
【药物相互作用】
1.糖皮质类固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升血糖素、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素、苯妥英钠、噻嗪类利尿剂、甲状腺素等可不同程度地升高血糖浓度,同用时应调整这些药或胰岛素的剂量。
2.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有协同降血糖作用。
3.抗凝血药、水杨酸盐、磺胺类药及抗肿瘤药甲氨蝶呤等可与胰岛素竞争和血浆蛋白结合,从而使血液中游离胰岛素水平增高。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可增强胰岛素降血糖作用。
4.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阻止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反应,干扰肌体调节血糖功能,与胰岛素同用可增加低血糖的危险,而且可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延长低血糖时间。合用时应注意调整胰岛素剂量。
5.中等量至大量的酒精可增强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的作用,可引起严重、持续的低血糖,在空腹或肝糖原贮备较少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6.氯喹、奎尼丁、奎宁等可延缓胰岛素的降解,在血中胰岛素浓度升高从而加强其降血糖作用。
7.升血糖药物如某些钙通道阻滞剂、可乐定、丹那唑、二氮嗪、生长激素、肝素、h2受体拮抗剂、大麻、吗啡、尼古丁、磺吡酮等可改变糖代谢,使血糖升高,因此胰岛素同上述药物合用时应适当加量。
8.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溴隐亭、氯贝特、酮康唑、锂、甲苯咪唑、吡多辛、茶碱等可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致血糖降低,胰岛素与上述药物合用时应适当减量。
9.奥曲肽可抑制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的分泌,并使胃排空延迟及胃肠道蠕动减缓,引起食物吸收延迟,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在开始用奥曲肽时,胰岛素应适当减量,以后再根据血糖调整。
10.吸烟:可通过释放儿茶酚胺而拮抗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吸烟还能减少皮肤 对胰岛素的吸收,所以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吸烟患者突然戒烟时,应观察血糖变化,考虑是否需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
【药物过量】
对糖尿病患者,如用量过大或未按规定进食,均可引起血糖过低甚至产生低血糖性昏迷,有先兆症状时应口服葡萄糖、进食糕饼或糖水,如病人失去知觉,应肌肉、皮下或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神志清醒后,口服糖类物质。对胰高血糖素无反应者,须静注葡萄糖溶液。
【规格】
(1)10ml:400单位
(2)10ml:800单位
【有效期】
【贮藏】
密闭,在冷处保存,避免冰冻。
【批准文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