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也能摆脱糖尿病的威胁!一名原本体重186公斤的王先生,曾进行节食仍减重失败,直到一个多月前进行胃袖状切除手术缩小胃量后,迄今已瘦了20公斤,不用再吃血糖和血压药物,走起路来也不再气喘吁吁。医师表示,多数糖尿病人肥胖的原因与肠胃道疾病有关,手术是较为长期有效的治疗方式。
李旻宪医师表示,近来医学发现,第2型糖尿病多与肠胃道吸收太多糖分有关,肥胖糖尿病患者可采长期有效的减重手术加以改善。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减重外科主任李旻宪表示,糖尿病是肥胖的最大并发症,过去糖尿病被认为是胰脏疾病,这个观念对第一型幼年型糖尿病来说是正确的,但对高达九成以上的第二型糖尿病来说,近年来医界发现,它其实是一种肠胃道疾病,主要是因调控糖分吸收以及掌管胰岛素分泌的肠胃道荷尔蒙出了问题所致。
如果减重成功,往往可以让原本疲乏的胰脏恢复功能,进而摆脱糖尿病的困扰。不过,当饮食和运动仍无法驾驭失控的体重时,减重手术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另外,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也指出,想要治愈病态型肥胖及严重的代谢症候群,减重手术是目前长期且有效的方式。
减重手术能改变胃肠道,抑制饥饿感,体重自然会下跌。肠胃道重组,胰脏也会再度发挥功能。统计显示,凡合并糖尿病的肥胖者,接受绕道手术之后,超过8成的病情可获得改善,甚至使血糖恢复到正常。
不过,李旻宪医师表示,减重手术种类众多,包括胃绕道、胃缩小、胃束带、胃折叠或胃内水球,患者应慎选专业医疗团队,先进行个人病症的评估,确认肥胖起因在食量过大或吸收太好,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1、遗传因素,糖尿病属于多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呈现出家族聚集性,一般说来,2型糖尿病的遗传性比1型糖尿病更明显,母亲有2型糖尿病,其子女患病概率约为20%父亲有糖尿病,子女患病概率约为15%父母均有2型糖尿病,子女则约有25%患病。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的遗传主要是一种易患倾向,至于是否发病或何时发病,与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2、生活水平提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3、糖尿病人要增强保健意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使人们对糖尿病的警惕性也提高了,如没有自觉症状进行血糖检查,因而糖尿病在体检被发现者明显增加。同时,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每年一次的健康体健越来越流行。疾病的检测手段也提高了,对于糖尿病,只要一滴血就可以诊断了,这就使超过一半没有症状的糖尿病人也被发现了。
4、不健康生活方式,现在我国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还相对缺乏,当工作与健康发生矛盾,当情绪与健康发生矛盾,当享受与健康发生矛盾,选择工作,选择享受,恣意妄为,抛弃健康者大有人在。所以,由于对糖尿病知识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不了解,乱吃滥喝,营养过剩,通宵熬夜,嗜烟酒无度,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之中,缺乏体育锻炼,以车代步,这些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糖尿病人。
5、肥胖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肥胖者体内的脂肪总量增加,而脂肪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使之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最终发生糖尿病。据调查,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肥胖体型。
6、平均寿命延长,随着年龄的老化,胰岛分泌功能逐渐衰退,因此,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解放前,我国人均寿命为30几岁,而目前人均寿命已接近70岁,其中60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分别超过了10%和7%。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糖尿病患者剧增的另—个重要原因。
2型糖尿病建议用胃转流手术治疗!
你好糖尿病易并发感染,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和病原体的入侵所致,其中,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也可有真菌感染。如易并发疖、痈等化脓菌感染,发生膀胱炎、肾盂肾炎、毛菌病等,同时也使结核病的发生增加。
预防措施包括良好的血糖控制,使血糖保持在稳定水平;保证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主要治疗方案是胰岛素控制血糖;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是在糖尿病足病的治疗过程中。
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性昏迷
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 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
急性感染、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突然中断治疗、饮食不当、手术、妊娠等。
多尿、烦渴、多饮等加重,之后食欲减退、恶心等;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现象;到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 脱水和神经系统两组症状,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上肢拍击样粗震颤、昏迷和阳性病理征等。
良好的血糖控制,使血糖保持在稳定水平;保证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大量补液以恢复血容量,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同时积极寻找和消除
良好控制血糖、血脂,保持血压稳定,做好血糖的监测,预防感染。 定期检查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识别危险因素;教育患者及其家属;穿合适的鞋袜;去除和纠正容易引起溃疡的因素。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来源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透析治疗和移植,纠正血脂异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