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宝宝和她邻居家的宝宝年龄差不多大,但是俩宝宝在对陌生人的反应上区别很大。一岁多的时候,朋友家的宝宝在外面见到陌生人,看几眼就跟人家熟了,别人逗他,他就咯咯笑跟人家互动,人家说抱抱,他就笑呵呵地把手伸过去,真让人家抱了。有一次,朋友想试探一下,看他会不会跟人家走,结果让朋友生气的是,那小家伙居然真跟人家笑眯眯地走了。
朋友见到孩子这样很担心,害怕哪天不注意要是被坏人带走咋办?可别人看她家孩子这样,却夸孩子胆子大、活泼外向。
而她邻居家的孩子,对待陌生人的反应简直让她羡慕不已,那孩子见到陌生人就扭头,都不会多看人家几眼,即使我朋友跟她是一个小区的,经常见到,那宝宝也不要她。这娃在朋友眼里,真的是太有安全意识了。而她邻居却在犯愁,担心自己的孩子太内向,以后上学难以融入集体。
为什么年龄差不多的宝宝,有的认生,有的不认生呢?
原因之一:孩子认知存在差异
通常宝宝在6~12个月左右,会出现“陌生人焦虑”。表现就是他会对陌生人的突然出现产生恐惧、紧张或不安的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生”、“怕生”。这期间,小宝宝会对他的照顾人特别的依恋,有点一分钟不见如隔三天的感觉。不过这样的情况一般15个月后便会逐渐减弱,有些孩子几年后都不会完全消失,尤其是在陌生环境里接近陌生人时,他们还会表现出警觉。
陌生人焦虑是孩子自我保护、辨别父母与陌生人的标志。一些认知发展相对落后的儿童,陌生人焦虑出现较晚,可能要到11~12个月才会出现,相应的他们焦虑减弱的时间也会延迟。所以,就容易出现像朋友家宝宝和她邻居家宝宝那样两种不同反应。
原因之二: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不一样
比较而言,如果一个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非常的和谐、温暖、有爱,从来没有被恐吓过或者伤到过,那这个孩子的安全感就很足,安全感足的孩子一般通过“陌生人焦虑”期会早一些,有时候表现的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当然包括面对一个跟他眯眯笑的陌生人。
而那些生活在不和谐、经常遭打骂、恐吓或者家人比较宅的家庭里的孩子,多会对陌生人感到恐惧。因为他们缺少安全感,本能的抗拒陌生环境、陌生的人,以此来保护自己。
认生或者不认生,父母育儿时需要注意什么?
1、对于认生的宝宝
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作出合理应对,一般2岁以下的宝宝,家长无需过分担忧,更不要给孩子扣上“内向”的帽子,只要正常引导就行。这是因为2岁以下的宝宝变化很快,有人说这期间的宝宝几天一个样,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细想也是有合理之处的。
记得我家宝宝当时八九个月之前带出去,一点都不认生,人家逗他,他就跟人家笑,没过多久,就开始变了,见到人总表现得不好意思。这个状态持续好几个月,当时就有人说我家宝宝内向。其实哪有,现在宝宝2岁多了,皮的很,在家皮在外面也皮,一点都不怕人。
2、对于不认生的宝宝
对于不认生的孩子,家长普遍担心的问题就是:容易被坏人带走!这个问题的确是存在的,所以带孩子外出,一定要小心,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小宝宝的世界很单纯,有时候人家给他一个棒棒糖,就有可能把他骗走。虽然,现在治安好了,到处装有摄像头,可是一万不怕怕万一,带孩子出去还是小心谨慎为好,包括带认生的宝宝也一样。
除了小心,家长还需要及早给孩子做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引导,比如通过各种方式向孩子传达这些常识:别人给的东西不能随便要、外出要牵紧妈妈的手、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妈妈手机号是多少、遇事找警察或者商场工作人员等。
别说小宝宝了,就是大一点的五六岁小朋友走丢的都有发生,就在我们这边去年就发生过,一个6岁的孩子跟妈妈逛商场,结果不知咋的自己跑出来了,他妈妈在商场找哭了都没找到,后来多亏孩子遇到警察了,警察询问半天才问出一点眉目,后来在系统里搜到他妈妈电话,才联系上他的家人。如果他的家人早点教会他上面那些常识,或许就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像我家宝宝1岁多的时候,他爸爸总喜欢问他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然后爷爷、奶奶、姑姑......根据他的接受情况慢慢增加,经常复习,后来他就牢牢地记住了。
2岁多的时候,我发现他变得太不认生了,就开始注重给他进行安全引导,当时专门买了一套绘本《小脚鸭》,没想到他真的听进去、看进去了,出门知道拉着我的手了,嘴里还不停地说,不能把妈妈弄丢了,弄丢就找不回来了!
前段时间,回老家过年,因为回去没带多少玩具,他开始问我要手机里的车车视频看。我就开玩笑的说,你说出密码,我就给你看,我就把我手机号报出来给他听,三个数字、四个数字、四个数字这样报,教了几遍他居然真的背下来了,坦白讲比我当时记得还快。于是我就兑现诺言,弄车子视频给他看了会。没过多久,我跟他玩游戏的时候又提示他报出密码,目的主要让他复习,忘记我会提醒。如此一来,我的手机号就这样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了。
引导孩子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了,相信您也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前提不要过度吓唬孩子,尽量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这样孩子容易接受还不会留有心理阴影。
写在最后
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没必要把他跟身边的孩子比较,无论是认生还是不认生,都不能说明孩子以后一定会怎样。作为父母,我们只要肩负起责任,努力引导他朝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就好。
宝宝出生以后就拥有拥抱反射和吸允反射,这属于生存本能。一岁以后,宝宝对身边的父母或者家人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感,宝宝会任性的黏着妈妈不放。然而有些时候情况却是相反的,宝宝表现出不黏妈妈也不认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关于上述问题其实不难理解,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会有不同,宝宝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各有差异。如果一个宝宝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安静的、单一的,每天只能看见家人,那么这样成长起来的宝宝在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往往就会表现出一种警觉或者不安;如果宝宝所处的生活环境是活跃的、多面孔的,每天都能见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那么这样的宝宝或许会慢慢适应了陌生面孔的存在。或许因为接触的人多了,宝宝也不再拘泥于母爱的依赖,他会从身边多个人身上获取他想要的关爱。通俗点说,这样的宝宝就好像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只要宝宝身体健康,精神正常,表现出不黏妈妈也不认生的情况下大可不必惊慌,这也间接说明了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