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元素的大量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该元素的半衰期。
半衰期是从统计意义上讲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时间段T,在T这段时间内,一种不稳定同位素原子数发生衰变的概率为50%。
“50%的概率”是一个统计概念,仅对大量重复事件有意义。当原子数量“巨大”时,在T时间内将会有50%的原子发生衰变。
半衰期的计算公式:
从半衰期的定义出发,结合等比数列概念,我们知道,经历N个半衰期后,剩余的质量为:
m=M(1/2)^(t/T)。
其中M为反应前原子核质量,m为反应后原子核质量,t为反应时间,T为半衰期。显然,N=t/T。
概述:
(1)半衰期的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大量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该元素的半衰期。
(2)半衰期的意义:反映了核衰变过程的统计快慢程度。
(3)半衰期的决定特征:只由核本身的因素所决定,而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半衰期
什么是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从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也是血
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药物半衰期可以反映药
物在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通常情况下,每一药物各有固定的半衰期,
常用的半衰期是一个平均数。各种药物的半衰期差别很大,除了与药
物自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机体器官(肝、肾)的消除功能有关。一
般地说,正常人的药物半衰期基本相似,但如肝、肾功能低下时,药
物半衰期便会相对延长。药物半衰期可作为临床给药间隔长短的主要
参考依据,特别对肝、肾功能不健全者给药方案的调整有很大的参考
价值。半衰期长的药物,说明它在体内消除慢、停留时间长,服药的
间隔时间就要长些;反之,半衰期短的药物在体内消除快,给药间隔
时间就需短些。所以,有的药一日要服3~4次,有的药只需1~2次。
如果擅自将给药的间隔缩短或延长,就会引起药物蓄积中毒或药效减
弱。所以,按药物的半衰期确定给药次数比较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