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水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有的一个经历,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唾液腺还不完善,吞咽反射功能也在发育当中,加上幼儿半岁左右处于出牙期,唾液的分泌略有增加,且婴儿口腔浅,就会出现口水滴答滴答流不停的现象。
口水“流程”
一般来说,宝宝流口水属于阶段性现象,有一定的规律性。刚出生的新生儿,分泌的口水量其实不多,约50~80c.c,仅够滋润口腔,等到宝宝到了3~4个月大后,随着生理需求发展与成长发育,1天约可分泌出200~240c.c左右的口水量,到5个月后,才显著地增加。
0-3个月:口水少
新生儿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加上此时宝宝大多是母乳或乳类喂养,并不需要唾液酶帮助消化,因此不会 *** 唾液腺分泌。
4-6个月:口水渐增
此阶段开始给宝宝添加副食品,米粉等淀粉类食物会 *** 唾腺分泌,至宝宝5-6个月时唾液分泌明显增多。但宝宝口腔容积相对较小,吞咽反射功能发育也还不完善,无法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唾液,因此会出现口水外流的现象。
7-18个月:口水氾滥
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恰好处在宝宝的萌牙期。乳牙萌出时顶出牙龈,除了齿龈肿胀,会让宝宝有不适反应,也会 *** 到面部的三叉神经,进而增加唾液的分泌量。
2岁之前:停止流口水
大部分宝宝在1岁半,最晚2岁之前,因度过长牙阶段,且口腔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嘴边也不再湿乎乎的了。但也有一些宝宝两岁以后还是不断地流口水。
小口水大作用
口水中内含多种酵素可帮助宝宝分解、消化淀粉类食物。 保护宝宝的口腔黏膜免遭病菌侵犯,且可在牙齿的珐质上形成一层无细胞成份的薄膜,有助于防范蛀牙的发生。 带走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维持口腔与牙齿整洁。 保持宝宝口腔潮湿,保护口腔内的黏膜组织。 促进宝宝咀嚼,并可润滑食物及喉咙,帮助吞咽功能的完善。 可 *** 味蕾,提高宝宝的进食欲望。 可促进嘴唇和舌头的运动,有助于说话。口水流太多对宝宝可能造成的伤害
一般而言,宝宝流口水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反倒是生病发烧、脱水的宝宝口水的分泌量会明显的减少,形成口干的现象。但由于宝宝的皮肤较薄,血淬循环也比较丰富,而口水中又含有一些具有腐蚀性的消化酵酸,故当流出的口水一再 *** 宝宝的嘴角、脸庞、脖子,甚至前胸部时,很容易让皮肤的角质层被腐蚀,或是因为潮湿而导致霉菌感染,产生发红或湿疹、发炎等症状,就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宝宝流口水护理
妈妈应该经常帮宝宝擦拭流出来的口水,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以避免湿疹的发生 ——
1 、口水巾: 宝宝口水巾要求质地柔软,吸水性强,以棉质为佳,要经常洗烫并晒干。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伤害宝宝细嫩的皮肤。
2 、 围兜兜 : 给宝宝戴兜兜,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3 、清洁: 宝宝的上衣、枕头、被褥常常被口水沾溼,要勤洗勤晒,以免滋生细菌,并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4 、保养: 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的地方,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尽量避免用含香精的湿纸巾擦拭宝宝脸部,以免 *** 肌肤。
5 、勿捏脸: 捏宝宝的脸颊会 *** 唾腺分泌,加重宝宝流口水情况,需尽量避免!
疾病引起的流口水
并非所有的流口水都属于正常情况,某些时候宝宝流口水是疾病的征兆 ——
宝宝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围出现水泡、口腔有溃疡、拒食烦躁等,有可能罹患了口腔炎。 流口水同时并发发烧、咳嗽、流鼻水等症状,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因咽喉红肿不适,导致宝宝吞咽困难。 宝宝有持续性不明原因的发烧〈且温超过38度〉。除口水很多以外,也很容易流汗,但泪水量却很少或完全没有,皮肤出现一些斑点,表示宝宝可能罹患一种先天性自律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 宝宝平常就显得全身软弱无力,平常喝水或吸奶时吸力较差,空易呛到,运动发育缓慢、智力发育不全、痴呆、行为异常,此时应怀疑宝宝是不是有先天性脑部疾病、周产期或后发性的脑部伤害,例如脑性麻痹、智能不足或新生儿窒息等。 副食品选择:依宝宝成长阶段的需求来给予副食品是很重要的!在宝宝开始长牙时,可尝试喂食带颗粒的稀饭,或是米饼等固体食物,设法提高宝宝的咀嚼能力。 搭配合适餐具:开始添加副食品后,建议使用汤匙,帮助训练上下唇如何闭合,一岁后,可进一步以吸管或学习杯加强宝宝唇部的训练。 小游戏辅助:小宝宝可吹小纸片、卫生纸,大一点的宝宝可吹泡泡、纸卷笛训练吹的能力;在宝宝嘴唇涂上他爱吃的食物,让他想办法运用嘴唇吃到东西,也可加强宝宝抿嘴能力!小儿流口水,书面语称为流涎,大多属正常生理现象。
唾液分泌的调节一是靠口腔内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经中枢的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时唾液分泌渐增,而个别婴儿分泌能力较强,会流口水。至6至7个月时,婴儿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经也会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儿口腔容量小,不会吞咽、调节口腔内的口水,于是积储后会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经支配,幼儿也可因脑发育尚未完善,对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
1岁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流涎便较少发生。到小儿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进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
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流口水,则可能是病理性流涎而非生理性的了。这可能是神经或内分泌方面发育不好,或口腔内有炎症以及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必须进行诊治。例如:口腔粘膜发炎时,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也会增多,有的还带有黄色或淡红色粘液,有臭味,这时应到口腔科诊治;孩子患感冒、伤风,呼吸不畅时,常用口呼吸,也会导致流口水。还有个别孩子,因大脑智力发育不全或有内分泌系统病变,也可表现为流口水,这时应到小儿科就诊。
婴儿出生6个月以后,可将小粒冰糖放入口内,使其逐渐养成吞咽唾液的习惯。合理喂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强抗病能力。改变用力亲吻和手捏小儿颊部的不良惯。
对于流涎的孩子,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应该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纸巾擦掉口水。衣领、衣襟要勤换、勤洗。保护下颏、前胸皮肤,可垫干净沙布或用围嘴等。如果唇周、下颌及颈部皮肤已呈潮红,糜烂甚至脱皮者,应常用温水洗净局部,再涂上少许软膏或油剂。
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即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正常成人一昼夜大约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这样大量的口水,几乎全被不自觉地吞咽下去,所以不会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卫生。
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小儿到5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由于婴儿口底较浅,又不会节制口腔内的口水,加之小儿吞咽功能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婴儿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容易流出来;另外,婴儿5~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时对三叉神经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这些都属生理性的,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除,一般无需治,切忌乱投医。
但是,如果孩子平时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应去医院检查治疗
宝宝流口水有个过程。新生儿时期的宝宝是不会流口水的,因为他们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的唾液较少,宝宝嘴里没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时宝宝的主食是奶或流质食品,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宝宝长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频繁的时期,乳牙萌出时,小牙顶出牙龈向外长,会引起牙龈组织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
因此,小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因口腔内有黏膜保护,不致侵犯到深层。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宝宝流口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2、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最好给孩子围上围嘴,以防止口水弄脏衣服。
3、给宝宝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质地柔软,以棉布质地为宜,要经常洗烫。
4、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另外,孩子趴着睡觉,流口水时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只是枕头要勤洗勤晒,以免里面滋生细菌。
意见建议:宝宝流口水大多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6个月—7个月的宝宝开始长牙,也就开始吃辅食了,而食物常常会刺激神经、唾液腺等,就会使口水分泌量增多,加上宝宝的口腔容量较小,不会及时吞咽、调节,于是口水积多后,就容易使宝宝流口水。随着宝宝的长大,口腔功能的完善,这种流口水的现象会自行中止,所以一般不需要治疗。 发育较快的孩子一岁半时就会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两岁之前,也会因为肌肉运动功能的成熟,逐渐有效地控制吞咽动作,嘴边也不再湿嗒嗒了。 你的宝宝现在1岁多,还处在流口水的阶段 。但当口水外流到皮肤时,则易腐蚀皮肤最外的角质层,导致皮肤发炎,引发湿疹等小儿皮肤病。所以宝宝流口水时要随时为他擦去口水。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 如果流口水比较严重,则有可能是宝宝的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发育得不好,或是口腔有炎症、宝宝消化不良等,就必须及时进行诊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