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具有哪些特点, 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是很脆弱的,需要宝爸宝妈们好好护理,稍不小心很可能导致宝宝受伤。而新生儿的到来很多家长是很开心,却对于小宝宝的照顾却完全没有经验,以下分享新生儿具有哪些特点。
新生儿具有哪些特点11、外观特点;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皮肤表面有一层薄白色胎脂。足月儿胎毛不多,仅在户部或额面、骶尾部可见;胎毛多,未脱落表示未成熟。由于新生儿的皮肤细嫩,毛细血管丰富,保护功能不强,稍不注意容易损伤,细菌感染后容易发生脓疱疮、疖肿和其它病症。
新生儿头颅较大,头长占身长1/4,颅缝可能未闭或颅骨边缘重叠(为产道内受挤压所致)口腔粘膜光滑薄嫩;牙龈及上腭可见白点为上皮珠,粘液腺阻塞,对吸吮无妨,不可挑破。
2、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因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过多,故须对新生儿注意保暖,防止低体温,以免引起硬肿症。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自身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在炎热季节,或室温过高,摄入水分不足情况下容易出现发热。突然高热,称为“脱水热”。
3、体重。新生儿由于排胎粪,皮肤也开始排泄水分,一般吃奶又较少,在出生后4-5天内,会出现重量性的体重下降,约下降出生时体重的3-9%,随后体重逐渐回升,大约在第10 天左右又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喂养不当或奶量不足,疾病存在都可影响体重的增长。
4、新生儿黄疸。生后2-3天的新生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有的.全身皮肤显著发黄,有的则较轻微,大都于生后8-10天消退,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是因为:
(1)在胎儿时期,氧气比较缺乏,因此血液中有更多的红细胞来补偿生个红细胞含氧的不足。出生以后,新生儿已能自己吸氧,不再需要过量的红细胞,于是过量的红细胞被破坏,产生了过量的胆红素。
(2)肝功能尚未成熟,不能把全部过量的血胆红质变为肝胆红质,以致堆积在血液中,把皮肤和粘膜染成黄色。黄疸的出生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黄疸较重,皮肤黄色迟迟不退,应就医诊疗。
5、新生儿消化道。新生儿的胃最初只能容不足30毫升的流食,两周内可逐渐增到50毫升左右,新生儿胃容量小,胃的位置呈水平位,故常见新生儿哺乳后溢乳或吐奶。出生后12 小时开始排出粪便,呈深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称为“胎粪”,它是胎儿在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角化上皮和肠道分泌液、胆汁等混合物,以后随着哺乳,转为过渡性粪便,逐渐转黄色,胎粪约于3-4日内排尽。若出生后24小时尚不见胎粪排出,应检查婴儿肛门、腹部,有无肛门闭锁或其他异常。
新生儿具有哪些特点21、外表特征——出生时哭声响亮,四肢屈肌张力高,皮肤红润,胎毛少,覆盖有胎脂,耳廓发育好,乳晕明显,可摸到结节,指甲长过指端,足底皮纹多,男婴睾丸已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完全遮蔽小阴。
2、皮肤黏膜及脐——皮肤薄嫩,血管丰富,易感染,脐带生后1~7天后脱落。
3、体温——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功能差,易随外界温度变化。
4、呼吸——呼吸中枢不成熟,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节律不规律,40~45次/分。
5、循环——心率快,约l20~140次/分。且波动较大,范围在90~160次/分之间。
6、消化——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紧张,易发生溢乳,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墨绿色胎粪,3~4天后转为黄色粪便。
7、泌尿——肾功能差,易发生水肿或脱水。一般在24小时内排尿。
8、神经——新生儿脑相对较大,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常出现无意识、不协调的活动。足月儿出生时已具备一些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新生儿有神经系统疾病时,这些反射才能消失;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
9、免疫——可由胎盘从母体获得IgG,数月后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特别是分泌型IgA缺乏,故新生儿易患各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新生儿具有哪些特点3新生儿呼吸特点
新生儿肋间肌薄弱,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新生儿呼吸运动比较浅表,但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约40次,所以每分钟呼吸量并不比成人低。出生后头两周呼吸频率波动较大,这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新手爸爸妈妈不要紧张。如果你的新生儿宝宝,每分钟呼吸次数超过了80次,或者少于20次,就应引起重视了,及时去看医生。
新生儿循环特点
胎儿娩出,脐血管结扎,肺泡膨胀并通气,卵圆孔功能闭合,这些变化都使新生儿的血液循环,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诞生后最初几天,宝宝心脏有杂音,这完全有可能是新生儿动脉导管暂时没有关闭,血液流动发出声音,父母不要大惊失色联想到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血液多集中于躯干,四肢血液较少,所以宝宝四肢容易发冷,血管末梢容易出现青紫,因此要注意新生儿宝宝肢体保温。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生后24小时内,心率可能会在每分钟85~145次之间波动生后一周内,可在每分钟100~175次之间波动生后2周至4周内,可在每分钟115~190次之间波动。许多新手爸妈常常因为宝宝脉跳快慢不均而心急火燎,这是不了解新生儿心率特点造成的。
新生儿睡眠特点
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相对长一些,每天可达20小时以上晚期新生儿睡眠时间有所减少,每天约在16~18小时左右。日龄增加,睡眠时间减少。
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大多不分昼夜,而晚期新生儿如果妈妈有意在后半夜推迟喂奶,一次睡眠时间可延长到五六个小时。但新生儿糖源储备少,延长喂奶间隔,容易导致低血糖,所以新生儿期,喂奶间隔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新生儿采取仰卧位睡姿最合适。俯卧睡姿可以在新生儿觉醒状态下,有妈妈看护方可尝试,以促进大脑发育,锻炼胸式呼吸。侧卧睡姿很容易转变成俯卧睡姿,如无人呵护,极易造成新生儿猝死,酿成不幸。
新生儿仰卧溢乳时,应迅速把宝宝变为侧卧,并轻拍其背,避免奶液呛入气管。新生儿不能自己单独睡眠,要与妈妈同睡,以降低新生儿猝死发生率。
新生儿泌尿特点
新生儿膀胱小,肾脏功能尚不成熟,每天排尿次数多,尿量小。正常新生儿每天排尿20次左右,有的宝宝甚至半小时或十几分钟就尿一次。新生儿尿液的正常颜色应该是呈微黄色,一般不染尿布,容易洗净。如果尿液较黄,染尿布,不易洗净,就要做尿液检查,看是否有过多的尿胆素排出,以便确定胆红素代谢是否正常。
新生儿肾脏功能还远不成熟,排出钠的能力低(一岁以内的小儿都是这样),所以母乳喂养的妈妈,要适当减少自身盐的摄入量。新生儿肾脏的浓缩功能也相对不足,喂养时如果乳汁较浓,就可能导致新生儿血液中尿素氮含量增高。尿素氮是人体内有毒物质,对新生儿
一般小宝宝应当三个月就可以刚开始把尿了。把尿时,母亲一定要留意抱小宝宝的姿态,要适当些,千万不要由于小宝宝很小,而一不小心将小宝宝扭到。
还提到了需要给孩子把尿这个问题,过去人们带孩子,早早就给孩子把尿,原因是通过训练,给孩子形成了习惯,早早就不需要照顾尿床、尿裤子了。其实,80年代的孩子就是这样长大的,那时纸尿裤很少。最近,我看到一个头条视频,一个爸爸教他3岁的女儿 "去换尿布"。这个可爱的小女孩撅着小嘴这么做了。在澳大利亚,脱掉尿布是很自然的事。有些孩子在7岁时还穿着尿布。
首先,婴儿时期泌尿系统和中枢神经调节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婴儿的膀胱粘膜很嫩,膀胱肌层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而输尿管短而直,又埋在膀胱粘膜下,因此抵抗尿液反流的能力差,容易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即经常 "谁也说不清"。正常的膀胱排尿功能是由脑脊髓控制的,而婴儿则不同,他最初的排尿不受此控制,而完全靠膀胱调理,即比较随意,不受控制。
为什么现代的育儿方式不提倡撒尿?婴儿排尿的生理决定,不是为了排尿。排尿的生理基础是婴儿,婴儿几个月的时候,如果父母把自己的尿留给婴儿,婴儿不搭理你,虽然你用""哨子 "暂时引导排尿,但是,以后的事情,怎么排尿还是有的,因为孩子太小,各方面发育不良,所有的基本生理活动靠反射活动,并不是由大脑控制。不利于宝宝排尿反射的形成:宝宝排尿是由条件反射完成的,如果尿多,特别是夜间尿频,不仅会引起宝宝的本能抵抗,最重要的是扰乱宝宝形成膀胱储尿反射的秩序建立。
同时,频繁排尿也打乱了宝宝逐渐形成的生活规律,容易造成孩子的烦躁。危害孩子的髋关节发育,孩子出生后髋关节还没有很好的发育,一般到了3~4个月,就要对髋关节进行筛查,经常给孩子排尿,大人的两只手把孩子的腿掰开,使孩子的髋关节外翻,股骨头和髋臼不能处于同心圆内,会造成孩子的髋关节脱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