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的发生机制包括致热原性发热及非致热原性发热,其中致热原性发热又包括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包括病毒、微生物及体内的炎症因子等,非致热原性发热一般包括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患者患有产热过多的疾病及散热减少的疾病。
低热的病因可以根据感染和非感染进行分类,感染为外部微生物的感染,非感染包括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血栓、颅内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低热的症状根据发热的时期不同也会不同,发热的时期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及体温下降期,三个时期除均伴有发热外,还存在特殊症状。
低热的治疗主要是诊断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一般不考虑使用退烧药物,对于持续低热者可考虑适当的使用物理降温。
对于经检查无法确定低热原因,且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者,可以仅进行定期随访,不做特殊处理。
可能会引发低烧的因素:
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引发持续性低热。
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均会引起发热。
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导致发热。
血栓及栓塞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和肢体坏死等,通常称为吸收热。
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等,为中枢性发热。
皮肤病变:皮肤广泛病变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发热,见于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慢性心力衰竭使皮肤散热减少也可引起发热。
女性,32岁。发热、盗汗伴腹痛3个月。患者近3个月反复出现脐周痉挛性疼痛,多于进餐后加重,排便后缓解,自服头孢类抗生素,疗效不佳,每日排大便1-2次,粪便呈糊状,感午后低热(未测体温)、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约5KG,为进一步诊治入院。自发病以来,饮食减退,睡眠差,小便正常。
既往无结核病、胃肠疾病、糖尿病、肿瘤病史,无传染病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史。
查体:T 37.8度,P 90次/分,R 19 次/分,BP 100/70mmHg,无力体型,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未闻及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腹部平坦,高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触及腹部包块,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 93g/l,血沉60mm/l,粪便镜检及隐性均阴性。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影像学检查:消化道钡餐检查示升结肠近回盲部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结肠镜检查发现升结肠近回盲部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镜下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示结肠黏膜呈慢性炎,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初步诊断:肠结核,贫血。
诊断依据:
1.肠结核
(1)青年女性,慢性病程。
(2)临床表现:腹痛、右下腹压痛,伴有低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
(3)辅助检查:血沉快。X线钡餐检查发现升结肠近回盲部有跳跃征;结肠镜检查发现升结肠近回盲部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取活组织病例检查示结肠黏膜呈慢性炎,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4)PPD试验强阳性。
2.贫血
(1)贫血貌
(2)血红蛋白93g/l
(二)鉴别诊断
1.克罗恩病 无结核毒血症表现及其结核菌感染的证据。病变多见于回肠末端,且呈节段性分布。无干酪性肉芽肿形成是其特征性病理改变。若诊断困难可行抗结核试验治疗。
2.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 既往有相应感染病史。常见脓血便。粪便常规或孵化检查发现有关病原体。结核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进一步检查
1.应短期复查结肠镜,活检如见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或结核分支杆菌具确诊意义。
2.必要时可行抗结核治疗,如抗结核治疗(2-6周)有效,可作出肠结核的临床诊断。
(四)治疗原则
1.休克与营养 是治疗的基础。
2.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3.对症治疗 腹痛可用抗胆碱能药物。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需进行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病情分析:您好,一般肠结核主要症状为持续性低热,盗汗、消瘦,腹痛及腹泻或者便秘等情况,一般主要由肺结核而来。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意见建议:建议可以行肠镜检查可以明确,一般肠镜的肠结核位于末端回肠,诊断明确后,需要及时的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祝您健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