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体内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糖类,然后再是脂肪?

宝宝妈妈2023-05-02  26

因为在体内脂肪极难被分解,所以脂肪成为体内的储能物质。而葡萄糖容易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因此,葡萄糖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正常情况下,人每天摄食之后,都有一部分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些在肝脏肌肉中转化为糖原。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因消耗而降低时,肝糖原就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维持血糖浓度。但当人处于长时间的出于饥饿状态时,身体由于缺乏糖原,会有一些脂肪分解,以维持生命活动。但由于人没有摄食,而体内的蛋白质还要正常地分解更新,所以人就会由于缺乏某些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导致缺乏营养,而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导致患病。

所以一旦体内依赖脂肪功能,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可能要受到影响。

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采纳。祝您健康

因为脂肪和糖类的化学组成成分不同啊

糖类代谢 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此外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食物中的淀粉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以后,有以下三种变化:第一,一部分葡萄糖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第二,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除了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被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当血糖含量由于消耗而逐渐降低时,肝脏中的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且陆续释放到血液中,以便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肌肉中的肌糖元则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第三,除了上述变化外,如果还有多余的葡萄糖,这部分葡萄糖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使它们肥育,就是因为糖类在它们的体内转变成了脂肪。用填喂的方法使北京鸭在较短的时间内肥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脂类代谢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脂肪(甘油三酯),同时还有少量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和胆固醇。

脂肪 食物中的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经过消化,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被吸收以后,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在各组织器官中发生以下两种变化:第一,在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储存起来,常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存在。第二,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再度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等,然后直接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或者转变为糖元等。

1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分别是17.15千焦、38.91千焦和17.15千焦。因为脂肪无法直接分解为能量,而糖元可在能量短缺时迅速分解供能,血糖过高时迅速合成糖元.另外,糖类还可直接从食物中大量获得,及时补充能量。

所以,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而脂肪是主要储能物质

补充:脂肪是一种长期储存能量的方式,而糖类不能长期储存.当体内有糖的时候先消耗糖,无糖的时候就要来分解脂肪提供能量.所以说糖是主要利用物质,而脂肪虽储存了大量能量,却只能在特定情况下被利用.

在人体内物质利用顺序是这样的:糖类 脂肪 蛋白质

1.因为糖类转化快 能更快的被人体利用

2.部分细胞只能代谢糖类而不能代谢脂肪(脑神经细胞只能利用糖类分解来获得能量)

3.脂肪的氧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而糖类在有氧无氧的情况下都能氧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61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