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骨骼数量多于成年人。婴幼儿由于一些骨骼尚未融合连接成一个整体,例如,成人的髋骼是一块整骨,而婴幼儿的髋骨是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连接在一起的,到7岁左右才逐渐骨化融合成为一块完整的骨头。
3、骨骼柔软易弯曲。婴幼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骨骼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因此,婴幼儿可以做许多成人无法做的动作,如婴幼儿能吃到自己的脚指头,但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变形、弯曲。
4、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新生儿出生时头部骨头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在颅顶前方和后方有两处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覆盖,分别称前囱和后囱。婴幼儿的骨缝要到4~6个月才能闭合,后囱在3个月左右闭合,前囱到1.5岁左右才闭合。
5、脊柱的生理弯曲。孩子出生时脊柱是直的,弯曲是随着动作发育逐渐形成的。一般婴幼儿在3个月左右抬头时出现颈曲, 6个月能坐时出现胸曲,10~12个月学走路时出现腰曲。7岁前形成的弯曲还不是很固定,当儿童躺下时弯曲可消失。7岁后随着韧带发育完善后,弯曲才固定下来。
6、腕骨的钙化。孩子出生时腕部骨骼均是软骨,6个月左右才逐渐出现骨化中心,10岁左右腕骨才全部钙化完成。因此,婴幼儿的手部力量小,不能拿重物。
7、关节发育不全。婴幼儿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容易发生关节脱臼。
8、足弓尚未形成。婴幼儿的脚没有脚弓。到了站立和行走时,才开始出现脚弓。由于婴幼儿的肌肉力度小、韧带发育不完善,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或经常不活动可导致脚底的肌肉疲劳,韧带松弛,出现扁平脚,影响行走和运动。
9、肌肉力量小。婴幼儿肌纤维细,肌肉的力量和能量储备少,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发生疲劳,不能负重。
10、肌肉发育顺序。婴幼儿的肌肉发育是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先发育颈部肌肉,然后是躯干,再四肢。先发展大肌肉群,如腿部、胳膊;再发展小肌肉群,如手部小肌肉。因此,婴幼儿先学会抬头、坐、立、行、跑、跳等大动作,手部的精细动作要到5岁左右才能完成。
当孩子磕碰摔倒时妈妈该怎么做
当孩子磕碰摔倒时妈妈该怎么做,父母在工作之余应该多多关心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也会有烦恼,幼儿时期所受的教育可能会影响未来,宝宝对于新奇的事物都是很好奇的,下面跟大家分享当孩子磕碰摔倒时妈妈该怎么做。
当孩子磕碰摔倒时妈妈该怎么做1
前几天我带着儿子去公园散步,看到一对母子。宝宝1岁多的样子,还在摇摇晃晃学步,妈妈总是跟在后面。宝宝走着走着,忽然就摔倒了。妈妈赶紧抱起来,对着地面打了好几下,然后很心疼地摸摸孩子的头,抱起宝宝不让他继续学步了。
看完很是感慨。我记得我儿子1岁左右的时候,已经走得很好了,他学步的时候,经常摔着磕着流血了。那时候他奶奶也是这样,总是第一时间把他抱起来,拍桌子怨地面地哄,我看不下去了,跟她说孩子不要那样教,让他自己站起来继续走,这样宝宝才能更好地学步,性格才会好。他奶奶后面才慢慢地改,所以宝宝走得比同龄人都要好,即便摔倒了也不怕,懂得自己站起来,现在性格也很好,像一个小小的男子汉!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得是孩子摔倒时,不同妈妈的做法↓
美国妈妈:第一时间不会去把孩子扶起来,而是跟宝宝说“宝贝,勇敢的站起来继续走。”
俄罗斯妈妈:即便孩子再怎么哭闹,也是很坚定地不去把孩子抱起来,直到孩子自己站起来为止。
非洲妈妈:不去扶他起来,而是自己做示范,一次次地爬在地上,然后做爬起来或是站起来的动作,直到孩子去模仿妈妈独自爬起来。
日本妈妈:妈妈会说,“儿子,你再重新走一遍!”于是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结果儿子走第二遍时,没有再碰到茶几了。
中国妈妈:一般都会心疼地抱起宝宝问疼不疼,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指着桌子说:都是“这个桌子”不好,让俺宝宝摔倒了,妈妈打“这个桌子”给宝宝出气,于是妈妈就使劲地拍打“那把桌子”。有时候孩子也会跟着去打一下桌子,然后就不哭了。
不同国家的妈妈做法各不相同,但是,外国妈妈都有一个相似点,那就是不打不怨客观的事物,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在摔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
而中国妈妈恰巧相反,把孩子摔倒磕碰的责任推在客观的事物上,第一时间把宝宝抱起来哄。
这种方法好像屡试不爽,但是你造吗,这样会教出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
可能有些杠精会说,孩子还小啊,懂什么?等到他大了,自然会懂得那些所谓的道理。况且摔倒本来就很疼了,你还忍心不去抱他起来吗?
我相信,没有哪个妈妈是不疼爱孩子的,但是看到孩子磕碰到而选择不去扶起来不去打桌子并不是一种冷漠做法,相反是在锻炼孩子的意志。
因为如果你总是去打桌子怨地面,那么孩子会以为错在桌子地面,而不是他自己。这样下次他还有可能在同一个地方上摔了磕碰到。
妈妈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儿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当他慢慢长大,遇到一些挫折时,他不会去寻找自身的原因,而是一味找借口去推脱自己的责任,这样是非常可怕的。
孩子性格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今天宝宝摔倒了你跟他说是地面的错,他长大后,也会把失败归咎于他人而非自己。
所以,妈妈们,别以为这是一件小事,别觉得我是危言耸听。从现在开始,当宝宝摔倒了磕碰到了,请不要再去打去怨客观的事物,让宝宝明白是自己的错,并且鼓励宝宝自己站起来,这样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当孩子磕碰摔倒时妈妈该怎么做2孩子的胳膊很容易脱臼是为什么呢?
很明显,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是很脆弱的,孩子的小身子骨可受不了大人那么大的力气,那胳膊脱臼的事情,也是会经常发生了。而且一旦孩子的胳膊脱臼过一次,那以后成为习惯性脱臼的可能性就很大。所以,家长注意拉孩子的时候要小一些力气,还有就是给孩子平时多喝一些牛奶,它里面的营养物质,有助于孩子的骨头健康成长发育。
那孩子摔倒之后要怎么办呢?
事前观察
家长要先看孩子摔倒之后,有没有压到胳膊,如果有压到胳膊的话,家长要先轻轻的帮孩子把胳膊拿出来,如果孩子这个时候已经不愿意举胳膊,或者胳膊伸出来的时候,已经疼痛了,那家长要注意了,孩子胳膊脱臼的可能性很大了。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要勉强孩子了,先帮孩子站起来再说。
双手扶孩子
家长帮孩子站起来也是讲究方法的,怎么说呢,家长最好不要单手拉孩子的胳膊,而是用双手把倒在地上的孩子给扶起来。家长可以双手抱住孩子的胳膊下面,也可以两只手抓住孩子的两个肩膀,然后不要用太大的力气,把孩子从摔倒的状态,安置到站立的状态。这样的话,孩子不会被家长第二次伤害了。
事后观察
在孩子站立起来之后,家长要检查一下孩子有没有胳膊脱臼,如果孩子不肯举高手,或者是举高手有困难,再或者是举高手的时候伴随着疼痛,那家长最好带孩子去看一下医生。让医生进行专业的判断。如果孩子胳膊脱臼的话,专业的医生只需要几个动作,就能使孩子没有痛苦了。
建议
家长们,孩子摔倒之后,最好不要盲目的一只手去拉孩子的胳膊,那样的话,小心孩子的胳膊是被你人为的给弄脱臼的,那样对孩子来讲就太残忍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