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尿液中尿素氮少的原因

宝宝妈妈2023-04-25  42

也就是与营养不良有关,如动物瘦肉、鸡蛋、牛奶以及与大豆制品,如豆腐干的摄入减少有关。尿素氮偏低,与脾虚、腹泻、胃肠吸收功能差有关。尿素氮偏低,与大量饮水稀释有关,此时会导致化验结果尿素氮偏低。尿素氮偏低,与肝脏疾病有关,也就是与肝合成障碍有关。尿素氮偏低,与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有关。所以家禽尿液中尿素氮少。

先跟你介绍一下什么叫渗透压(也叫渗透势)

渗透势即半透膜两侧溶液水势之差。在同温同压下,每偏摩尔体积水的自由能与1摩尔纯水的自由能之差,称为水势,用符号ψw表示。在植物生理学中,水势是指每偏摩尔体水的化学势(μw)与同温、同压、同一体系中纯水的化学势(μw0)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的商。

水势可用希腊字母普西来表示。除以偏摩尔体积后,以能量为单位的化学势就改换成了以压力为单位的水势,其单位为bar或Pa,换算公式为1bar=100000Pa。

水势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水分移动的趋势。水分总是从高水势的地方流向低水势的地方纯水的自由能最大,化学势最大,水势也最高。它的绝对值是不能测定的,但可以认为地将常温常压下的纯水的水势定为零。当在纯水中加入溶质后,溶液中水的自由能下降,溶液的水势就成为负值。溶液越浓,水势越低,负值越大。例如培养液的水势约为-0。5MPa,1mol/L的蔗糖溶液的水势大约为-2。27MPa。

笼统地说,细胞的水势受以下三个组分的影响:

1 溶质势 细胞中溶解有大量的溶质,特别是液泡里,含有糖 氨基酸 无机离子等。溶质势就是细胞内这些溶质引起的水势变化。

2 压力势 各种外加压力的影响。如周围细胞的挤压,蒸腾的木质部中的负压等。细胞壁使水势提高,细胞大量失水时水势降低。

3 衬质势 除液泡外的物质,如原生质 细胞壁等使水势发生的变化,为负值。

总的来说,渗透势是一个涉及物理化学的很复杂的问题。你今后如果在大学里学化学或生物的话应该会学到。以上只是简略内容。高中范围内,你只需要知道渗透压与浓度有关。至于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与尿素溶液谁的渗透压高,这高考不会考,你也不用管。

如果你对上述解释中部分名词不清楚,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解释:

自由能:自由能 free energy 在物理化学中,按照亥姆霍兹的定容自由能F与吉布斯的定压自由能G的定义,G=F+PV (p为压力,V为体积)。在生物的反应中,因为△(PV)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两者是相同的。只有这样,F的变化△F=△U-T△S才成为主要讨论的问题(U、T、S分别是该系统的内能、绝对温度、熵)。△F给出了生物反应中释放出来可用于做功的能量上限。其变化量(一般用△G*表示)在生物学上使用时必须注意下列事项:(1)水的活度,可随意设为1.0进行计算:(2)因[H+]=1M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一般认为[H+]=10-7M(pH7),为了区别其符号写成△G0′;(3)例如反应,因各种成分并非标准浓度(1M),把实际浓度代入下式后其值△G′就有问题了;(4)在共轭反应中,要注意各种成分反应的变化量之和;(5)把△G0改为用平衡常数(Keq)表示,往往是很有用的。

平衡常数:对于一般可逆反应

aA + b B ======可逆==== gG + hH

平衡时

K=( (G)^g * (H)^h )/( (A)^a * (B)^b )

其中

(G)(H)等表示 物质G、H的浓度

K是平衡常数

上述: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的连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幂的连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幂指数为化学计量数

改变温度,K的值会发生变化。

尿崩症(diabetic insipidus)是指抗利尿素分泌不足或肾小管对抗利尿素失敏感,以多尿、烦渴、尿比重下降为特征的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下丘脑性和肾性两类。

下丘脑性尿崩症。因肿瘤、囊肿、肉芽肿、颅脑外伤及手术操作等使垂体受损。

肾性尿崩症。肾病及纤维变性等原因,使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缺乏腺苷环化酶,对抗利尿素失去敏感性。

多数为突然发病,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多尿和烦渴,每天饮水量超过100毫升/千克,排尿量大于50毫升/千克。

尿比重降低到1.001~1.006(正常犬、猫为1.015以上),尿液渗透压只有正常(400mOsm)的1/2。

多尿常导致机体脱水,甚至昏迷和死亡。患病犬、猫可能伴有下丘脑机能障碍、颅脑外伤或肾脏病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read/58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