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颅缝:动物的颅骨碎片上的颅缝较平直,常为直线状或小锯齿状。人类颅骨碎片上的颅缝曲折明显,常为波浪状或由不规则的波折曲线构成,在颅缝的附近常见滋养孔。
2. 颅骨断面:动物颅骨的断面,可见内外骨板较厚,板障结构不发达,内外骨板间没有窦状结构,多为骨密质结构或觐见很小的不规则结构骨腔。人类颅骨碎片,内外骨板较薄,内外骨板之间窦状结构发达,可见典型的颅骨板障结构。
3. 颅骨内板:动物颅骨碎片上的骨内板内面光滑致密,很少见到血管即神经的压迹。人类颅骨碎片上常可见到凹陷的条索状的压迹。
有的颅骨残片体积尽管很小,但颅骨残片上保留有人类特有的解剖学结构如鼻骨、上下颌体、齿槽、颏结节、乳突等结构,即可确定颅骨残片属于人类。
(二) 骨盆的区别
1. 耻骨:动物的耻骨结合部大而长,呈片状,起到承担腹腔脏器的作用,相对来说耻骨上下支及闭孔较小。人类的耻骨结合部为骨盆的前壁,体积较小,相对来说耻骨上下支及闭孔较大。
2. 髂骨:动物的髂骨构成了骨盆的上部,是一狭长、粗壮的不规则形的棒状结构,主要起到固定下肢的作用。人类的髂骨构成了骨盆的大部,髂骨的髂翼相对较薄,呈扇形向两侧张开,起到承托腹腔脏器的作用。较薄的片状髂翼是人类特有的骨性特征。
3. 坐骨:动物的坐骨不发达,为后突性骨块,构成了骨盆下部的一部分,无坐骨结节,坐骨大切迹呈平直或弧形。人类的坐骨发达,为一类三角形的骨性结构,可见坐骨下端粗壮的坐骨结节及呈三角形的坐骨大切迹。
4. 骶骨:动物的骶骨上面,腰骶关节面呈横椭圆形,骶椎孔呈扁三角形,骶骨岬前突不明显。骶骨翼相对平直,上下关节突呈钩形,关节面在关节突的内侧。骶骨前面的椎体向盆腔内隆起。骶椎椎体呈长柱状,骶前孔呈椭圆形,椭圆的长轴与椎体平行,耳状面结构不明显。人类的骶骨呈等边三角形,盆腔内骨面较平,下端稍向内弯曲。耳状面结构明显。骶前孔呈横椭圆形。骶骨翼发达外突明显。
(三) 躯干骨的区别
1. 椎骨
(1) 寰椎:动物寰椎前结节较大、较平,呈蝴蝶形,前结节两侧边缘可见横突孔。上关节面向下深深地凹陷呈铲形,侧块不发达呈薄片状,侧块的后面可见横突孔,孔内可见两个开口,分别向前及向椎孔内。前后结节都十分粗壮,下关节面较大,两侧的下关节面彼此相连,与齿突关节面在前结节处相交。椎孔前端呈扁椭圆形,后端呈圆形。人类寰椎为一扁环形,齿突关节面小,椎体相对较小,椎孔相对较大。
(2) 枢椎:动物的枢椎上面管齿突呈铲形,上关节面为不规则形,左右、上下彼此相连,并与前关节面、齿突关节面融为一体。横突孔位于上关节面下侧,开口于椎管内。下关节呈三角形,横突不发达,下关节较垂直,棘突不发达呈扁平状。人类的枢椎齿突呈指状,突出于髁关节面之上,椎体相对较小,椎孔相对较大。
(3) 颈椎:动物的颈椎上面观椎体较小,类圆形,位于中央。颈椎横突前结节十分发达、呈片状,位于椎体前方。横突位于椎体后方外侧横突根部,横突不发达。上关节面位于椎弓后于椎体平行,棘突相对较小,椎孔形态大小与椎体相似,与椎体呈镜像排列。人类颈椎椎体相对较大,椎孔相对较小,横突发达,横突上可见横突孔。棘突较动物颈椎发达。
(4) 胸椎:动物的胸椎上面呈三角形,肋凹位于椎体外侧,横突向前朝向两侧展开,不发达。椎孔为类圆形,上关节突位于椎弓后部外侧紧贴骨面。棘突十分发达,平直向上。人类的胸椎椎体为类三角形,椎孔相对较小,肋凹位于椎体上下缘的外侧面,横突斜向外侧,棘突不发达。
(5) 腰椎:动物腰椎上面观,椎体呈扁蚕豆形,横突较长、平直,起于椎体1/2处。椎孔为扁椭圆形。横突关节面呈长方形,棘突较短。椎体上关节面呈柱状,下关节面呈钩突状翻卷,关节面位于翻卷的内侧面。椎体的上切迹较深,下切迹较浅平。横突扁,高度与椎体后缘平行。人类腰椎体较大,椎体相对较小,横突较短,棘突较长,并向下倾斜。椎骨上下切迹均呈半圆形。
2. 胸骨:动物胸骨位于胸腔下部,起到承托胸腔脏器的作用,因此动物的胸骨提及较大,呈长板片状,胸骨柄呈梭形,胸骨体呈条状、较长,剑突发达呈剑柄状。人类胸骨相对较小,胸骨柄呈类梯形,可见颈静脉切迹及位于颈静脉下切迹两侧的类椭圆形胸锁关节面,胸骨体相对较小,剑突不发达。
3. 肋骨:动物的肋骨较平直,在脊柱端肋小头结构不明显,肋骨体的上下缘肋沟结构不明显。人类肋骨第1、第2、第3肋骨由特别的解剖结构,第4到第8肋骨曲度相对较大,肋小头结构明显,肋骨体有明显的肋沟结构,下位肋骨的肋沟呈片状。
(四) 四肢骨的区别
1. 肩胛骨:动物的肩胛骨为类梯形的片状结构,梯形的顶端为关节孟,关节孟为类圆形,关节面较深,关节缘较厚。肩胛冈为直线形,隆起,下端近脊柱缘处有三角形的片状翻卷。人类的肩胛骨呈三角形,关节孟呈半月形,关节面较小而浅,肩胛冈肩峰端突出于关节孟关节面,并由喙突结构。肩胛骨上缘可见肩胛上切迹。
2. 四肢长骨:动物的四肢长骨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关节面相对较小,关节缘隆起明显,主要功能是使关节的稳定形增加。动物长骨的滋养孔多位于长骨的两端,因此动物的长骨常见有两个滋养孔,长骨的断端可见骨髓腔较小,骨壁相对较厚,而且厚薄不均匀。人类四肢长骨两端的关节面较大,球星关节面的曲度较小,关节面平滑,无隆起及凹陷,滋养孔位于骨干的中部。长骨断端骨干骨壁相对较薄,且厚薄均匀,骨髓腔相对较大,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较规则。
人类长骨两端的关节构造与动物完全不同,尤其是肘、腕、膝、踝等关节的关节面形态,与动物差异极大,如果发现人类特有的关节面,如桡骨小头、尺骨鹰嘴、腓骨小头等关节面,即可确定为人类骨骼。
3. 肢端不规则骨:肢端不规则骨主要包括掌、指骨及足趾骨等。动物的肢端不规则骨的关节面为柱状,关节面上常见平行的隆起或凹陷。人类的关节面为球柱状,关节面相对较大,而且光滑。指、趾的末节骨,奇蹄类动物为圆柱形,偶蹄类动物,如猪等,为立体三角形。人类的指、趾末节骨呈等腰三角形,甲床面相对光滑,指、趾腹面有粗糙的骨性突起。
由于人类腕、踝关节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构成腕、踝关节的骨都是人类特有的骨骼。
在生物学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欧美的白种人全身共有206块骨骼;而亚洲的黄种人比如我们中国人、朝鲜人和日本人,全身则仅有204块骨骼,威慑呢们我们少了两根骨头呢?是不是因此说明欧洲人比我们有优势呢?
首先就是这个进化的结果。据科学家分析,黄种人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减轻骨骼之间的摩擦负担,逐渐将耻骨、髂骨、坐骨之间的软骨合在了一起。而白种人并没有完成这个进化,所以比黄种人多出了两个小骨骼。不过,黄种人虽然少了这两个小骨头,但并不会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这个也不能说明黄种人就比白种人优越,只是因为进化导致的。
其次就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导致的结果。欧洲人在当时,处于比较寒冷的地方,这些地带终年严寒,地面冰雪很厚,几乎全年都被冰雪覆盖。为了适应这个地理环境,他们就进化的比较慢一些。而亚洲的环境气候比较适宜,温度相对舒适,所以,进化的就快一些,这样的结果就是亚洲人比欧洲人少两根骨头,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优劣无关!
第三个就是饮食习惯导致的。欧洲人的一半时牛肉配上酒,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严寒的气候,这样的搭配饮食导致他们的骨骼相对于亚洲人而言就比较强壮,有的人研究表明他们的脚趾骨比亚洲人多,为了更好的支持他们强健的体格,这是一家之言,我们姑妄听之即可。我们由于经常吃的面食,导致我们就比较短小精悍,这是饮食习惯导致的。
不管我们和欧洲人有着什么样的差距,我们都要用一种发展和长远得眼光来看人类得进化发展,所以差了两节骨头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我们在智慧上没有差距就可以了!
并不都一样,成人有206块骨头,但是人群中在这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的骨头要比欧美人少,大多数人只有204块骨头。而在欧美,绝大多数人有206块骨头。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脚上第5趾骨为2块骨头,不像欧美人有3块骨头。每只脚少1块,所以只有204块。男女一样的。
满意请采纳,O(∩_∩)O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