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行为一、注意力差,容易分心,难以完成任务,在幼儿园坐不住,来回走动,正常儿童的注意维持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延长的,一个即将入小学读书的儿童,有目的的注意时间应该达到15分钟左右。
一些父母比较溺爱孩子,总觉得孩子尚小,长大了自然会好,对孩子缺乏适当的行为约束,由此造成人为的注意问题。这一行为问题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也差,还会破坏课堂纪律。
常见问题行为二、偏食挑食,吃饭慢,不肯吃硬食物该现象往往由于父母的溺爱和纵容,以及缺乏科学的喂养方式所致。
短期内可引起儿童营养不均衡、体重较轻或营养不良,长期可因营养问题而导致影响身高、生长迟缓、贫血或微量元素锌的缺乏,此外,因长期咀嚼不良,还可造成口腔运动功能问题。
常见问题行为三、明显多动,幼儿园里面的儿童的多动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不是等到多动的儿童进入小学引起了学习困难或学校适应不良时,才被动地进行诊断和治理。
常见问题行为四、过分依恋,缠人这是一种胆怯和退缩的行为,这些儿童在幼儿园里面遇到困难容易放弃,适应性比较差,不容易展示自己的能力,生中,会感到害怕或不安全,常会出现与亲人分离的焦虑,在家里,却像一个小霸王。
常见问题行为五、孤僻,难与同伴交往大约在3岁时,儿童开始与同伴交往,这是一种社会能力,这种能力在今天的社会中尤为重要。
有些幼儿园里面的儿童不能和同伴做游戏或玩乐,在幼儿园里独自一人进进出出,旁若无人,即使暂时加入集体游戏,不一会儿便和同伴发生争斗,大呼小叫,不得安宁,这些儿童不愿与人交往,若不及时纠正,会出现交流或社会适应障碍。
1.分离焦虑。当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心理会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初入园时,不可避免地都会哭闹。为了减轻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和孩子短暂分开,告诉他们爸爸妈妈出去一下,但是两个小时后就回来。之后就一定要按时回来。然后慢慢地增加时间长度,也可以提前带孩子去幼儿园熟悉环境等。2.社交问题。3岁的孩子还处于自我为中心阶段,在家中又是焦点,而进了幼儿园之后,发现自己没那么受重视了,还有人和自己抢玩具了,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要注意帮助孩子习得社交技能,遇到冲突时引导孩子进行解决。
3.自理能力。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年龄小,所以很多事情都包办代替,导致孩子进了幼儿园还不能自己如厕、进食、穿脱衣服、收拾物品等,而幼儿园教师和保育老师又一时顾不上所有的孩子,所以经常很无措,甚至自卑。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他们习得必要的生活技能。
4.健康问题。到了幼儿园,没了家中一对一,甚至二对一的照顾,同时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自己注重卫生,并且幼儿园中还会接触一些沙土等。因此,抵抗力弱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健康问题。但是一旦适应之后,就会好很多。在平时,家长也要注意帮助孩子提升身体素质。
幼儿园容易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一: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不愿上厕所,有时候放学接孩子的时候,孩子说想尿尿憋得不行了。
幼儿园一个老师可能看护着多个孩子,难免会有疏忽到孩子的憋尿情况,希望父母发现孩子问题时及时和老师沟通,一起帮助孩子消除对上厕所的恐惧,对上厕所的问题进行正面强化。
问题二:幼儿园有的孩子是这种情况,常常尿湿裤子,又不好意思和老师说,如果天气凉,这样捂的时间一长很容易会感冒。
年龄小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尿裤子的情况,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教孩子学会说“我要小便”,“我要拉臭臭”;告诉孩子如果老师工作忙,没听见,要拉着老师的衣角,引起他的注意。
如果孩子总是尿湿裤子的话,父母要提前告诉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而且要多准备一套干净衣裤给孩子备用。
问题三:有的孩子在家吃饭是不定时的,有时能吃一个多小时。所以孩子在幼儿园,家长担心孩子吃得慢、吃不饱。
幼儿园有一定的进餐时间,一般为半个小时左右,前20分钟老师先让孩子自己吃,后10分钟,老师会帮助那些吃得慢的孩子,直到孩子吃饱。
这里要提醒父母,进餐习惯要从小培养,父母要要求孩子定时定量进餐;平时少让孩子吃零食,不要让他们边吃边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