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食物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种物质在营养学上被称为“三大产能营养素”。人体通过摄入动植物性食物,并消化分解这三大营养素,来获取能维持体内外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此外膳食纤维、乙醇、有机酸、糖醇类也能为机体提供一定的能量。我们通常将产能营养素产生能量的多少按如下关系换算:碳水化合物4千卡/克,脂肪9千卡/克,蛋白质4千卡/克。
食物能量的高低取决与它的营养构成,含脂肪多的食物转化的能量也就越高,如肥肉比瘦肉的脂肪含量高,油炸食品脂肪含量很高,因此,转化的能量也相对高。蔬菜和水果中含纤维素和水分较多,而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低,故含有的能量低。
核能完全不同于普通的化学反应,而是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直接燃烧物质本身。比如你燃烧树枝和煤炭,知识分子间化学键的重新断裂重组,总物质量不变。而核反应是利用原子能,把物质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根据E=mc²来计算能量是巨大的,c是光速。
看什么核反应。核反应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刨除自然衰变之外,人工的核反应中目前只有核裂变可以控制,可控核聚变目前还是黑科技。
人工核裂变的话,只有在用于发电包括热电联产的时候才需要考虑吸收能量。一般在核电站里吸收核反应能量的叫冷却剂。冷却剂最常见的就是水,也被称为轻水。在此之外,重水,氦气,金属钠,金属铅也都可以作为冷却剂用来吸收核反应的能量。
还有一些人工核裂变的应用,例如放疗机,探伤等,就不需要特意吸收能量。
当然,核弹也不需要,吸收核弹能量的只能是敌对国家的城市。
我不确定我说的是否准确,但这是我的理解。
另外,看明白可能需要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
我们不妨从化学能的角度入手。学过化学都知道,反应式两边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如果是吸热反应,就是一部分热能转化为了化学能被储存在了新的化学物理。
那么有没有想过,这部分化学能是怎么被储存的呢?其实就是一些低能的化学键被转化为了高能的化学键。你看化学键就会发现一件事,一般来说能量越高的键越短越牢固(这个“短”其实不准确,因为学了量子力学就知道微观的作用不能完全用宏观的东西恰当比喻,只是勉强可以类比)这种能量越大的键越难破坏,但一旦破坏所释放的能量也越大。
那么,原子核内有相较于这种化学键高出数个量级的能量键,核反应就是促使这种键断裂并把能量释放出来。
其实这里还可以再引申一下,之前的吸热反应里,我们可以认为生成物的质量实际上是大于反应物的,只是化学能转换出的那么一点点质量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罢了。
不知道听我说完,你是不是更困惑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