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少年会发生校园欺凌行为?作为大学生的我对这一问题也有所思考,我想我也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体因素
1、身体外貌
学生身体力量的大小常常构成影响欺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欺凌者在身体力量上处于优势地位,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会因为身体弱小、在受到欺凌后不能有效反击而容易被欺凌。
2、一般认知功能的缺陷
有些欺凌者在智力、言语、抑制控制、计划等一般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存在一般认知能力缺陷的儿童,其行为具有了冲动性的特点,难以选择恰当的策略应对同伴关系问题;同时,一般认知能力的缺陷限制了个体学习恰当道德规范和行为的能力;也使得他们在学校生活,特别是学业竞争中受挫或失败,从而更可能会以攻击性的方式行事。
3、社会信息加工技能缺陷
道奇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攻击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按照这一模型,个体从面临社会线索到做出反应经历五个步骤:信息的感知与编码、信息的解释与心理表征、形成潜在反应、反应评价、执行反应。任一个步骤或几个步骤上的缺陷都会导致个攻击与欺凌。
4、道德认知方面的缺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建立起个人的道德标准,一旦做出与道德标准相抵触的行为会导致个体的内疚和自责,这种内疚感会阻止个体做出更多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如,欺凌行为)。欺凌者在道德认知方面会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缺陷,他们会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欺凌行为的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
5、态度与价值观偏差
欺凌者在欺凌事件中持有消极的态度,他们更认同欺凌行为,在目睹欺凌事件时无动于衷或麻木不仁,很少愿意帮助受欺凌者。
6、移情能力和内疚感缺乏
有些欺凌者的一般的加工能力不存在缺陷,但移情能力较差。这些欺凌者不能准确地认识到别人的意图,从而容易形成敌意性的人际认识,认为他人对自己怀有敌意;另外这些欺凌者还难以体验到受欺凌产生的痛苦,因而也不易停止其欺凌行为。
7、人格特征
欺凌者的人格特征欺凌者通常有盲目的高自我评价和自尊、自信,这种高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又常常与对他人的怀疑、低估或歧视相对应,这构成了他们实施欺凌的重要心理条件。在气质与性格特点上,欺凌者多脾气暴躁,易怒,冲动性强,对一般性的外界刺激反应强烈。
二、环境因素
1、不利的家庭及父母教养因素
父母惩罚父母使用惩罚的目的在于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但这种教养行为使用的效果却常常与父母的期望相背,它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及其他不良行为。这是因为,虽然父母对儿童的身体惩罚能够导致儿童对父母的要求的即时服从,但是,儿童会从父母的身体惩罚及其后果中同时获得运用身体力量赢得别人服从、实现对他人控制的榜样模式。这样,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境中,他们也可能采用攻击的方式去征服别人。
2、同伴背景因素
不利的同伴地位受欺凌者在同伴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较低,而被拒绝程度较高,即他们的同伴地位通常是最糟糕的。这种不利的同伴地位使得他们在受到欺凌后不能得到同伴的有效支持,从而增大他们继续受欺凌的可能性。
3、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教师在学生的学校活动扮演重要的角色,虽然教师并不直接参与到欺凌的活动中,但是教师对待欺凌事件的态度、处理欺凌事件的方法都会对班级内的欺凌行为产生影响。教师对待欺凌事件中持的积极的态度越多,越有信心处理班级中的欺凌事件,会采用更多反欺凌的干预策略,其班内学生对待欺凌的态度会更加积极,更少的实施欺凌行为,更多的同情和保护受欺凌者。另外教师支持的缺乏、不良的师生关系和较多的师生冲突,会导致学生缺乏安全感,从而导致学生成为欺凌者。
4、班级规范
班级规范是指在存在于班级范围内的一系列准则、价值观和标准,规定了成员认为恰当、成员可接受和期望的态度和行为。当一个班级整体上对欺凌行为持积极态度时,该班级欺凌发生的频率较高,而一个班级具有较高的反欺凌班级态度时,该班级欺凌行为发生的频率会相对较低,而保护性行为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
5、学校氛围
学校整体氛围影响欺凌及其相关行为(如对抗、违纪等)的发生。积极的学校氛围,如低冲突、组织有序、学习定向、鼓励合作等,有助于欺凌及相关行为的降低。此外,当学校具有积极的管理措施、高水平的父母参与及高学业标准时,学校中的欺凌现象则较少。
1.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
学校的社会治安状况与校风,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一些学校教学秩序混乱,学风比较差,校内打架、闹事现象经常发生,社会,上一些表现不良的青少年也喜欢来学校滋事捣乱。而长期在这些秩序混乱的学校环境中生活、学习的中学生,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阅历浅,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思想单纯幼稚,对是非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他们往往对那些在学校里称王称霸、经常打架斗殴的学生或社会小青年既害怕又羡慕、崇拜,平时在行为中尽量向他们靠近,以获取他们的好感。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不自觉地养成了打架斗殴、恃强凌弱的恶习,以致发展到喜欢在社会上寻衅滋事、无理取闹,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影响。
此外,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一些学校的老师把教育的重心向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倾斜,而对那些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平时表现又一般的学生则态度冷淡,甚至白眼相对,使这些学生备感冷落,心理的压抑感很强,促使他们以寻衅滋事或违法活动显示自己的“勇敢”和“胆量”,借以与老师抗衡。同时,这些学生到社会上之后,仍然有可能保持在学校养成的行为习惯,保持在学校形成的行为模式,继续表现暴力行为。
2.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是青少年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调查表明,溺爱型、管理不当型、不健全型家庭环境容易促使青少年产生校园暴力行为。
3.自身特点与暴力行为
从生理上说,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的身体逐渐发育成熟,肌肉变得强健有力,新陈代谢功能增强,使青少年变得精力旺盛,感到有使不完的劲头,什么事情都想尝试一下,什么活动都想参加,这种生理特点为青少年采取校园暴力行为准备了条件。
从心理上说,他们大多情绪不稳定,遇事容易感情冲动,易激动,喜怒无常,神经过敏,缺乏自制力。此外,他们生活知识不足,社会经验有限,往往分不清是非;不能顺应社会的变化,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不愿与他人合作,对别人疑心重;喜欢自以为是、挑剔别人,因而人际关系差,容易和别人发生冲突。再者,大多数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都有可能是一些性格极端外向的人,具有病态的显示欲,常常努力使自己成为众人注目的中心,喜欢受到别人的奉承和赞扬,言行举止粗暴、轻浮;而少数暴力性青少年又属于极端内向的人,他们冷漠、孤僻,情感抑郁,自卑感较强,不善于及时宣泄消极情绪,因此,当外界刺激超出了所能容忍的限度时,就会以极端残暴的行为来发泄长期被压抑、郁积的情绪,或者采取过度补偿行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