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的区别:认知主义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合作性,强调同伴的重要性,注重学会学习,即获得学习的能力。
(1)建构主义:所谓的建构主义就是在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
(2 ) 认知主义是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是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收刺激,被动地作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对学习问题的研究,注重内部过程与内部条件,主要研究人的智能活动(包括知觉、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的性质及其活动方式。
(3) 两者的联系: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继承了过去认知心理学的若干思想,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社会心理学思想,除此以外,还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发现说包含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实际上并不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认知主义向建构主义过渡的产物,更大程度上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是认知主义,它们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
构成人类心理结构的三个最重要的系统是:认知、情感、行为。
1、人格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自我调控系统。以上五种人格结构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
2、心与心理问题
(1)在构成自体的脑心身三者中,对心理问题的产生起关键作用的是心。自体在关系中成长,是指自体在关系提供的各种刺激中成长。自体对关系刺激的基本判断可以分为两种:令人舒服的和令人不舒服的。离苦得乐是人的本能驱力。
(2)关于苦乐的判断主要是由心做出的。当体验到快乐的感觉时,心会驱使头脑和身体想方设法留住这种体验,比如重复各种成功或成瘾行为。当体验到痛苦的感觉时,心也会驱使头脑和身体想方设法逃离这种体验,比如精神病和各种神经症的反常行为。心的这种放大刺激信号的作用,在帮助个体维持生存的同时,也往往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