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就是食品在沸油中受高热的作用而熟,所用油温通常为150℃至300℃之间,在这样的高温下,营养素很快就被破坏,维生素C几乎完全消失,维生素B2和尼克酸损失大半,油脂中的必需脂肪酸大量损失,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大大下降,油炸食品的营养价值与原来食品相比不及原先的1/3。但是,营养价值的损失只是油炸食品危害的一小部分,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来自于其中存在的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威胁的有毒有害物质。
丙烯酰胺类物质:研究表明,淀粉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土豆、饼干、面包和麦片等,在经过煎、炸、烤等高温(120℃)处理后,容易产生另一种致癌性物质——丙烯酰胺,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含量也随之增高。丙烯酰胺是人体的可能致癌物。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包括炸薯条在内的多种油炸淀粉类食品中含有大量丙烯酰胺,如1000克炸薯条丙烯酰胺含量约为400微克,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示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的丙烯酰胺量不应超过1微克。
另外,油脂在高温下煎炸10分钟之后,便可发生明显的变化,颜色变深,黏度增加,产生烟雾和气泡等。这说明油已经变质,不宜再使用了。反复使用的油,其营养物质遭到彻底破坏,脂肪酸发生热裂解、热氧化、热聚合,会产生正烷烃、单烯烃、酚类、酮类及其它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动物实验表明,多次使用的食用油会缩短果蝇30%以上的寿命,并可升高果蝇的不育率,且有明显的致癌性。要避免油炸类食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最重要的是改进食物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油炸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及癌症。油炸食品要严格控制油温,最好控制在150℃左右,火不要烧得过旺。如油温超过200℃,则煎炸时间不要超过2分钟;油炸食品一次不可多食,也不宜经常食用;
烹调方法 对营养素的影响 减少营养素损失的 措施 备注 蒸、煮 1对糖类及蛋白质期部分水解作用 2使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溶于水中 连汤一起吃 1捞面条可损失49%维生素B1、57%维生素B2和22%烟酸 2捞米饭损失67%维生素B1、50%维生素B2和76%的烟酸,同时还可使部分矿物质损失掉 3米、面、蛋类以煮蒸的烹饪方法最好 炖、煨 卤 1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溶于汤内 2部分维生素遭到破坏 连汤带汁一起吃 红烧、清炖时,肉中维生素损失最多 5煎、炒 炸 1对所有营养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2蛋白质因高温而严重变质 3油脂热聚合物和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 4产生丙烯醛 1上浆挂糊 2急炒 3勾芡 4加醋 5降低油温,控制在170~200℃ 6避免陈油反复使用 1炒肉维生素损失最少 2流水冲洗,先洗后切,急火快...你好!!合理的烹调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食品的营养。可以通过合理烹调加工,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以提高食物在人体内的利用率,下面就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烹调方式和习惯会造成营养素的损失。
(1)主食烹调中营养素的损失:米、面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容易受到损失。如做米饭淘米时,随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增加,营养素的损失就会增加。做捞米饭时,可使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质溶于米汤中,如丢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损失。熬粥、蒸馒头加碱,可使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受破坏。炸油条,因加碱和高温油炸,维生素B2和尼克酸损失约50%,维生素B1则几乎损失殆尽。吃捞面比吃汤面营养素损失更多。因此,为保护营养素少受损失,制作米、面食品时,以蒸、烙较好,不宜用水煮、捞和油炸,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2)副食烹调时营养素的损失:蔬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无机盐。不同的烹调加工方式对它们的保存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试验,把嫩黄瓜切成薄片凉拌,放置2小时,维生素损失33%~35%;放置3小时,损失41%~49%。炒青菜时若加水过多,大量的维生素溶于水里,如吃菜弃汤,维生素也会随之丢失。特别是有人把青菜先煮一下,然后挤出菜汁再炒,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则更为严重。一般来说,食物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因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而所含的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
维生素因易水解,如烹调加工方式不当,很容易被破坏而损失。
烹调肉类食品,常用红烧、清炖、蒸、炸、快炒等方法。其中以红烧、清炖,维生素B1损失最多,达60%~65%;蒸和油炸损失为45%;快炒亦损失13%。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B2,清蒸丸子损失为87%;红烧、清炖肉块损失40%;快炒肉丝仅损失20%。
由此可见,合理的烹调加式方式,对食物营养是多么重要。在烹调食物时,应把良好的色、香、味形与营养素的保存相互兼顾起来,以更好的发挥食物营养保健作用。
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