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是公历,公历则是由儒略历演变而来的。公元前46年,恺撒采纳亚历山大里亚天文学家索西吉斯的建议,以回归年为依据进行历法改革,颁布了改历的命令,即儒略历。此历规定每4年中头3年为平年,每年365天。第4年为闰年,1年366天。1年12个月,单数的月份31天,为大月,双数的月份30天,为小月。因为恺撒的生日是在7月,为了体现自己至高无上的威严,恺撒要求这个月必须是大月,因此天文学家只好将单月定为大月。六个大月六个小月使平年多出了一天,必须从某一个月中扣除一天。而当时罗马的死刑判决都在2月份执行,人们公认这是不吉利的一个月,所以从2月份里减去一天。恺撒遇刺之后,继位的奥古斯都为显示自己的权威,下令将自己生日所在的8月份定为大月,并且将9月份以后的大、小月全部加以对换。这样一来,一年就有7个大月,又多出一天,再从“不吉利”的2月份减去一天,使它成为28天。每逢闰年,将2月份加一天,使之成为29天。现行公历的大小月安排和每月的日数如此混乱,就是从那个时代沿续下来的。
月大30天,月小29天,可认为是古代历日制度上最巧妙的安排之一。朔望月的长度不是整数天,大约是29天半,客观存在使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各族人民互相独立地做出了这样巧妙的安排。
朔望月的周期由月亮的圆缺变化明显地体现出来,它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以它的周期作为一月也有个从什么状态开始的问题。我国有的少数民族曾经以月圆至月圆作为1个月,以月圆作为1个月的开始。至今藏历、傣历还是先确定月望,规定日落时月亮正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那1天为十五日,由此再推定初一,这就是以月圆作为月首的遗留;汉族人民古代以月牙儿初见于西方的1天为一月的开始,西周初年称这一天为“肌”。后来懂得了以间接方法推算日月合朔的时刻,就取那个时刻为1月的开始,称为朔。这显然前进了一大步,这个时代大约在西周末年。
日月合朔是看不到的,因为那时月亮以太阳照不到的半边对着我们。我国古代以观测太阳、月亮在恒星间的位置变化来推算日月合朔的时刻,以发生日食来检验这个时刻。当测得某一个合朔时刻之后,就以加上1个朔望月长度的方法推得下一个合朔时刻。逐次相推,可以确定各月初一的日子,用这种方法推算出来的月份大都是大小月相间的。由于一个朔望月比29天半还多一点,每隔17个月安排一个连大月,连续两个月都是30天的大月,这种方法古代称做平朔法。是取朔望月长度的平均值来推算的。
事实上,月亮公转的轨道是椭圆而不是正圆,这就决定了它的运动速度是不等的,用以上方法推出的日月合朔时刻与实际有出入,所以日食有时出现在晦,有时出现在初二。月亮运动的不均匀性,在西汉末年就已经发现,所以刘向和东汉的贾逵、张衡等多次提出用九道术来推算,东汉末的刘洪,第一次在他的《乾象历》中提出推算真朔的方法。他实测月亮在一个近点月内每日实际运行的数值,用一次内插法推算真朔发生的时刻,这就比平朔法推算的结果准确。推算合朔时刻要同时算出太阳月亮的位置,而实际上太阳的运动也是不均匀的,这一事实到南北朝的张子信才发现。隋朝的刘焯在推算日月合朔时第一次考虑到太阳运动的变化。从此各家历法在推算日月合朔时,都同时考虑到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在推算中刘焯用了二次差的内插法。唐朝的一行用了不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元朝的郭守敬用到三次差的不等间距内插法,所得结果越来越精确。考虑到日月运行不均匀性而推算合朔时刻的方法称做定朔法。按照定朔法的安排,月份的大小就不老是大小月相间,这就是现在农历上会出现连大月或连小月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