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暴力倾向,就是指不满18岁的少年通过言语和动作对他人的心理造成恐惧感,然后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暴力倾向往往比较集中在未成年、青春期这个阶段。
校园暴力和欺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欺负他人,一种是被人欺负以后报复他人; 哪些孩子会欺负他人:
第一,来自一些相对缺少关爱,甚至比较贫寒的一些家庭的孩子。
第二,来自问题家庭的孩子。
第三,来自家庭教育顾存在缺陷的孩子。
有些孩子是因为怕被人欺负,为了安全感,结交不良少年,由此学坏。
经常面临欺负和没有安全感,是一些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一般认为孩子在中学这个阶段学习最重要,其实孩子的安全感,他有没有被人欺负,同样很重要,做父母的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否则有一天孩子出现问题,当你发现时却已经晚了。
作为家长要细心观察,要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帮助孩子:
第一,不要轻易的改变孩子的生长环境。
第二,在孩子学习期间,关注孩子的安全感,比关注孩子的分数还要重要。
第三,父母和老师对那些有弱项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第四,要教孩子学会面对冲突,跟他人发生矛盾或遇到别人威胁时,应该怎么办?
第五,对孩子的保护和关注不要过度。
正文:
大家好,这讲我要讲的问题是有暴力倾向的少年。我所讲的暴力倾向,还不是暴力行为这个层面,但是他也包括行为。
一个案例:一个高中生,他在日记本中有一段描述叫做生命的冬季,生命在冬天什么感觉,通过他写的,看出他应该是一个多愁善感,而且又是极有思想的一个少年。但这个孩子,有一天举起刀砍向了他的同学和老师,最后杀了两个人成为犯罪人。
他为什么犯罪? 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孩子学习很好,也很有想法。 后来他父亲讲可能是有一次不公平的对待。 他有一次和同学发生冲突,结果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他。这个孩子在日记里也有这么两句话:大多数时候强权即公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是基本原则,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平等、公理、公正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他为什么会写这段话?这实际上是他的一个感受,也就是犯罪之前,在日常的学校学习生活当中, 他曾经感受到一种弱肉强食这样一种现象,而且还感受到不公平对待。
这应该算是个好孩子,却做下了这么一个严重的犯罪行为。这个犯罪行为我们也称为一种暴力的行为。 这个暴力倾向往往比较集中在未成年、青春期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他为什么会暴力?或者说 什么叫暴力倾向?就是指不满18岁的少年通过言语和动作对他人的心理造成恐惧感,然后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这种行为和表现都为暴力倾向。轻则是言语表现,重则就是动作。
就是说,人在发展过程当中,他要经历一个智力、生理、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他在不成熟的情况下,首先是身体不成熟,这涉及到一个力量的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智力水平。小孩往往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
人到成年,人们彼此的矛盾往往是勾心斗角、不动声色的进行。但在未成年时期,人的一些矛盾往往是以言语、动作攻击来表现。所以对于这种暴力倾向,在少年当中发生的这种高频率, 国外有一个词叫做校园暴力,有的时候用另外一个词叫欺负。
校园暴力和欺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欺负他人,一种是被人欺负以后报复他人。 有个调查,欺负他人的比例为七分之一,而因为被欺负去报复他人的有五分之一,比例更大一些。暴力问题,在未成年时期是非常常见和多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很多少年都会面临要么欺负别人,要么被人欺负。
首先, 哪些孩子会欺负他人。第一个是来自一些相对缺少关爱,甚至比较贫寒,这样的一些家庭的孩子。 但是我觉得缺少关爱更为重要,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对他们很少过问和关心,在管教方面也比较放松。这种孩子因为管的少,独立性强,带有一点野性的特点。因此他在和同伴或同学交往过程当中,往往比较淘、比较霸, 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攻击,尤其像索要钱财。有一次得逞的话,他会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能够满足自己的方式,他会一而再、再而三。
第二个是来自问题家庭。 问题家庭往往是指父母关系出了问题。有些家庭的父母天天争吵,尤其是那个父亲打母亲的家庭,也就是暴力性的家庭。孩子在家里耳闻目睹,他不光看到父亲打母亲,甚至他的一点点过错也会遭到父亲的拳打脚踢。因此, 他觉得父亲打我,我打不过父亲,但我可以打过比我弱的人。 所以他就会以一种社会学习的方式,很快地学会这些行为方法。当他在和同伴、同学相处时,谁在某一点上一旦刺激他、得罪他,他马上就会以一种暴力的手段相向。 当他以暴力手段得到好处的时候,他会倾向再次出现这样的行为。
第三个是源自家庭教育的缺陷。 就是一些 溺爱 的家庭, 形成了孩子任性霸道 的一些特点。护犊子往往就是自己孩子有过错,但是不指出他的过错,还保护他,这是一种纵容,孩子也很容易形成欺负他人的一种心态和行为。
这三种家庭和生活背景出来的少年往往具有主动攻击性。
(案例) 我是在乡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那年我考上城里的重点高中,住在学校里。因为家里生活贫寒,所以我利用课余时间捡一些废品去换钱,但是总有一些同学嘲笑我。看不起我,还时常抢我的东西。
他当时并不想生事 ,用他自己的话讲,妈妈把我养这么大,我现在高中好好上的话,一定能考上大学。我要考上大学了,就能够怎么怎么样。他 有一个比较好的理想 。所以这个孩子当时对于别人的欺负,他 一开始都是忍 ,但欺负他的孩子却没有停止欺负,经常找一些茬,要他捡回来的一些东西,这个孩子就不愿意给,然后他们就发生冲突,之后这个欺负他的孩子扬言说,你等着,总有一天我要找你算账。
我 每天怕极了 ,于是我找了一个朋友,看看能不能私下和他说说情,哪怕是我节省点生活费给他,让他不要再欺负我。但对方说这点钱谁要,最关键是什么什么,我要让他老实一点这样的话。他说这样的话, 我知道说情是没什么用的 。可是 我真的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 但也不想过被他欺负的生活,我就拿这个东西泼他。
果然那天晚上,这个欺负他的孩子带了一帮孩子来到他的宿舍,还有很多围观的,那么两三句话,最后这孩子一回身抽出碗泼出去,当时在场的孩子全是脸上身上被重度烧伤。这个案子当时很大,也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
伤害别人的孩子,他其实首先是个被欺负的对象。 类似这样的现象,在中学阶段, 尤其是一些住校离家比较远、很难有亲人之助、自身又没有很强的独立对付能力的孩子,很容易发生,而且经常有时候会导致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 所以我们要 了解这个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面临什么,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
刚才这孩子准备硫酸来反击,也 有的孩子采取自我毁灭的方式,他也是一种攻击,是被动攻击,他不是攻击对方而是自己,就是自杀。 我记得四川一个真实的事例。一个孩子不堪忍受在学校被人索要钱财,就是有人欺负他,一遍一遍跟他要钱。他编出各种谎言,甚至把自己的饭费都节省下来,把书本费不交,去给这些钱,最后 实在不堪忍受而自杀。
刚才我提到 还有一类被动攻击型,我把他称为忍无可忍型。 好像是在九五年前后,曾经看到一个案例。 有一个孩子,在学校表现非常好,而且很正义、很侠义 。他学习好,长得身材也高大,周围的 同学谁遇到麻烦,都愿意找他帮忙,他每次都出手相助 。后来有一次,同学说今天在门口有一群人拦着我们要钱,我们不给不行,说明天还让我们带钱。这个孩子就说明天我跟你们一起走。
第二天,他们一起走,这孩子当时也想他们肯定要遇到,会发生冲突,所以他随身就备着一个水果刀。果然,当他们走到校门口附近的时候,这群人就在那等。于是这个同学说,你们都在旁边站着。他一个人挺身上前,说你们干什么,你们敢怎么怎么样,我就跟你们不客气。这伙人说“嘿”还有人出头,然后就开始打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他是一个人对付多人,于是他打不过的时候,就把这个刀拿出来向他冲过来的人捅过去,导致对方伤害脾脏最后死亡。
当这孩子被抓起来的时候, 所有跟他一块来的孩子都去找老师,说他是为了我们,他是为了保护我们才做的这个行为。 后来这些孩子的家长包括学校的老师联名上信给公安机关,说他是为了别人。但是我们知道你无论是为了谁,都不能够持刀殴打,这种行为本身就非常容易造成伤害他人生命,这样一个结果。所以这个孩子虽然他已经触犯了法律,但他本身是个好孩子,属于一种被动攻击型。
这个被动攻击型,还有很多。 一个就是很多少年开始要结伙,一个人不行,我多找点人。 所以有些少年就开始加入一些群体,这是他们在青春期时结伴的一个常见现象。但在这过程当中也会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甚至有些孩子就为了安全感,他不是去寻找这些好的同学结伴,而是去寻找不好的人。比如这个人在这是一霸,你跟他套近乎,就没有人欺负你,你跟他成为好朋友,就没有人欺负你。这也是一些少年开始结交不良少年的一个原因,由此学坏。
我讲这个 经常面临欺负和不安全感,是一些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这是很多家长没有想到的。所以 了解未成年人或了解我们自己的孩子,你才能知道他在成长过程当中会面临哪些问题。
从小我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是到了初中的时候, 爸爸给我转到一所重点中学之后,一切都变了。 我就近上学了,由社区的那所学校换到了一条大街对面的一所重点中学。但是那个重点中学也是以社区为主,而那个社区和大路这边的社区,孩子们之间好像是不同的,是有帮派的。
这个孩子到了那个学校以后,马上就面临着很多被欺负的问题。 比如说他下课出去一会儿,东西就丢了,他交上去的作业被人撕下去。这孩子就很生气,甚至有在班里和别人发生过争吵、冲突。
他回来跟父亲讲,我不想在那个学校,我还想回原来的学校。他父亲说,我好不容易托关系给你调到一个好学校去,你就好好在那学习,哪那么多事?他说那个学校不好。怎么不好?他老是欺负人。他父亲说,你不招人,他能拿你怎么样,你不理他,一次不理他,两次不理他,看他能怎么样,关键那儿的老师好。
结果这孩子从那儿之后开始不再跟父亲提要求,也不再诉苦,不说话不吭气了,每天下学回来一副脸搭着,也不说话就进自己的房间。 他父亲说你怎么最近也不跟我讲讲你的情况。那孩子说没什么好讲。后来父亲说,没得讲,那你给我写日记,我一周要看一下你的日记。这个孩子日记上就是,星期一语文、数学、英语、生物;星期二,体育、外语等等。他父亲说,你怎么日记就写成这样。他说我每天就干这了。难道你没有想法?没有。 后来父亲开始感觉到孩子跟他格格不入。
又过了一段时间, 有一天就发生了一起事件。 这个孩子在回家的路上走到一片树林处,正赶上一帮人在打群架。这孩子一看,其中有自己院里的人,还有一部分就是他现在学校的那伙人,是两片、两个社区正在那打群架。他马上就跑到自己院的那一方,我需要帮忙吗?然后这边说,你帮我拿着东西,就把一个书包递给了他。她打开书包一看,里头两把菜刀,没吭气站着,一会儿男孩就过来了,不行,打不过他们,动家伙,就开始拿着菜刀。然后这孩子说,就那小子最坏,就是经常欺负他的一个孩子,就指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说,着急就跑了,一会儿就回来了,说我把他们给砍了,他们不行了,跑了。然后这个帮拿书包的孩子说,你现在这样不能回家了,这样,跟我去我姑姑家,于是他就替他买了车票,两个人一块去了姑姑家。
这个案子很快就受到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因为打群架伤了很多人。最后这些参与打架的全部被抓,而这个拿刀的,包括包庇他去藏起来的孩子,最后也被判了刑。 他父亲后来就讲,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想给孩子换一个好中学,最后导致孩子出现犯罪行为。
这就是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他在这个阶段和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欺负是父母不能理解的。你说你不理别人,你就可以避免这种欺负?不是这样。 所以有时候一个孩子的学习环境,这个学校的校风以以及老师可能更重要。
刚才讲的,孩子这种欺负,很多家长面临这种情况也很着急,但是无可奈何。为什么?因为 孩子在青春期这个阶段他要独立,他有一种自我意识。因此他在学校遇到麻烦,他是不好意思让成年人介入来给予帮助。 也就是说,一个小学生如果在课间发生了冲突,那么会有一个哭的。比如弱方会哭着告诉老师说,他欺负我,他打我。但在初三阶段,哪个孩子在课间休息被人打疼了,会哭着走进教室,跟老师说他欺负我。我想这种情景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自尊意识非常强,他是不会把这事告诉老师,而且有很多孩子也不会告诉家长,因为他觉得让家长知道也解决不了问题。
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这个特点,家长有时候的本意是孩子这个阶段学习是最重要的。其实我的观点,孩子在这个阶段他的安全感,他有没有被人欺负,这个问题同样很重要。所以当孩子在中学这个阶段,做父母的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否则有一天孩子出现问题,你发现时却已经晚了。
前不久我还遇到一个真实的事例,三个孩子欺负一个孩子,然后叫上第四个,第四个孩子,其实是很好的一个孩子,但是叫他去,他不敢不去,因为那几个都很有势力。于是他就跟着,结果被打的这个孩子父母最后通过法律的手段找回公道,告这个打人的孩子,结果把这个旁观的孩子一块算上,因为他也在现场。他妈妈当时就讲,我们孩子没有参与,为什么把我们也作为一个被告?他妈妈也说,这孩子你干嘛要跟着过去。后来我跟她妈妈讲,你要理解他,他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他不敢不跟着过去,我说现在既然作为被告,我说你应该相信法律的公正,法律会给你公道。
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 作为家长要细心观察,要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帮助孩子 。我在这里提几点建议,
第一点,不要轻易的改变孩子的生长环境。 尤其在中学这个阶段,因为新来的人有时也是容易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第二点,在孩子学习期间,关注孩子的安全感,比关注孩子的分数还要重要。 有的 孩子因为不安全,学习成绩下降,而父母还不知道原因在哪,因为他老在想着第二天上学的路上要躲避哪几个人,或者第二天我要带多少钱才能过关。他在想着这样的问题,很多家长并没有发现, 所以我们要适当的问孩子,甚至你要有几次远远的跟着。
第三点,父母和老师对那些具有了某种弱项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什么叫弱项?比如说长得很瘦弱,或者不是很聪明,或者有一些外观上的缺陷。前面我讲总在流着鼻涕,穿的也不是很好,甚至脑子不是很快,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因为他们可能容易受到侵犯。除了在学校,还有在上学的路上,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点,就是我们要教孩子学会面临冲突,和他人发生矛盾,遇到别人威胁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这个我觉得 最重要的是对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 欺负别人的孩子,我认为这个在家庭教育当中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一旦发现你的孩子有攻击性,你就一定要告诉他,这个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而且要对他早早的进行制止。此外,遇到 那些因为别人欺负他而报复别人的孩子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 这种情况,他往往有个忍无可忍的过程,但他不会完全说出,却会流露出一些表现。
我记得有一个事例, 一个男孩16岁 ,早上起来还跟妈妈亲热了半天,结果爸爸妈妈出去了,他居然 在家里自杀 。爸爸妈妈翻遍了他的书包,只有一个英语本上那么一句话,我要杀死你。到现在不知道这句话是别人写给他的,还是他写给别人。但我认为, 根据他自杀的表现来看,应该是别人对他的威胁。 所以要对那些尤其这些未成年的孩子,他有的时候在个人出一些问题时,我们 要给予格外的关注。
最后一点,就是这种保护和关注不要过度。 也就是 孩子终究要长大,他要独立,他要自己面临外面各种各样的风险。 所以父母这种保护,我认为 暗中的保护比公开的保护更为重要。 另外, 心理上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鼓励孩子要勇敢面对,遇到什么情况,要敢于说出来。比如我有时候跟孩子讲,你最近有什么麻烦,一定要告诉我,不要不说,因为你要知道我肯定比你的智慧要多一些,我肯定能帮助你。那孩子刚开始听了不明白,后来他讲当时遇到一两个事情以后,他发现爸爸妈妈是比我主意多,是比我办法。那么他以后就会真的遇到麻烦就告诉你。 但有些父母从来没跟孩子说过这个话,所以孩子也就不会把这一切告诉父母。
对孩子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对孩子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我们要学会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给予我们的保障是方方面面的,以下了解对孩子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对孩子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1一、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
家庭成员之间,一方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等暴力手段,实施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就可以认定为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十三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家庭暴力的主要类型
(一)肉体摧残式。如对家庭成员用推挤、拳击、扭臂、掐脖子、扇耳光、咬、掐 、开水烫、火烧、用刀等手段及器械伤害,故意杀害、伤害、重度殴打、冻饿、性摧残等使受害人身体受到严重损害。
(二)精神迫害式。用威胁、恐吓、辱骂、猜疑、恶意贬低、故意刁难等手段干涉配偶行动自由,尤其不得与其他异性来往,怠慢对方的感受及需要捏造事实强加给家庭成员或四处宣扬,将第三者带及家中同居或发生性行为,使受害人精神极度伤害实施冷暴力等。
(三)性【虐】待式。违背配偶意愿强迫进行性行为,或强迫其进行难以接受的性行为方式,强迫拍摄淫秽照片或录相。
(四)虐待体罚式。如经常对家庭成员进行打骂,有病不给治疗等,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如对家庭成员罚跪、强迫过度劳动、禁闭、限制行动自由等。
(五)经济虐待式:剥夺生活必需品,遗弃家庭成员,限制配偶花钱,夺走工资,扣留身份证件,禁止外出工作,禁止求医,在外赌博欠债,变卖家产。
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就可以认定为实施家庭暴力。
对孩子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2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一是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
当问及未成年犯“家里人对你怎么样”,选择“经常打骂”的有16.1%。相关分析表明,被家里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选择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事实上,打骂孩子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加剧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二是加剧了亲子冲突。
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并成为“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调查表明,未成年犯离家出走,有一半以上与父母打骂和责备有关.。
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
调查中,当问及未成年犯“你认为自己性格有何特点”与“家里人对你怎样”,两组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家里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动因,而父母的打骂则是未成年人不良性格产生的重要根源。
四是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
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他们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
对孩子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3家庭暴力对小孩心态状态的危害到底有多少?
1、不自信
有的父母打过小孩后,还硬怀孩子“承认错误”,为此说明小孩是接纳文化教育了。实际上,那样做只有促进小孩的排他性趋向加重。表层上看,小孩好像是按照父母的规定去干了,事实上,他的不满情绪挺大。在挨打以后,他会手足无措,惶恐不安,长此以往,小孩会变得更加不自信。孩子们常有自尊心,常常挨揍的小孩,虚荣心遭受危害,造成不自信,很容易踏入自甘堕落之途。
2、无奈
有的父母打了小孩后,又感觉痛心后悔莫及,相反又去抚摩小孩挨揍的痛点,乃至怀着小孩痛哭流涕,并翻倍给小孩以化学物质上的赔偿。这种情况,在刚开始时小孩会觉得无缘无故,可是时间一长,他也就见怪不怪了。常常挨揍的小孩,会害怕孤独无援。
3、自小种下“祸”根成年人难除根
应对凌虐,小孩没办法有工作能力、清醒积极向医院门诊或相关组织求助,许多小孩待到上初级中学、普通高中之后,难题才被发觉,她们是在成才后出现婚姻生活、育儿教育、交朋友等心态健康问题去医院咨询,追本溯源才发觉难题来源于儿时的被凌虐。那样的不良影响是,小孩错过立即的干涉,心态状态精神实质难题积少成多失去处理和疏通,到成年人后没办法完全除根,穷尽一生都将遭受危害。
4、踏入人际交往胜败两极端化
很多科学研究发觉,受凌虐小孩存有各个方面的心态、心态状态等难题,自身安全意识和抵抗观念非常容易踏入极端化。>>网上预约婚姻生活家中咨询顾问(?婚姻生活修补),得到一回完全免费的情感分析机遇!
受凌虐小孩经常看起来太过警惕,对自然环境中一切相关伤害性刺激性的真相维持高宽比警醒,并做出快速进攻,遭到躯体虐待或忽略的小孩还主要表现出较多的品性阻碍难题、留意难题、注意力不集中、毁坏个人行为、反社会个人行为等。其队友关联也存有严重困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