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行为目标的概念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泰勒(R.Tyler,1934)教授最先提出。泰勒(1950)认为最有用的目标陈述形式就是行为目标,即用可观察的学生行为来陈述某一特殊的学习结果。
比如买瓜果,在果摊前心里想着要买苹果的,但实际上伸手抱个西瓜问价,这个举动就叫行为目标。
扩展资料:
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
1、具体目标,即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例如:“写出”“列出”“解答”等,旨在说明“做什么”
2、产生条件,即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例如“根据参考书”、“按课文内容”、“不用笔算”等,旨在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做”
3、行为标准,即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如“没有语法或拼写错误”、“90%正确”、“30分钟内完成”,旨在说明“有多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为目标
梅杰认为,行为目标必须包含三个部分:儿童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公认的准则。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行为目标在课程领域中的确立开始于博比特,泰勒在1949年发表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博比特等人的行为目标理念。幼儿园课程编制中,课程编制者通常根据自己对于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理解而将课程划分若干个领域,然后在每一个方面再逐级地罗列出详细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
评价:行为目标克服了普遍性目标的模糊性,对于儿童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数量掌握,对于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达成是有益的,但是行为目标越来越细化,也容易出现偏差,有些教师只见目标不见幼儿。
优点:目标明确,以行为为导向便于控制!缺点:可能会不好变通和调整。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与其他管理方式一样有其优点与不足,这是一个组织在运用目标管理方式之前应该认识清楚的。1、 目标管理的优点。目标管理的优点至少有五个方面: (1)形成激励。当目标成为组织的每个层次、每个部门和每个成员自己未来时期内欲达到的一种结果,且实现的可能性相当大时,目标就成为组织成员们的内在激励。特别当这种结果实现时,组织还有相应的报酬时,目标的激励效用就更大。从目标成为激励因素来看,这种目标最好是组织每个层次,每个部门及组织每个成员自己制订的目标。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